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及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2965发布日期:2022-11-15 22:35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及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2.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锂离子电池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方形电池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在方形锂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卷芯制造完成后需要被装入硬质的方形铝壳中以完成组装。由于铝壳较硬而存在刮伤卷芯的风险。因此,在将卷芯装入铝壳之前,需要用质软且具有较好柔韧性的mylar膜包覆卷芯,以防止铝壳对卷芯造成损伤。
3.现有技术中mylar膜一般pp的mylar膜,pp的表面张力约为30 n/m,表面张力偏低会导致电解液在其表面铺展效果差,不利于电解液往卷芯大面内部浸润;另外,现有mylar膜的侧面及大面是封闭的,表面没有孔,不利于电解液的通过和浸润。
4.中国专利cn209418561u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的mylar膜结构、锂电池组装结构及锂电池,所述mylar膜结构用于包覆方形锂电池的卷芯,mylar膜结构包括矩形的mylar膜和连接到mylar膜的底托片,mylar膜包括紧贴卷芯的背面包覆片,紧贴所述卷芯的两个侧边的两个侧边包覆片和用于包覆所述卷芯的与所述背面相反的正面的两个正面包覆片;该矩形的mylar膜和连接到mylar膜的底托片均为封闭的平面,不利于电解液的浸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利于电解液的通过和浸润。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所述mylar膜包覆锂离子电池的卷芯,所述卷芯的数量为两个及其以上,卷芯以大面相对的方式并排排列,所述mylar膜为聚醚砜mylar膜,包括底面包覆片,所述底面包覆片两侧分别连接大面包覆片,每个所述大面包覆片的两侧分别连接侧面包覆片,所述底面包覆片与所述大面包覆片均设有若干个通孔;每两个卷芯之间设有间隔包覆片,所述间隔包覆片设有若干个通孔。
7.优选的,所述底面包覆片紧贴卷芯的底部。
8.优选的,所述大面包覆片紧贴卷芯的大面。
9.优选的,所述侧面包覆片紧贴卷芯的侧面。
10.优选的,所述间隔包覆片与所述大面包覆片尺寸相同。
11.优选的,所述间隔包覆片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通孔。
12.优选的,所述底面包覆片与所述大面包覆片均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通孔。
13.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菱形中的一种或几种。
14.优选的,所述mylar膜厚度为100-200μm。
1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1)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为聚醚砜mylar膜,适于电解液在其表面润湿和铺展,更有利于电解液在卷芯大面从外向内扩散。
18.(2)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的底面包覆片与大面包覆片均设有若干个通孔,有利于电解液在卷芯大面从外向内扩散。
19.(3)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还包括设有若干个通孔的间隔包覆片,设于两个卷芯之间,有利于电解液的浸润。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的平面展开图。
22.其中:1为底面包覆片,2为大面包覆片,3为侧面包覆片,4为通孔,5为间隔包覆片。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的结构示意图;
25.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的平面展开图。
26.一种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所述mylar膜包覆锂离子电池的卷芯,所述卷芯数量为两个,两个卷芯以大面相对的方式并排排列,两个卷芯之间设有间隔包覆片5,所述间隔包覆片5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圆形通孔4,如此设置,有利于电解液的浸润。
27.所述mylar膜为聚醚砜mylar膜,聚醚砜mylar膜适于电解液在其表面润湿和铺展,更有利于电解液在卷芯大面从外向内扩散,mylar膜厚度为200μm,mylar膜包括底面包覆片1,所述底面包覆片1紧贴卷芯的底部,所述底面包覆片1两侧分别连接大面包覆片2,所述大面包覆片2紧贴卷芯的大面,每个所述大面包覆片2两侧分别连接侧面包覆片3,所述侧面包覆片3紧贴卷芯的侧面,所述底面包覆片1与所述大面包覆片2均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圆形通孔4,如此设置,有利于电解液在卷芯大面从外向内扩散。
28.其中,所述间隔包覆片5与所述大面包覆片2尺寸相同。
29.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所述mylar膜包覆锂离子电池的卷芯,所述卷芯的数量为两个及其以上,其特征在于:所述mylar膜为聚醚砜mylar膜,包括底面包覆片(1),所述底面包覆片(1)两侧分别连接大面包覆片(2),每个所述大面包覆片(2)的两侧分别连接侧面包覆片(3),所述底面包覆片与所述大面包覆片均设有若干个通孔(4);每两个卷芯之间设有间隔包覆片(5),所述间隔包覆片(5)设有若干个通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包覆片(1)紧贴卷芯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面包覆片(2)紧贴卷芯的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包覆片(3)紧贴卷芯的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包覆片(5)与所述大面包覆片(2)尺寸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包覆片(5)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通孔(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包覆片(1)与所述大面包覆片(2)均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通孔(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菱形中的一种或几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其特征在于:所述mylar膜厚度为100-200μm。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所述Mylar膜包覆锂离子电池的卷芯,所述卷芯的数量为两个及其以上,所述Mylar膜为聚醚砜Mylar膜,包括底面包覆片,所述底面包覆片两侧分别连接大面包覆片,每个所述大面包覆片的两侧分别连接侧面包覆片,所述底面包覆片与所述大面包覆片均设有若干个通孔;每两个卷芯之间设有间隔包覆片,所述间隔包覆片设有若干个通孔。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用Mylar膜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利于电解液的通过和浸润。于锂离子电池中利于电解液的通过和浸润。于锂离子电池中利于电解液的通过和浸润。


技术研发人员:居正伟 葛科 王化胜 蒋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2
技术公布日:2022/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