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1792发布日期:2023-04-20 00:11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间隙结构功率继电器。


背景技术:

1、电磁继电器(relay),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2、功率继电器一般由磁路系统/负载系统两大部分组成,负载系统由a端子组件和簧片组件形成负载回路,其中负载的载流能力大小和簧片组件的簧片大小相关。市场应用中大间隙、大电流继电器,功耗过大,反之功率小的满足不了间隙要求,达不到相关行业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旨在提高继电器的负载能力,降低继电器功耗,提供大间隙继电器。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有负载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负载系统包括动簧片组件及静簧片组件,所述动簧片组件包括若干动簧片,若干动簧片叠加在一起,且所述动簧片至少具有一个拱桥结构,所述静簧片组件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设有静触点,所述动簧片组件的一端与第一端子连接,所述动簧片组件的另一端设有动触点;所述磁路系统包括骨架、铁芯、轭铁、衔铁、线圈、推片及弹片,所述骨架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线圈套设在骨架外侧,所述铁芯穿设于所述骨架内,所述衔铁包括位于所述铁芯的一侧以与铁芯吸合或分离的竖段及与所述推片接触的横段,所述轭铁包括位于铁芯的另一侧并与所述铁芯铆接的连接部及位于所述横段的上方并与所述横段接触的板体部,所述弹片包括固定于所述板体部的连接段和用于弹力抵压于所述衔铁以将所述衔铁的拐角处内侧压靠于所述轭铁端部的弯曲段,所述推片另一端与所述动簧片组件接触,所述衔铁转动能带动推片运动,以实现所述动触点与静触点闭合或者断开。

4、进一步地,所述板体部和基座之间通过卡扣结构相连接固定。

5、进一步地,所述卡扣结构为:所述板体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切槽和第一卡扣,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切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扣以及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配合的第二切槽。

6、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有卡钩,所述卡钩能将所述板体部的另一侧相卡持。

7、进一步地,所述动触点与所述动簧片组件相铆接,所述静触点与所述第二端子相铆接。

8、进一步地,所述动簧片组件的一端与第一端子以铆接方式相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推片与所述动簧片组件的中部位置接触。

10、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基座分隔成上区域和下区域,所述磁路系统安装在所述上区域,所述负载系统安装在所述下区域,所述隔板开设有供所述推片插入所述下区域的通孔。

11、进一步地,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基座连接,以将负载系统和磁路系统罩设在所述盖体和基座所围合成的空间内。

1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在本实用新型中,动簧片组件采用若干个动簧片相叠加的结构,且动簧片具有拱桥结构,如此能够增加载流能力,节省空间,同时降低继电器功耗,满足触点与触点间的大间隙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安装有负载系统(2)和磁路系统(3),所述负载系统(2)包括动簧片组件及静簧片组件,所述动簧片组件包括若干动簧片(21),若干动簧片(21)叠加在一起,且所述动簧片(21)至少具有一个拱桥结构,所述静簧片组件包括第一端子(23)和第二端子(24),所述第二端子(24)设有静触点(25),所述动簧片组件的一端与第一端子(23)连接,所述动簧片组件的另一端设有动触点(22);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骨架(31)、铁芯(32)、轭铁(33)、衔铁(34)、线圈(35)、推片(36)及弹片(37),所述骨架(31)设置在基座(1)上,所述线圈(35)套设在骨架(31)外侧,所述铁芯(32)穿设于所述骨架(31)内,所述衔铁(34)包括位于所述铁芯(32)的一侧以与铁芯(32)吸合或分离的竖段(340)及与所述推片(36)接触的横段(341),所述轭铁(33)包括位于铁芯(32)的另一侧并与所述铁芯(32)铆接的连接部(330)及位于所述横段(341)的上方并与所述横段(341)接触的板体部(331),所述弹片(37)包括固定于所述板体部(331)的连接段(370)和用于弹力抵压于所述衔铁(34)以将所述衔铁(34)的拐角处内侧压靠于所述轭铁(33)端部的弯曲段(371),所述推片(36)另一端与所述动簧片组件接触,所述衔铁(34)转动能带动推片(36)运动,以实现所述动触点(22)与静触点(25)闭合或者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部(331)和基座(1)之间通过卡扣结构相连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为:所述板体部(33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切槽(3310)和第一卡扣(3311),所述基座(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切槽(3310)相配合的第二卡扣(13)以及与所述第一卡扣(3311)相配合的第二切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有卡钩(12),所述卡钩(12)能将所述板体部(331)的另一侧相卡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点(22)与所述动簧片组件相铆接,所述静触点(25)与所述第二端子(24)相铆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组件的一端与第一端子(23)以铆接方式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片(36)与所述动簧片(21)组件的中部位置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设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基座(1)分隔成上区域和下区域,所述磁路系统(3)安装在所述上区域,所述负载系统(2)安装在所述下区域,所述隔板(11)开设有供所述推片(36)插入所述下区域的通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4),所述盖体(4)与所述基座(1)连接,以将负载系统(2)和磁路系统(3)罩设在所述盖体(4)和基座(1)所围合成的空间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有负载系统和磁路系统,负载系统包括动簧片组件及静簧片组件,动簧片组件包括若干叠加在一起的动簧片,动簧片具有拱桥结构,静簧片组件包括第一端子和具有静触点的第二端子,动簧片组件一端与第一端子连接,动簧片组的另一端设有动触点;磁路系统包括骨架、铁芯、轭铁、衔铁、线圈、推片及弹片,衔铁包括位于铁芯的一侧的竖段及与推片接触的横段,轭铁包括位于铁芯另一侧并与铁芯铆接的连接部及位于横段的上方并与横段接触的板体部,弹片包括固定于板体部的连接段和用于弹力抵压于衔铁以将衔铁的拐角处内侧压靠于轭铁端部的弯曲段,推片与动簧片组件接触。大大提高了继电器的负载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岳秀峰,陈飞勇,周南,黄运守,周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高登电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