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观可变式防水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87554发布日期:2023-01-17 22:5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观可变式防水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按键,特别是涉及一种外观可变式防水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2.常规按键防水的做法是双色模或者以包胶的方式实现,成本相对较高,又或是直接将按键做成硅胶的形式,背面背3m胶,虽说降低了成本,但是这种方式有很多局限性,结构稳定性不是很可靠,时间长了容易老化和脱落。
3.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人们往往希望花最小的代价得到不同的体验,市面上的按键产品往往外观单一,时间长了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明明产品本身还很新,但往往人们新鲜感一过,就把它丢到一边,造成了资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观可变式防水按键结构来满足多样性的使用需求。
5.一种外观可变式防水按键结构,包括:
6.上结构单元,其包括塑胶上壳、位于所述塑胶上壳内的塑胶按键和硅胶按键;
7.扣位固定于所述上结构单元上的下结构单元;以及
8.包覆套装于所述上结构单元和下结构单元上的辅助单元;
9.其中,所述塑胶上壳的按键处导2*0.8mm的大c角。
10.上述防水按键结构,采用硅胶-塑胶-硅胶复杂的组合式结构设计,可达到四级防水要求,降低防水按键结构的成本,同时,最外层的塑胶外套可更换,赋予了按键本身外观的可变性,满足多样性的使用需求。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按键和硅胶按键均通过塑胶按键支架紧固在所述塑胶上壳中。
12.进一步地,所述上结构单元还包括贴覆于所述塑胶上壳上的硅胶遮光罩、固定套装于所述塑胶上壳内的硅胶o型防水圈。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结构单元包括塑胶底壳、位于所述塑胶底壳内的pcba板组件和usb防水圈。
14.进一步地,所述pcba板组件通过所述usb防水圈与塑胶底壳固定连接;所述pcba板组件包括咪头、喇叭和电池。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单元采用第一硅胶外套、第二硅胶外套或第三硅胶外套;其中,第一硅胶外套、第二硅胶外套和第三硅胶外套的类型不同。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按键与辅助单元的干涉量为0.35mm。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硅胶-塑胶-硅胶复杂的组合式结构设计,可达到四级防水要求,降低防水按键结构的成本,同时,最外层的塑胶外套可更换,赋予了按键本身外观的可变性,满足多样性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8.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外观可变式防水按键结构的爆炸图。
19.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硅胶外套的结构示图。
20.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硅胶外套的结构示图。
21.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硅胶外套的结构示图。
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3.1、上结构单元;2、下结构单元;3、辅助单元;4、塑胶上壳;5、硅胶o型防水圈;6、硅胶遮光罩;7、硅胶按键;8、塑胶按键;9、塑胶按键支架;10、pcba板组件;11、usb防水圈;12、塑胶底壳。
24.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26.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观可变式防水按键结构,其包括上结构单元1、扣位固定于所述上结构单元1上的下结构单元2、包覆套装于所述上结构单元1和下结构单元2上的辅助单元3。
27.上结构单元1包括塑胶上壳4、位于所述塑胶上壳4内的塑胶按键8和硅胶按键7、贴覆于所述塑胶上壳4上的硅胶遮光罩6、固定套装于所述塑胶上壳4内的硅胶o型防水圈5。所述塑胶按键8和硅胶按键7均通过塑胶按键支架9紧固在所述塑胶上壳4中。所述塑胶上壳4的按键处导2*0.8mm的大c角,所述塑胶按键8与辅助单元3的干涉量为0.35mm,所述硅胶按键7的厚度为0.65mm,为改善使用手感,本实施例的硅胶按键7,其结构上进行局部做薄来达到保证手感的目的。
28.所述下结构单元2包括塑胶底壳12、位于所述塑胶底壳12内的pcba板组件10和usb防水圈11。所述pcba板组件10通过所述usb防水圈11与塑胶底壳12固定连接,所述pcba板组件10包括咪头、喇叭和电池。
