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7821发布日期:2023-06-03 14:0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轴承线圈,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1、磁性轴承是电气机械领域中经常使用到的重要元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磁性轴承从航天、国防等高科技领域逐渐普及到一般的工业、民用设施中。

2、现有技术中,磁性轴承上缠绕的线圈采用的是手工敲击整形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整形后的线圈精度差,产品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该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可以提升产品质量。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包括:外径整形件,所述外径整形件的周向边缘设置有外径整形部,所述外径整形部用于环绕设置在轴承线圈的外环且用于与所述轴承线圈外环径向整形配合,以约束所述轴承线圈的外径尺寸,所述外径整形件的侧部设置有第一避让口;轴向整形件,所述轴向整形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避让口且用于与所述轴承线圈轴向整形配合,以约束所述轴承线圈的轴向尺寸,所述轴向整形件上设置有第二避让口;内径整形件,所述内径整形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避让口,所述第二避让口用于与所述轴承线圈的内环对应,所述内径整形件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口且用于与所述轴承线圈的内环径向限位配合,以约束所述轴承线圈的内径尺寸。

3、由此,设置外径整形件、轴向整形件和内径整形件,可以控制轴承线圈的外径尺寸、轴向尺寸和内径尺寸,从而可以提升轴承线圈的整形精度和产品一致性。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径整形件包括第一外径整形件和第二外径整形件,所述第一外径整形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外径整形件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凸缘,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用于设置在所述轴承线圈的周向两侧,所述第一凸缘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的周向边缘,所述第二凸缘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的周向边缘,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共同构成所述外径整形部。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设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且将所述第一外径整形件和所述第二外径整形件连接固定。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穿孔在所述第一外径整形件上的所述第一避让口的外侧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穿孔在所述第二外径整形件上的所述第一避让口的外侧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穿孔和多个所述第二穿孔一一对应设置。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向整形件包括第一轴向整形件和第二轴向整形件,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均开设有第一避让口,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所述第一避让口,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所述第一避让口,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和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用于在所述轴承线圈的轴向两侧挤压整形所述轴承线圈。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上设置有第三穿孔,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上设置有第四穿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三穿孔和所述第四穿孔且将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和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连接固定。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穿孔和所述第四穿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穿孔在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上的所述第二避让口的外侧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四穿孔在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上的所述第二避让口的外侧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三穿孔和多个所述第四穿孔一一对应设置。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径整形件包括第一内径整形件和第二内径整形件,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和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上均设置有第二避让口,所述第一内径整形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的所述第二避让口且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口,以与所述轴承线圈内环的一部分径向限位配合,所述第二内径整形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的所述第二避让口且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口,以与所述轴承线圈内环的另一部分径向限位配合。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还包括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一内径整形件上设置有第五穿孔,所述第二内径整形件上设置有第六穿孔,所述第三紧固件依次穿设所述第五穿孔和所述第六穿孔且将所述第一内径整形件和所述第二内径整形件连接固定。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远离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的一侧,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轴向挤压配合,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一外径整形件的侧壁相贴合设置;或

13、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远离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的一侧,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轴向挤压配合,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二外径整形件的侧壁相贴合设置。

1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径整形件包括第一外径整形件和第二外径整形件,所述第一外径整形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外径整形件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凸缘,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用于设置在所述轴承线圈的周向两侧,所述第一凸缘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的周向边缘,所述第二凸缘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的周向边缘,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共同构成所述外径整形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设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且将所述第一外径整形件和所述第二外径整形件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穿孔在所述第一外径整形件上的所述第一避让口的外侧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穿孔在所述第二外径整形件上的所述第一避让口的外侧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穿孔和多个所述第二穿孔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整形件包括第一轴向整形件和第二轴向整形件,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均开设有第一避让口,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所述第一避让口,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所述第一避让口,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和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用于在所述轴承线圈的轴向两侧挤压整形所述轴承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上设置有第三穿孔,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上设置有第四穿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三穿孔和所述第四穿孔且将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和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穿孔和所述第四穿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穿孔在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上的所述第二避让口的外侧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四穿孔在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上的所述第二避让口的外侧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三穿孔和多个所述第四穿孔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径整形件包括第一内径整形件和第二内径整形件,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和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上均设置有第二避让口,所述第一内径整形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的所述第二避让口且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口,以与所述轴承线圈内环的一部分径向限位配合,所述第二内径整形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的所述第二避让口且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口,以与所述轴承线圈内环的另一部分径向限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一内径整形件上设置有第五穿孔,所述第二内径整形件上设置有第六穿孔,所述第三紧固件依次穿设所述第五穿孔和所述第六穿孔且将所述第一内径整形件和所述第二内径整形件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远离所述第二轴向整形件的一侧,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一轴向整形件轴向挤压配合,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一外径整形件的侧壁相贴合设置;或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轴承线圈的整形装置包括:外径整形件,外径整形件的周向边缘设置有外径整形部,以约束轴承线圈的外径尺寸,外径整形件的侧部设置有第一避让口;轴向整形件,轴向整形件设置于第一避让口且用于与轴承线圈轴向整形配合,以约束轴承线圈的轴向尺寸,轴向整形件上设置有第二避让口;内径整形件,内径整形件设置于第二避让口,第二避让口用于与轴承线圈的内环对应,以约束轴承线圈的内径尺寸。由此,通过设置外径整形件、轴向整形件和内径整形件,可以控制轴承线圈的外径尺寸、轴向尺寸和内径尺寸,从而可以提升轴承线圈的整形精度和产品一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伟,谢洪生,关立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微控主动磁悬浮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