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航空以太网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7220发布日期:2022-10-29 02:4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温航空以太网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用于航空飞行器内部恶劣环境下的以太网电缆,具体为一种耐高温航空以太网电缆。


背景技术:

2.目前,常见的普通以太网电缆生产技术水平很成熟,但在航空飞行器上的应用国内还处在发展阶段。
3.cn213183734u公开的一种航空用超六类网线,包括信号线组、信号地线线芯、裸接地线、绝缘层、绕包屏蔽层、编织总屏蔽层和护套,信号地线线芯位于中心,四组信号线组围绕信号地线线芯均匀分布,信号线组包括信号线线芯和绕包于信号线线芯外的分屏蔽层,信号线组围绕信号地线线芯绞合形成缆芯,裸接地线设置于缆芯外侧,绕包屏蔽层包裹于缆芯外侧,编织总屏蔽层和护套依次包裹于绕包屏蔽层外侧;信号线组、信号地线线芯和裸接地线的之间填充有绝缘层,绝缘层采用微孔聚四氟乙烯带加铝箔和聚酰亚胺复合带混合绕包结构,可以降低产品的回波损耗。但是它在信号线组、信号地线线芯和裸接地线之间填充绝缘层,绝缘层采用微孔聚四氟乙烯带加聚酰亚胺带混合绕包结构,绕包屏蔽层包裹于缆芯外侧,缆芯和绕包屏蔽层之间填充芳纶绳,结构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而且未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和聚四氟乙烯半定向薄膜绕包作为绝缘层,以及聚酰亚胺和聚全氟乙丙烯复合带内护套、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外护套组成护套的结构,使用寿命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使用寿命长的航空以太网电缆。
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高温航空以太网电缆,包括缆芯,总屏蔽层,以及总屏蔽层外设置的护套;所述缆芯由四对对绞的线芯和一根中心填充绳组成,所述缆芯与总屏蔽层之间设地线;每对对绞的线芯外设置分屏蔽层;所述缆芯外设置总屏蔽层;所述分屏蔽层为铝箔和聚酰亚胺复合带,所述地线为镀银铜绞线,所述总屏蔽层为镀银圆铜线编织;总屏蔽层外,由内而外依次包覆内护套和外护套形成所述护套,内护套材质为聚酰亚胺和聚全氟乙丙烯复合带,外护套为聚四氟乙烯生料带。
6.进一步的,每对对绞线芯由镀银铜绞线、低密度聚四氟乙烯薄膜和聚四氟乙烯半定向薄膜由内向外依次包覆组成。
7.进一步的,中心填充绳为聚四氟乙烯,中心填充绳的外径为0.91
±
0.05mm。
8.进一步的,镀银铜绞线由十九根芯线绞合而成,每根芯线的直径为0.102mm。
9.进一步的,每对对绞线芯的外径为1.05
±
0.05mm。
10.进一步的,四对线芯的颜色分别为橙/白橙,蓝/白蓝,绿/白绿,以及棕/白棕。
11.进一步的,外护套外径不大于6.0mm。
12.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去除了绝缘层、绕包屏蔽层,在缆芯外直接设置总屏蔽层,总屏蔽层外设置护套,结构简单,减轻了电缆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14.2.本实用新型每对对绞线芯由镀银铜绞线、聚四氟乙烯薄膜和聚四氟乙烯半定向薄膜由内向外依次包覆组成,长期最高工作温度能达到200℃。
15.3.本实用新型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和聚四氟乙烯半定向薄膜绕包作为绝缘层,采用由内而外依次包覆的材质为聚酰亚胺和聚全氟乙丙烯复合带的内护套,以及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的外护套形成的组合护套,使用寿命长,阻燃性能高、耐老化、耐腐蚀、耐霉菌、耐盐雾性能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芯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镀银铜绞线,2、聚四氟乙烯薄膜,3、聚四氟乙烯半定向薄膜,4、分屏蔽层,5、中心填充绳,6、地线,7、总屏蔽层,8、内护套,9、外护套,10、缆芯。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所示,一种耐高温航空以太网电缆,由内而外依次为缆芯10、地线6、总屏蔽层7、护套,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缆芯10由四对对绞的线芯和一根中心填充绳5组成。中心填充绳5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烧结后具有耐高温性,且具有一定强度,使缆芯结构更紧实、圆整。中心填充绳5的外径为0.91
±
0.05mm,填充后使缆芯更圆整。镀银铜绞线1由十九根芯线绞合而成,每根芯线的直径为0.102mm,使电缆更柔软,便于安装。每对对绞线芯的外径为1.05
±
