一种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7492发布日期:2022-08-31 05:5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储能领域是锂电池大规模应用的一个新方向。截至2018年底,全球储能电池累计装机量已高达4.9gwh,同比增长66.3%。在装机项目中,锂电池占比高达86%,是化学储能项目的主要应用方式。当前储能锂电池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规模难以比肩成熟的消费锂电池及风头正劲的动力电池行业。但随着通信电源保障和电网稳定性需求的提高,未来储能市场的需求将不断扩张。结合政策补贴和企业自身技术提升等多重因素,储能电池发展前景可期,是锂电池行业未来发展的另一大市场。动力电池企业纷纷下场,布局锂电储能产业。储能市场可借力而不能过分依赖政策,行业发展的核心仍在于技术、成本等方面的突破。动力电池行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技术经验,电池成本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为企业在储能领域的拓展提供了优势。另一方面,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在技术方向有所差异:动力电池的技术核心在于能量密度、续航能力等指标;而储能电池更侧重安全性、电池循环寿命。这也意味着企业在新市场仍面临严峻的技术创新问题,绝非简单套用动力电池技术。
3.现有的电池模组大多直接放在电池箱上面,模组与电池箱之间不做任何的填充,不利于散热,且容易刺坏电芯的表皮造成短路。
4.因此,亟需一种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电池模组存在不利于散热,且容易刺坏电芯的表皮造成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压杆,所述壳体内部的底面相间地布置了若干玻璃纤维板,若干电芯有序地架桥于所述玻璃纤维板上并通过所述压杆压紧,其中,所述电芯架桥于所述玻璃纤维板与所述壳体合围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配置导热硅胶垫,所述导热硅胶垫紧贴所述电芯及所述壳体,所述导热硅胶垫将所述电芯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所述壳体并散发出去。
6.可选地,所述玻璃纤维板的硬度高于120hr-r。
7.可选地,所述玻璃纤维板通过双面胶粘接于所述壳体。
8.可选地,所述导热硅胶垫的导热系数为8w/m.k。
9.可选地,所述导热硅胶垫的厚度压缩率大于50%。
10.可选地,所述导热硅胶垫的厚度为所述玻璃纤维板厚度的两倍。
11.可选地,所述壳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
12.可选地,所述玻璃纤维板为长条矩形状板结构。
13.可选地,所述导热硅胶垫采用有机硅胶制造。
14.可选地,所述双面胶为pet高温胶带。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压杆,壳体内部的底面相间地布置了若干玻璃纤维板,若干电芯有序地架桥于玻璃纤维板上并通过压杆压紧,其中,电芯架桥于玻璃纤维板与壳体合围形成容置槽,容置槽内配置导热硅胶垫,导热硅胶垫紧贴电芯及壳体,导热硅胶垫将电芯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壳体并散发出去,散热性能好,电芯表皮不易被刺坏,保障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19.图示说明:
20.101、壳体;102、压杆;103、电芯;104、玻璃纤维板;105、双面胶;106、容置槽;107、导热硅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此外,后续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5.如图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包括一个呈矩形体空腔的壳体101及安装在壳体101内部的压杆102,壳体101可以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在满足壳体101的硬度需求的情况下能够减轻产品的重量。压杆102为板结构钣金件,其可以通过螺栓与壳体101紧固安装连接,压杆102用于压紧电芯103。在壳体101内部的底面相间地布置了若干玻璃纤维板104,玻璃纤维板104呈长条矩形状板结构,玻璃纤维板104的硬度高于120hr-r,能够防止壳体101将玻璃纤维板104磨损过快,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长条状的玻璃纤维板104能够减少玻璃纤维板104的用料,降低生产成本。玻璃纤维板104可以通过双面胶105粘接于壳体101,双面胶105为pet高温胶带,受热时不易老化,保证玻璃纤维板104的粘接牢固可靠。
26.进一步地,若干电芯103有序地架桥于玻璃纤维板104上,电芯103架桥于玻璃纤维板104与壳体101合围形成一个矩形的容置槽106,容置槽106内配置导热硅胶垫107,导热硅胶垫107的导热系数为8w/m.k或以上,导热硅胶垫107紧贴电芯103及壳体101,用于将电芯103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壳体101并散发出去,散热效果良好,利于产品的安全使用。具体地,导热硅胶垫107可以采用有机硅胶制造,导热硅胶垫107的厚度压缩率大于50%,并且导热硅胶垫107的厚度为玻璃纤维板104厚度的两倍。通过压杆102压紧电芯103,导热硅胶被压缩到与玻璃纤维板104同样的厚度,使得导热硅胶垫107紧贴电芯103及壳体101,被压缩的导热硅胶能够更快地将电芯103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壳体101,并且被压缩紧实的导热硅胶垫107对电芯103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减少壳体101与玻璃纤维板104的磨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7.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压杆,所述壳体内部的底面相间地布置了若干玻璃纤维板,若干电芯有序地架桥于所述玻璃纤维板上并通过所述压杆压紧,其中,所述电芯架桥于所述玻璃纤维板与所述壳体合围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配置导热硅胶垫,所述导热硅胶垫紧贴所述电芯及所述壳体,所述导热硅胶垫将所述电芯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所述壳体并散发出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板的硬度高于120hr-r。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板通过双面胶粘接于所述壳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硅胶垫的导热系数为8w/m.k。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硅胶垫的厚度压缩率大于50%。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硅胶垫的厚度为所述玻璃纤维板厚度的两倍。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板为长条矩形状板结构。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硅胶垫采用有机硅胶制造。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为pet高温胶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压杆,壳体内部的底面相间地布置了若干玻璃纤维板,若干电芯有序地架桥于玻璃纤维板上并通过压杆压紧,其中,电芯架桥于玻璃纤维板与壳体合围形成容置槽,容置槽内配置导热硅胶垫,导热硅胶垫紧贴电芯及壳体,导热硅胶垫将电芯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壳体并散发出去,散热性能好,电芯表皮不易被刺坏,保障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及延长其使用寿命。用安全及延长其使用寿命。用安全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彭登静 杨孔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盛齐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4
技术公布日:2022/8/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