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薄膜线路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5113发布日期:2023-04-22 01:1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柔性薄膜线路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薄膜开关,具体为柔性薄膜线路开关。


背景技术:

1、薄膜开关是集按键功能、指示元件、仪器面膜层为一体的一个操作系统,柔性薄膜开关是薄膜开关的典型形式,该薄膜开关的面膜层、隔离层、电路层全部由柔性薄膜组成;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1404371 u的专利公开的一种连接间距0.5mm的柔性线路板薄膜开关,从上到下依次为面板、面键层、固定层、线键层、柔性线路板、底胶;柔性线路板的一侧设置有手指补强结构,面键层上开有面键开孔;线键层上开有线键开孔;线键开孔上安装有金属弹片,面板上设置有凸包,凸包、面键开孔、金属弹片、线键开孔位于同一垂直位置;面板上设置有lcd视窗,lcd视窗下方的面键层、固定层、线键层、柔性线路板、底胶上均设置有lcd孔;

3、其只通过双面胶对金属弹片进行限位固定,时间较长后容易失效,金属弹片偏移影响使用,且凸包长时间使用后产生磨损,不方便更换,为此,我们提出柔性薄膜线路开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柔性薄膜线路开关,设有限位组件将弹簧片限位在通槽内,防止弹簧片偏移,且通过弧形槽防止限位板遮挡弹簧片,保证弹簧片正常工作,另外设有可拆卸的控制键,长时间使用控制键产生磨损后方便更换,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柔性薄膜线路开关,包括粘合层、整合单元和控制键单元;

3、粘合层:水平放置;

4、整合单元:包含线路层、隔离层、凹槽、弹簧片、键层、通槽、面膜层和限位组件,所述粘合层的上端与线路层的下端通过pet双面胶连接,且线路层的上端通过pet双面胶与隔离层的下端连接,所述隔离层上圆周阵列开设有四个凹槽,且弹簧片位于凹槽内,所述弹簧片的下端与线路层的上端接触,所述隔离层的上端通过pet双面胶与键层的下端连接,且键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面膜层,所述键层上开设有四个通槽,且通槽与弹簧片对应,所述限位组件安装在隔离层上,且限位组件位于凹槽的外侧;

5、控制键单元:安装在面膜层上。

6、通过粘合层支撑线路层,通过键层支撑面膜层,粘合层、线路层、隔离层、键层和面膜层均为柔性薄膜,各部件制作完毕后,先将线路层粘在粘合层上,再将隔离层粘在线路层上,将弹簧片放置在凹槽内并与线路层的线路接触,弹簧片作为触发电路的电接头,同时增强触感,通过限位组件将弹簧片限位在凹槽内,防止偏移,通过控制键单元将控制键安装在面膜层上,再将键层粘在隔离层上,完成柔性薄膜开关的组装,按下控制键,控制键向下形变接触并使弹簧片中心向下形变,从而连通线路层的电路,松开控制键,控制键形变回弹,弹簧片回弹复位断开电路。

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含卡座、固定轴、限位板和卡板,所述隔离层上安装有卡座的下端,且卡座位于凹槽的前后两端外侧,所述卡座的外端与固定轴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且固定轴与限位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内侧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卡板,且卡板与卡座卡接。

8、通过固定轴支撑限位板,限位板为橡胶材质,将弹簧片放置在凹槽内后,摆动限位板并将卡板卡接在卡座内,通过限位板将弹簧片限位在凹槽内,需要更换弹簧片时,反向摆动限位板使卡板脱离卡座,从而能取下弹簧片进行更换。

9、进一步的,所述整合单元还包含弧形槽,所述限位板的上端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与弹簧片对应。通过弧形槽既能保证限位板的限位效果,又能防止限位板遮挡弹簧片的上端,保证弹簧片正常工作。

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键单元包含键槽、控制键、橡胶圈、安装条和安装槽,所述面膜层上开设有与通槽对应的键槽,且控制键位于键槽内,所述控制键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圈的内侧,且橡胶圈位于键槽的下方,所述面膜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槽的上端,且安装槽位于键槽的左右两侧,所述橡胶圈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条的内端,且安装条与安装槽卡接。

