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真空的水冷板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58989发布日期:2023-01-17 16:4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集成真空的水冷板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成真空的水冷板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高温环境或者低温环境中静置,其包内电池温度的变化速率直接反应动力电池的保温性能。如保温性能较差,低温环境下需要反复开启热管理系统对电池加热才能满足正常使用需求,较大的电耗用于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用于行车的电量相对减少,其续航能力大大折扣。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保温方案主要有物理保温以及策略保温两类:
3.物理保温主要是通过对动力电池包内或者包外增加保温材料来提升动力电池的保温性能;该方案需要大量保温材料覆盖于电池的表面,材料成本较高,同时对空间要求较大,很难在满足保温性能的同时保证整车离地间隙。
4.策略保温主要通过一定的保温策略,在低温情况下,动力电池最低温超过一定限值后启动热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加热,策略保温的热量来源主要为电池包本身电量或者其他热量如发动机余热,该方法经济较低,同时对动力电池的电量消耗较大。
5.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集成真空的水冷板保温结构,该结构为水冷板与真空板集成设计,相对体积较小,同时可以有效隔绝动力电池与外界的热量交换,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真空的水冷板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换热功能的水冷板组和具有隔热功能的真空板组,所述真空板组和水冷板组相互贴合,所述水冷板组靠内设置。
7.进一步,所述水冷板组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和内板相互贴合。所述内板上设置有若干隔板形成流道,所述流道位于内板和外板之间位置处。
8.进一步,所述真空板组包括内覆膜和外覆膜,所述内覆膜的外缘和外覆膜的外缘沿周向连接并形成中空结构。
9.进一步,所述真空板还包括填充于内覆膜和外覆膜之间的填充材料。
10.进一步,所述内覆膜的上表面贴合于内板的下表面。
11.进一步,所述内覆膜和外覆膜构成的中空结构做抽真空处理形成真空板。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成真空板组和水冷板组组成一种新的保温结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同时又兼具真空板的隔热性和水冷板的换热性,大幅度提升了汽车动力电池的保温效果,间接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爆炸图。本实施例规定贴合于动力电池的一侧为内侧。
16.如图所示,一种集成真空的水冷板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具有换热功能的水冷板组和具有隔热功能的真空板组,所述真空板组和水冷板组相互贴合,所述水冷板组靠内侧设置。
17.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冷板组包括外板1和内板2,所述外板1的下表面和内板2的上表面相互贴合并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为了保证内板完全贴合于外板,本实施例选用钎焊的方式将外板1下表面和内板2的上表面完全焊接形成一个整体,当然,也可以采用粘贴技术或其他技术手段实现外板1和内板2的贴合成型,此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18.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板2上设置有若干隔板形成流道3,所述流道3位于内板2和外板1之间位置处。本实施例中内板2通过冲压成型的方式形成流道,采用冲压成型的方法可以用内板本体代替隔板,不用单独设置隔板,可以进一步减小水冷板组的体积。
19.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板组包括内覆膜4和外覆膜6,所述内覆膜4的外缘和外覆膜6的外缘沿周向连接并形成中空结构,内覆膜4和外覆膜6构成的中空结构并做抽真空处理形成真空板。覆膜2的外边缘与覆膜1的外边缘沿周向采用热压胶工艺紧密粘接形成整体,在粘接的过程中使用抽真空设备进行抽真空处理。该加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20.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板还包括填充于内覆膜4和外覆膜6之间的填充材料6。本实施例中填充材料选用玻纤材料,同时在玻纤材料上开槽,该槽的形状与流道外轮廓的形状一致,使玻纤材料能充分填充流道的间隙。
21.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覆膜4的上表面贴合于内板2的下表面。内覆膜4与内板2通过粘胶紧密粘接在一起,构成了集成真空的水冷板保温结构。
2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真空的水冷板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换热功能的水冷板组和具有隔热功能的真空板组,所述真空板组和水冷板组相互贴合,所述水冷板组靠内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真空的水冷板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组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和内板相互贴合,所述内板上设置有若干隔板形成流道,所述流道位于内板和外板之间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真空的水冷板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板组包括内覆膜和外覆膜,所述内覆膜的外缘和外覆膜的外缘沿周向连接并形成中空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真空的水冷板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板还包括填充于内覆膜和外覆膜之间的填充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真空的水冷板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覆膜的上表面贴合于内板的下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真空的水冷板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覆膜和外覆膜构成的中空结构做抽真空处理形成真空板。

技术总结
一种集成真空的水冷板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板组和真空板组,所述真空板组和水冷板组相互贴合,所述水冷板组靠内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成真空板组和水冷板组构成了一种新的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同时又兼具真空板的隔热性和水冷板的换热性,大幅度提升了汽车动力电池的保温效果,间接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间接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间接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何其艮 岳泓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8
技术公布日:2023/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