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载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5360发布日期:2023-02-17 20:22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载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是一种船载电池包。


背景技术:

2.能源和环境保护是整个社会现在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是航运大国,船舶废气污染严重,对于一些特殊的船舶,完全可以通过电动化,降低船舶能耗和废气对环境的污染。目前船舶应用的电池包设计大多来自与车载电池包的延伸,使用电芯到模组,再到电池包的设计,电池模组通常使用激光焊接后,再进行密封,当一个电池芯发生故障时,不能进行更换,需要将整个模组进行更换,相对于车载电池包电芯数量,一条船相当于几十辆汽车的电芯数量,更换成本巨大。
3.磷酸铁锂电池在过充、过放、高温等条件下,容易发生爆炸,为了防止电池芯发生爆燃,一般都采用在电池芯上增加防爆阀,在爆炸发生前,通过防爆阀泄气,降低爆燃事故,但是排除的气体对人体有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载电池包,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独排气通道设计,可以通过排气组件将电池阀打开后产生的废气引流到指定的通道,不会外泄气体,不会污染环境、不会损害人身,利用铜排连接,既可以方便的更换单个电芯,又兼顾安全性能。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载电池包,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多个电芯,所述电芯具备防爆阀;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多个支管、一个聚集管,所述多个支管均连通于所述聚集管,所述排气组件具备设于所述聚集管的入气口和设于所述支管的出气口,所述入气口连接于所述防爆阀,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外壳外部用于将所述防爆阀泄漏的气体排出。
6.进一步地,所述支管的底面为平面,所述平面开设有多个孔作为所述入气口,且所述平面连接于所述电芯的表面,每一个所述入气口对应连接一个所述防爆阀。
7.进一步地,所述聚集管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出口作为所述出气口,所述出气管穿过所述外壳后使得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
8.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组件还包括多个绝缘架,所述支管设于对应的所述绝缘架内,所述绝缘架具备与所述入气口一一对应的通孔,且所述绝缘架贴附于所述电芯的表面设置使得所述通孔对应所述防爆阀。
9.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组件还包括绝缘板,所述聚集管设于所述绝缘板内,所述绝缘板设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使得所述出气管能够伸出到所述外壳外部。
10.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架为u型,且u型槽的侧边高度高于所述支管,所述支管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缆的固线件。
11.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架与所述电芯表面之间设置有垫片。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9.实施例:
30.如图1所示,一种船载电池包,具体是磷酸铁锂电池包,包括外壳1和上盖2,如图2所示隐藏掉上盖2,外壳1内设置有多个电芯3,电芯3之间排列设置,电芯3具备防爆阀301(图5示出),用于泄压,防止爆炸;外壳1内还设置有排气组件4,如图3所示,排气组件4包括多个支管402、一个聚集管405,多个支管402均连通于聚集管405,排气组件4具备设于聚集管405的入气口404(图4示出)和设于支管402的出气口406,入气口404连接于防爆阀301,出气口406设置于外壳1外部用于将防爆阀301泄漏的气体排出。
31.当电芯内压力较高时,防爆阀301开设泄压,由于泄漏出来的气体对人体有害,因此需要排气组件4将气体专门排放收集。泄压气体进入到支管402后,聚集在聚集管405中,然后通过出气口406排放到气体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
32.如图4所示,支管402的底面为平面,平面开设有多个孔作为入气口404,且平面连接于电芯3的表面,每一个入气口404对应连接一个防爆阀301。平面设置便于与电芯3的表面配合,防止形状不匹配而密封效果不足。
33.进一步地,支管402的形状采用方形管,方形管的一端开口与聚集管405连通,另一端封闭,防止泄气。
34.如图3所示,聚集管405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的出口作为出气口406,出气管穿过外壳1后使得出气口406位于外壳1的外部。出气管406连接于气体处理装置,处理后再排放。
35.如图3所示,排气组件4还包括多个绝缘架401,支管402设于对应的绝缘架401内,绝缘架401具备与入气口404一一对应的通孔,且绝缘架401贴附于电芯3的表面设置使得通孔对应防爆阀301。绝缘架401用于实现支管402的绝缘,同时能够安装使用。
36.排气组件4还包括绝缘板408,聚集管405设于绝缘板408内,绝缘板408设于外壳1的内壁使得出气管能够伸出到外壳1外部。绝缘板408一是绝缘作用,二是安装作用。
37.绝缘架401用于绝缘安装支管402,绝缘板408用于绝缘安装聚集管405,支管402、聚集管405的端部均设置有连接板407,连接板407固定于外壳1上。
38.其中,绝缘架401为u型,绝缘板408为u型,实现绝缘定位作用。
39.再进一步的,电芯3的表面设置有垫片7,垫片7开设有连通孔701,连通孔701与防爆阀301对应,且绝缘架401紧贴于垫片7,垫片7紧贴于电芯3的表面,使得入气口404与防爆阀301紧密连接,防止气体外泄。垫片7采用泡沫等。