11、通过橡胶圈支撑安装条,控制键和安装条均为橡胶材质,橡胶圈两侧的安装条其中一个比另一个长,先将控制键靠近键槽,将较长的安装条伸入键槽并插入一侧的安装槽内,再将橡胶圈塞入键槽内并将较短的安装条插入另一侧的安装槽内,从而将控制键安装在面膜层上,通过较长的安装条加强控制键的固定效果,需要更换时,向外拉动控制键,先将较短的安装条拽出键槽,从而方便将较长的安装条拽出键槽,再将新的控制键安装即可。

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键单元还包含橡胶块,所述控制键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且橡胶块与弹簧片对应。按下控制键,通过橡胶块方便接触并按下弹簧片的中心产生形变。

13、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圆边,所述键层的左端后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圆边。通过辅助圆边方便将键层与隔离层分离,从而方便更换弹簧片,更换完毕后,通过pet双面胶再将键层与隔离层粘合。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柔性薄膜线路开关,具有以下好处:

15、1、将较长的安装条伸入键槽并插入一侧的安装槽内,再将橡胶圈塞入键槽内并将较短的安装条插入另一侧的安装槽内,从而将控制键安装在面膜层上,通过较长的安装条加强控制键的固定效果,需要更换时,向外拉动控制键,先将较短的安装条拽出键槽,从而方便将较长的安装条拽出键槽,再安装新的控制键;

16、2、将弹簧片放置在凹槽内后,摆动限位板并将卡板卡接在卡座内,通过限位板将弹簧片限位在凹槽内,防止弹簧片偏移,需要更换弹簧片时,通过辅助圆边方便将键层与隔离层分离露出弹簧片,从而方便更换弹簧片;

17、3、设有限位组件将弹簧片限位在通槽内,防止弹簧片偏移,且通过弧形槽防止限位板遮挡弹簧片的上端,保证弹簧片正常工作,另外设有可拆卸的控制键,长时间使用控制键产生磨损后方便更换。



技术特征:

1.柔性薄膜线路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粘合层(1)、整合单元(2)和控制键单元(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薄膜线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含卡座(28)、固定轴(29)、限位板(210)和卡板(211),所述隔离层(22)上安装有卡座(28)的下端,且卡座(28)位于凹槽(23)的前后两端外侧,所述卡座(28)的外端与固定轴(29)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且固定轴(29)与限位板(210)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210)的内侧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卡板(211),且卡板(211)与卡座(28)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薄膜线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合单元(2)还包含弧形槽(212),所述限位板(210)的上端开设有弧形槽(212),且弧形槽(212)与弹簧片(24)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薄膜线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键单元(3)包含键槽(31)、控制键(32)、橡胶圈(33)、安装条(34)和安装槽(35),所述面膜层(27)上开设有与通槽(26)对应的键槽(31),且控制键(32)位于键槽(31)内,所述控制键(32)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圈(33)的内侧,且橡胶圈(33)位于键槽(31)的下方,所述面膜层(2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槽(35)的上端,且安装槽(35)位于键槽(31)的左右两侧,所述橡胶圈(33)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条(34)的内端,且安装条(34)与安装槽(35)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薄膜线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键单元(3)还包含橡胶块(36),所述控制键(32)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36),且橡胶块(36)与弹簧片(24)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薄膜线路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圆边(4),所述键层(25)的左端后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圆边(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柔性薄膜线路开关,涉及薄膜开关技术领域,包括粘合层、整合单元和控制键单元;粘合层水平放置;整合单元包含线路层、隔离层、凹槽、弹簧片、键层、通槽、面膜层和限位组件,所述隔离层上圆周阵列开设有四个凹槽,且弹簧片位于凹槽内,所述弹簧片的下端与线路层的上端接触,所述键层上开设有四个通槽,且通槽与弹簧片对应,所述限位组件安装在隔离层上,且限位组件位于凹槽的外侧;控制键单元安装在面膜层上。设有限位组件将弹簧片限位在通槽内,防止弹簧片偏移,且通过弧形槽防止限位板遮挡弹簧片的上端,保证弹簧片正常工作,另外设有可拆卸的控制键,长时间使用控制键产生磨损后方便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陆永健,俞林青,刘勇军,陆振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振群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