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组钠离子电池的导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1178发布日期:2022-12-13 22:1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多组钠离子电池的导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多组钠离子电池的导热结构。


背景技术:

2.圆柱形电芯是目前新能源锂电池、钠离子电池行业内最常用的电芯,现有的多组圆柱电芯之间常通过直线排列连接的方式串联在一起,而沿直线排列的圆柱电芯在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中,由于其间隔较小,不易散热,导致热量积蓄,难以靠自身散热,长时间使用会影响钠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
3.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圆柱电芯的导电散热结构”(专利号:cn202022841028.1),该专利包括至少两个圆柱电芯、电连接片及散热体;每个所述圆柱电芯顶部设有凸起的正极。上述专利具有利用圆柱电芯的底部进行散热,且结构简单的特点。
4.然而,上述的散热结构极度依赖散热体的散热效率,一旦在钠离子电池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这种单一包裹式的散热方式的散热效率无法得到保障,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组钠离子电池的导热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适用于多组钠离子电池的导热结构,包括底座、导热片、散热器、散热管和散热机构,所述底座内设有贯穿的通腔,所述导热片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导热片沿直线等距阵列设于所述底座上表面,每组所述导热片分为两部分,两侧所述导热片之间设有以供钠离子电池插入的插槽,两侧所述导热片与钠离子电池电芯之间涂抹有硅脂,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通腔内中心处,所述散热管设于所述散热器与每个所述导热片之间,所述散热管用于为导热液提供流动空间,所述散热机构设于所述通腔内,所述散热机构用于对所述散热器进行降温。
9.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使所述散热管相连通的主管路,所述底座内主管路通过水泵控制每个所述散热管内的导热液进行流动。
10.优选的,所述底座内开设有以供所述通腔内空气进行流通的缝隙。
11.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为散热排扇,所述散热排扇固定设于所述散热器两侧端面,所述散热器风向均为靠近所述散热器一侧向远离所述散热器一侧。
12.优选的,两侧所述通腔内均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组钠离子电池的导热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方案通过在导热片内设置散热管的方式,使钠离子电芯在将化学能转变为电
能得过程中,利用导热片以及散热管同步对钠离子电芯进行散热,散热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提高散热效率。
16.2、本方案通过将导热片设置为对称得半圆环形的方式,稳固圆柱电芯,使圆柱电芯不易脱离底座,保证其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1、底座;12、导热片;13、通腔;14、散热器;16、散热排扇;17、散热管;18、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组钠离子电池的导热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底座11、导热片12、散热器14、散热管17和散热机构,底座11内设有贯穿的通腔13,导热片12设置有三组,三组导热片12沿直线等距阵列设于底座11上表面,每组导热片12分为两部分,两侧导热片12之间设有以供钠离子电池插入的插槽,两侧导热片12与钠离子电池电芯之间涂抹有硅脂,散热器14设于通腔13内中心处,如图3所示,散热管17设于散热器14与每个导热片12之间,散热管17用于为导热液提供流动空间,散热机构设于通腔13内,散热机构用于对散热器14进行降温。
22.底座11内设有用于使散热管17相连通的主管路,底座11内主管路通过水泵控制每个散热管17内的导热液进行流动。
23.水泵通过压力使散热器14内的导热液通过散热管17流至各个导热片12内并留回至散热器14内。
24.底座11内开设有以供通腔13内空气进行流通的缝隙。
25.如图2所示,散热机构为散热排扇16,散热排扇16固定设于散热器14两侧端面,散热器14风向均为靠近散热器14一侧向远离散热器14一侧,底座11内设有用于控制散热排扇16启停的供电设备。
26.当散热排扇16内风扇转动时,散热排扇16风扇控制空气从底座11内的缝隙流至通腔13内,进而带走散热排扇16与散热器14之间的热量,并使空气通过散热排扇16排除至底座11外侧。
27.两侧通腔13内均固定安装有防尘网18。
28.如图1所示,使用者将钠离子电池的圆柱电芯插入至两侧导热片12之间,并使圆柱电芯之间的正负极电性连接使其供电,圆柱电芯使化学能转变电能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可忽视,此时,使用者启动底座11,底座11通电水泵启动,水泵控制导热液沿散热管17流经各个导热片12,导热液由于其本身的物理特性带走导热片12表面的热量,并流至散热器14内,在此过程中,底座11使散热排扇16内的风扇转动,散热排扇16通过流动的空气对散热器14表面进行散热,使散热器14内的导热液恢复至初始状态,进而持续散热循环。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多组钠离子电池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导热片(12)、散热器(14)、散热管(17)和散热机构,所述底座(11)内设有贯穿的通腔(13),所述导热片(12)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导热片(12)沿直线等距阵列设于所述底座(11)上表面,每组所述导热片(12)分为两部分,两侧所述导热片(12)之间设有以供钠离子电池插入的插槽,两侧所述导热片(12)与钠离子电池电芯之间涂抹有硅脂,所述散热器(14)设于所述通腔(13)内中心处,所述散热管(17)设于所述散热器(14)与每个所述导热片(12)之间,所述散热管(17)用于为导热液提供流动空间,所述散热机构设于所述通腔(13)内,所述散热机构用于对所述散热器(14)进行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组钠离子电池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内设有用于使所述散热管(17)相连通的主管路,所述底座(11)内主管路通过水泵控制每个所述散热管(17)内的导热液进行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组钠离子电池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内开设有以供所述通腔(13)内空气进行流通的缝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组钠离子电池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为散热排扇(16),所述散热排扇(16)固定设于所述散热器(14)两侧端面,所述散热器(14)风向均为靠近所述散热器(14)一侧向远离所述散热器(14)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组钠离子电池的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通腔(13)内均固定安装有防尘网(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组钠离子电池的导热结构,包括底座、导热片、散热器、散热管和散热机构,所述底座内设有贯穿的通腔,所述导热片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导热片沿直线等距阵列设于所述底座上表面,每组所述导热片分为两部分,两侧所述导热片之间设有以供钠离子电池插入的插槽,两侧所述导热片与钠离子电池电芯之间涂抹有硅脂,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通腔内中心处。本方案通过在导热片内设置散热管的方式,使钠离子电芯在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得过程中,利用导热片以及散热管同步对钠离子电芯进行散热,散热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提高散热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庆 马恬 杨舒迪 陈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0
技术公布日:2022/1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