40.如图3所示,u型槽的侧边高度高于支管402,支管402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缆的固线件403,线缆铺设在支管402表面,用卡扣扣在固线件403上,线缆不高于u型槽的侧边便于线缆的铺设。
41.如图5所示,外壳1内还设置有若干个铜排8,铜排8利用螺丝9连接于电芯3的电极。铜排8可以采用直线型,可以采用u型,将电芯的电极连接。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在过充、过放、高温等条件下,容易发生爆炸,为了防止电池芯发生爆燃,一般都采用在电池芯上增加防爆阀,在爆炸发生前,通过防爆阀泄气,降低爆燃事故,但是排除的气体对人体有害,这样就需
要对多个电池芯进行密封处理,当一个电池芯发生故障时,不能进行更换,需要将整个模组进行更换,增加了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不再使用激光焊接,当一个电池芯发生故障,可以对单个电池芯进行更换,降低成本。
42.如图5所示,电芯3还设置有散热齿板10和散热风扇6。散热齿板10的下表面设置有散热齿,配合散热风扇,实现散热功能。
43.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载电池包,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多个电芯(3),所述电芯(3)具备防爆阀(30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还设置有排气组件(4),所述排气组件(4)包括多个支管(402)、一个聚集管(405),所述多个支管(402)均连通于所述聚集管(405),所述排气组件(4)具备设于所述聚集管(405)的入气口(404)和设于所述支管(402)的出气口(406),所述入气口(404)连接于所述防爆阀(301),所述出气口(406)设置于所述外壳(1)外部用于将所述防爆阀(301)泄漏的气体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载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402)的底面为平面,所述平面开设有多个孔作为所述入气口(404),且所述平面连接于所述电芯(3)的表面,每一个所述入气口(404)对应连接一个所述防爆阀(3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载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管(405)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出口作为所述出气口(406),所述出气管穿过所述外壳(1)后使得所述出气口(406)位于所述外壳(1)的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载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4)还包括多个绝缘架(401),所述支管(402)设于对应的所述绝缘架(401)内,所述绝缘架(401)具备与所述入气口(404)一一对应的通孔,且所述绝缘架(401)贴附于所述电芯(3)的表面设置使得所述通孔对应所述防爆阀(3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载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4)还包括绝缘板(408),所述聚集管(405)设于所述绝缘板(408)内,所述绝缘板(408)设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使得所述出气管能够伸出到所述外壳(1)外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载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架(401)为u型,且u型槽的侧边高度高于所述支管(402),所述支管(402)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缆的固线件(40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船载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架(401)与所述电芯(3)表面之间设置有垫片(7)。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船载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还设置有若干个铜排(8),所述铜排(8)连接于所述电芯(3)的电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船载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3)还设置有散热齿板(10)和散热风扇(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载电池包,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多个电芯,所述电芯具备防爆阀;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多个支管、一个聚集管,所述多个支管均连通于所述聚集管,所述排气组件具备设于所述聚集管的入气口和设于所述支管的出气口,所述入气口连接于所述防爆阀,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外壳外部用于将所述防爆阀泄漏的气体排出。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独排气通道设计,可以通过排气组件将电池阀打开后产生的废气引流到指定的通道,不会外泄气体,不会污染环境、不会损害人身,利用铜排连接,既可以方便的更换单个电芯,又兼顾安全性能。又兼顾安全性能。又兼顾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周戊戌 张琳 张亚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挪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5
技术公布日:2023/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