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40397发布日期:2023-01-14 08:5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以太网线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


背景技术:

2.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
3.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带动汽车的井喷式发展,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汽车信号传输速率也需大幅度提高才能满足需求,而用于连接汽车内各种电气设备的车载线缆的传输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其需要满足车载环境中的一些特殊需求:如车载设备对高带宽、低延迟以及音视频同步等应用的要求,满足车载系统对网络管理的需求等等。
4.而传统的以太网虽然发展很多年,但是由于对干扰的要求、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等达不到对应的要求,而未被广泛应用到车载技术中。
5.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可满足高带宽、高频率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其采用纯无氧镀银铜内芯构建导体通道,有效提高了传输效率的同时,并使用铝箔材料作为屏蔽外层,大大提高了线缆的抗干扰能力。
7.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包括至少一对信号线、用于包覆所述信号线的第一屏蔽层、用于包覆所述第一屏蔽层的第二屏蔽层、以及用于包覆所述第二屏蔽层的弹性护套层;
9.其中,所述信号线包括纯无氧镀银铜丝制成的线芯,所述第一屏蔽层采用铝箔材质。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层采用纯铜编网结构。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护套层采用改性聚乙烯材料制成。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线包括还包括用于包覆所述线芯的绝缘层。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采用藕状聚合物材料制成。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线芯包括若干纯无氧镀银铜丝,若干所述纯无氧镀银铜丝之间公差不大于1

mm。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采用纯无氧镀银铜内芯构建导体通道,有效提高了传输效率的同时,并使用铝箔材料作为屏蔽外层,大大提高了线缆的抗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的剖切示意图。
19.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包括至少一对信号线、用于包覆所述信号线的第一屏蔽层5、用于包覆所述第一屏蔽层5的第二屏蔽层2、以及用于包覆所述第二屏蔽层2的弹性护套层1;其中,所述信号线包括纯无氧镀银铜丝制成的线芯4,所述第一屏蔽层5采用铝箔材质。
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层2采用纯铜编网结构。本实用新型使用铝箔和纯铜编网双重屏蔽整个信号线,大大提高了线缆的抗干扰和自身干扰能力(emi和emc),也适应不同的复杂信号干扰环境。同时减小了线缆的体积和重量。
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护套层1采用改性聚乙烯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中护套材料使用改性聚乙烯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抗弯曲、抗uv等特点,使线材更具耐候性,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温度。并且其阻燃效果好,低烟、无卤环保,确保电线在超高温条件下无有害物质产生,有效满足复杂、高温等各种环境。
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线包括还包括用于包覆所述线芯4的绝缘层3。
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3采用藕状聚合物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层采用藕状聚合物材料,其使用氮气物理发泡,发泡更均匀、气孔更细腻,介电常数更加稳定,充分保证信号的低损耗传输和高速传输。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使用三层共挤技术,绝缘层3设置3层,三层绝缘层具有绝缘厚度均匀、耐压值高、耐高温、耐摩擦、易焊接等优势,同时绝缘层和导体贴合更紧密、发泡更稳定、更抗外界挤压损伤,可有效保护线缆稳定工作。
2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线芯4包括若干纯无氧镀银铜丝,若干所述纯无氧镀银铜丝之间公差不大于1

mm。本实用新型使用纯无氧镀银铜作为传输导体通道,并将每根单丝公差控制到1

mm波动以内。让高频讯号再趋肤效应的情况下,通过表层传输更通畅,有效提高了线缆的传输效率。附图中为本实用新型的剖切示意图,其中只以2根铜丝作为示例,实际上铜丝数量不以此为限制。
27.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头同时推扭机,使得生产过程中将线材的挤压、扭矩破坏等影响降到最低,保证信道不被破坏,保证其完整性。
28.综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纯无氧镀银铜内芯构建导体通道,有效提高了传输效率的
同时,并使用铝箔材料作为屏蔽外层,大大提高了线缆的抗干扰能力。
2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具备以下优点:
30.1.更好的信号传输通道,支持更高的频率,保证传输的稳定性,和传统的千兆相比,能支持到5g甚至更高的频率;
31.2.更低的延迟性,数据传输解码更容易识别;
32.3.更好的屏蔽型,适用于复杂车内的干扰环境;
33.更小的体积和重量,节约布线空间,更能节约对应的成本。
3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的其它内容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35.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对信号线、用于包覆所述信号线的第一屏蔽层、用于包覆所述第一屏蔽层的第二屏蔽层、以及用于包覆所述第二屏蔽层的弹性护套层;其中,所述信号线包括纯无氧镀银铜丝制成的线芯,所述第一屏蔽层采用铝箔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层采用纯铜编网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护套层采用改性聚乙烯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包括还包括用于包覆所述线芯的绝缘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采用藕状聚合物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包括若干纯无氧镀银铜丝,若干所述纯无氧镀银铜丝之间公差不大于1

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包括至少一对信号线、用于包覆信号线的第一屏蔽层、用于包覆第一屏蔽层的第二屏蔽层、以及用于包覆第二屏蔽层的弹性护套层;其中,信号线包括纯无氧镀银铜丝制成的线芯,第一屏蔽层采用铝箔材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线缆,采用纯无氧镀银铜内芯构建导体通道,有效提高了传输效率的同时,并使用铝箔材料作为屏蔽外层,大大提高了线缆的抗干扰能力。力。力。


技术研发人员:白建功 邱德安 雷占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领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3
技术公布日:2023/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