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08380发布日期:2022-12-28 00:3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绝缘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


背景技术:

2.安装在不同电位的导体或导体与接地构件之间的能够耐受电压和机械应力作用的器件,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早年间绝缘子多用于电线杆,慢慢发展于高型高压电线连接塔的一端挂了很多盘状的绝缘体,它是为了增加爬电距离的,通常由玻璃或陶瓷制成,就叫绝缘子。
3.在电力系统上使用的各种绝缘子在出现冰雪、冻雨等情况时,绝缘子上容易覆冰,由于覆冰可导电,会导致输电线路短路、线路跳闸,烧毁输电线路,严重影响了电力输送,而现有的绝缘子均无法克服绝缘子覆冰问题,降低了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包括上绝缘帽体、下绝缘帽体、内吸棉条、导液管、外弧形壳体、外伞棱、内伞棱、伞棱加热腔、进液管、帽体加热腔和加热丝,所述上绝缘帽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绝缘帽体,且所述上绝缘帽体和下绝缘帽体通过中部设置的陶瓷柱固定连接,所述上绝缘帽体和下绝缘帽体之间设置有外弧形壳体,所述外弧形壳体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导热内板,且所述导热内板和外弧形壳体之间形成帽体加热腔,所述导热内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丝。
7.在上述的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中,所述上绝缘帽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钢帽,所述下绝缘帽体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刚脚。
8.在上述的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中,所述下绝缘帽体的内部设置有外伞棱,所述外伞棱的内部设置有内伞棱。
9.在上述的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中,所述外伞棱和内伞棱之间设置有伞棱加热腔,所述伞棱加热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
10.在上述的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中,所述下绝缘帽体的内部固定开设有导液管,且所述导液管的一端与帽体加热腔相通,所述导液管的中部与进液管的一端固定连通。
11.在上述的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中,所述下绝缘帽体的顶部边侧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下绝缘帽体的内壁面固定设置有内吸棉条。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的优点为:
13.上绝缘帽体和下绝缘帽体之间设置有外弧形壳体,外弧形壳体的内部设置导热内板,通过导热内板内部的多组加热丝对导热内板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帽体加热腔内部的绝
缘液体升温,进而对上绝缘帽体和下绝缘帽体外壁面的冰进行消融,同时绝缘液体还可通过导液管和进液管流入到伞棱加热腔内部,而伞棱加热前处于伞棱的底部,从而可对外伞棱和内伞棱上的覆冰进行融化,避免输电线路短路、线路跳闸,实现安全输电。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的导热内板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上绝缘帽体;2、下绝缘帽体;3、固定刚脚;4、钢帽;5、内吸棉条;6、导液管;7、外弧形壳体;8、通孔;9、外伞棱;10、内伞棱;11、伞棱加热腔;12、进液管;13、帽体加热腔;14、导热内板;15、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9.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包括上绝缘帽体1、下绝缘帽体2、内吸棉条5、导液管6、外弧形壳体7、外伞棱9、内伞棱10、伞棱加热腔11、进液管12、帽体加热腔13和加热丝15,上绝缘帽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绝缘帽体2,且上绝缘帽体1和下绝缘帽体2通过中部设置的陶瓷柱固定连接,上绝缘帽体1和下绝缘帽体2之间设置有外弧形壳体7,外弧形壳体7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导热内板14,且导热内板14和外弧形壳体7之间形成帽体加热腔13,导热内板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丝15。
20.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上绝缘帽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钢帽4,下绝缘帽体2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刚脚3。
2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下绝缘帽体2的内部设置有外伞棱9,外伞棱9的内部设置有内伞棱10。
22.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外伞棱9和内伞棱10之间设置有伞棱加热腔11,伞棱加热腔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2。
23.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下绝缘帽体2的内部固定开设有导液管6,且导液管6的一端与帽体加热腔13相通,导液管6的中部与进液管12的一端固定连通。
24.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下绝缘帽体2的顶部边侧设置有内凹槽,内凹槽的内部开设有通孔8,下绝缘帽体2的内壁面固定设置有内吸棉条5。
25.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上绝缘帽体1和下绝缘帽体2之间设置有外弧形壳体7,外弧形壳体7的内部设置导热内板14,通过导热内板14内部的多组加热丝15对导热内板14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帽体加热腔13内部的绝缘液体升温,进而对上绝缘帽体1和下绝缘帽体2外壁面的冰进行消融,同时绝缘液体还可通过导液管6和进液管12流入到伞棱加热腔11内部,而伞棱加热前处于伞棱的底部,从而可对外伞棱9和内伞棱10上的覆冰进行融化,避免输电线路短路、线路跳闸,实现安全输电。
26.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
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包括上绝缘帽体(1)、下绝缘帽体(2)、内吸棉条(5)、导液管(6)、外弧形壳体(7)、外伞棱(9)、内伞棱(10)、伞棱加热腔(11)、进液管(12)、帽体加热腔(13)和加热丝(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帽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绝缘帽体(2),且所述上绝缘帽体(1)和下绝缘帽体(2)通过中部设置的陶瓷柱固定连接,所述上绝缘帽体(1)和下绝缘帽体(2)之间设置有外弧形壳体(7),所述外弧形壳体(7)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导热内板(14),且所述导热内板(14)和外弧形壳体(7)之间形成帽体加热腔(13),所述导热内板(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丝(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帽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钢帽(4),所述下绝缘帽体(2)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刚脚(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帽体(2)的内部设置有外伞棱(9),所述外伞棱(9)的内部设置有内伞棱(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伞棱(9)和内伞棱(10)之间设置有伞棱加热腔(11),所述伞棱加热腔(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帽体(2)的内部固定开设有导液管(6),且所述导液管(6)的一端与帽体加热腔(13)相通,所述导液管(6)的中部与进液管(12)的一端固定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帽体(2)的顶部边侧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内部开设有通孔(8),所述下绝缘帽体(2)的内壁面固定设置有内吸棉条(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覆冰型绝缘子,包括上绝缘帽体、加热丝,上绝缘帽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绝缘帽体,上绝缘帽体和下绝缘帽体之间设置有外弧形壳体,外弧形壳体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导热内板,导热内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丝;本实用新型上绝缘帽体和下绝缘帽体之间设置有外弧形壳体,外弧形壳体的内部设置导热内板,通过导热内板内部的多组加热丝对导热内板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帽体加热腔内部的绝缘液体升温,进而对上绝缘帽体和下绝缘帽体外壁面的冰进行消融,同时绝缘液体还可通过导液管和进液管流入到伞棱加热腔内部,而伞棱加热前处于伞棱的底部,从而可对外伞棱和内伞棱上的覆冰进行融化,避免输电线路短路、线路跳闸,实现安全输电。全输电。全输电。


技术研发人员:张贝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巨能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4
技术公布日:2022/1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