0.05mm,外径更小,且绝缘材料介电常数更小,使得电缆重量轻且传输速率更高,使用频率更宽。四对对绞线芯的颜色分别为橙/白橙、蓝/白蓝、绿/白绿、棕/白棕。分屏蔽层4为铝箔/聚酰亚胺(al/pi)复合带。地线6为一根26awg镀银铜绞线。总屏蔽层7为镀银圆铜线编织,内护套8为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pi/fep)复合带,外护套9为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缆芯10和总屏蔽层7之间设置一根接地线6,以方便电磁屏蔽较容易实现接地,大大提高了航空飞行器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抗电磁干扰的能力。总屏蔽层7外由内向外依次绕包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pi/fep)复合带的内护套8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的外护套9。外护套9外径不大于6.0mm,使得电缆外径更小,重量更轻,便于安装布线。外护套9上印有产品型号和批次号信息。采用铝箔/聚酰亚胺(al/pi)复合带作为分屏蔽层和镀银圆铜线作为总屏蔽层,外加一根接地线,显著提高电缆的电磁屏蔽性能。
20.如图2所示,线芯由镀银铜绞线1、聚四氟乙烯薄膜2和聚四氟乙烯半定向薄膜3,由内向外依次包覆组成。采用镀银铜绞线1作为导体,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2和聚四氟乙烯半定向薄膜3绕包作为绝缘层,长期最高工作温度能达到200℃。同时使得电缆可以在-55℃环境下正常敷设,可以解决一般材料在低温敷设时易硬化、脆裂的问题,从而满足低温环境的使用要求。另外柔软性好,可以满足航空飞行器狭小空间内的布线要求。
21.本申请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2和聚四氟乙烯半定向薄膜3绕包作为绝缘层;采用由内而外依次包覆的材质为聚酰亚胺或聚全氟乙丙烯的内护套8,以及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的外护套9形成的组合护套,使用寿命长,高阻燃,耐老化、耐腐蚀、耐霉菌、耐盐雾性能
好。
22.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对本申请耐高温航空以太网电缆做了各种机械及环境试验,保证以太网电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正常、稳定工作。主要试验验证如下:
23.最小弯曲半径:60mm。
24.霉菌:按gjb150.10a-2009试验,2组菌种,28天符合0等级标准以及无霉菌产生。
25.盐雾:按gjb360b-2009方法101试验,192h后电缆无腐蚀现象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耐高温航空以太网电缆,包括缆芯(10),总屏蔽层(7),以及总屏蔽层(7)外设置的护套;所述缆芯(10)由四对对绞的线芯和一根中心填充绳(5)组成,所述缆芯(10)与总屏蔽层(7)之间设地线(6);每对对绞的线芯外设置分屏蔽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10)外设置总屏蔽层(7);所述分屏蔽层(4)为铝箔和聚酰亚胺复合带,所述地线(6)为镀银铜绞线,所述总屏蔽层(7)为镀银圆铜线编织;所述总屏蔽层(7)外,由内而外依次包覆内护套(8)和外护套(9)形成所述护套,内护套(8)材质为聚酰亚胺和聚全氟乙丙烯复合带,外护套(9)为聚四氟乙烯生料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航空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由镀银铜绞线(1)、聚四氟乙烯薄膜(2)和聚四氟乙烯半定向薄膜(3)由内向外依次包覆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航空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填充绳(5)材质为聚四氟乙烯,中心填充绳(5)的外径为0.91
±
0.05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航空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银铜绞线(1)由十九根芯线绞合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航空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每对所述对绞线芯的外径为1.05
±
0.0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航空以太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9)外径不大于6.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航空以太网电缆,包括缆芯(10),总屏蔽层(7),以及总屏蔽层(7)外设置的护套;缆芯(10)由四对对绞线芯和一根中心填充绳(5)组成,缆芯(10)与总屏蔽层(7)之间设地线(6);每对对绞线芯外设置分屏蔽层(4)。缆芯(10)外设置总屏蔽层(7);分屏蔽层(4)为铝箔和聚酰亚胺复合带,地线(6)为镀银铜绞线,总屏蔽层(7)为镀银圆铜线编织;护套为由内而外依次包覆的材质为聚酰亚胺和聚全氟乙丙烯复合带的内护套(8),以及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的外护套(9)形成的组合护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轻了电缆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顾天宇 单海龙 张仁杰 万佳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5
技术公布日:2022/10/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