29.所述辅助单元3采用第一硅胶外套、第二硅胶外套或第三硅胶外套,其中,请结合参阅图2-4,第一硅胶外套、第二硅胶外套和第三硅胶外套的类型不同,基于辅助单元3包覆套装的安装,可进行更换,赋予了按键本身外观的可变性,满足多样性的使用需求。
30.本实施例防水按键,其组装过程如下:
31.s1装配得到上结构单元1。
32.s11塑胶按键8通过塑胶上壳4定位槽装入,再将硅胶按键7装好后通过打螺丝的方式,将塑胶按键支架9装好。
33.塑胶按键8与硅胶按键7通过塑胶按键支架9紧固在塑胶上壳4,中为实现四级防水,硅胶按键7与塑胶按键支架9的干涉量为0.3mm。
34.s12将硅胶遮光罩6贴在塑胶上壳4上,同时将o型防水圈5套进塑胶上壳4中。
35.s2装配得到下结构单元2。
36.将usb防水圈11装入pcba板组件10中,得到组合体a,通过塑胶底壳12定位柱加打螺丝的方式将组合体a装入塑胶底壳12中。为达到四级防水要求,塑胶底壳12与usb防水圈
11装配时干涉量为0.3mm。
37.s3采用扣位的方式对上结构单元1和下结构单元2进行组装,得到组合体a。
38.为达到四级防水要求,上结构单元1、下结构单元2与硅胶o型防水圈5的干涉量为0.25mm。
39.s4将辅助单元3通过塑胶底壳12充电接口槽孔定位装于组合体a上,得到防水按键。
40.本实施例,基于s1~s4完成整体的装配,从而得到符合防水标准且具有外观多样性特点的按键结构。
41.综上,本实施例的防水按键结构,相较于常规按键而言,具备如下优点:采用硅胶-塑胶-硅胶复杂的组合式结构设计,可达到四级防水要求,降低防水按键结构的成本,同时,最外层的塑胶外套可更换,赋予了按键本身外观的可变性,满足多样性的使用需求。
42.对于所涉及的各个部件的命名,以其在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作为命名的标准,而不受本实用新型所用到的具体的名词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选用其它的名词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名称。


技术特征:
1.一种外观可变式防水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结构单元(1),其包括塑胶上壳(4)、位于所述塑胶上壳(4)内的塑胶按键(8)和硅胶按键(7);扣位固定于所述上结构单元(1)上的下结构单元(2);以及包覆套装于所述上结构单元(1)和下结构单元(2)上的辅助单元(3);其中,所述塑胶上壳(4)的按键处导2*0.8mm的大c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观可变式防水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按键(8)和硅胶按键(7)均通过塑胶按键支架(9)紧固在所述塑胶上壳(4)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观可变式防水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结构单元(1)还包括贴覆于所述塑胶上壳(4)上的硅胶遮光罩(6)、固定套装于所述塑胶上壳(4)内的硅胶o型防水圈(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观可变式防水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结构单元(2)包括塑胶底壳(12)、位于所述塑胶底壳(12)内的pcba板组件(10)和usb防水圈(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观可变式防水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a板组件(10)通过所述usb防水圈(11)与塑胶底壳(12)固定连接;所述pcba板组件(10)包括咪头、喇叭和电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观可变式防水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单元(3)采用第一硅胶外套、第二硅胶外套或第三硅胶外套;其中,第一硅胶外套、第二硅胶外套和第三硅胶外套的类型不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观可变式防水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按键(8)与辅助单元(3)的干涉量为0.3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观可变式防水按键结构。上述防水按键结构包括上结构单元、扣位固定于所述上结构单元上的下结构单元、包覆套装于所述上结构单元和下结构单元上的辅助单元。所述上结构单元包括塑胶上壳和位于所述塑胶上壳内的塑胶按键和硅胶按键。其中,所述塑胶上壳的按键处导2*0.8mm的大C角。所述辅助单元采用第一硅胶外套、第二硅胶外套或第三硅胶外套,其中,第一硅胶外套、第二硅胶外套和第三硅胶外套的类型不同。本实用新型采用硅胶-塑胶-硅胶复杂的组合式结构设计,可达到四级防水要求,降低防水按键结构的成本,同时,最外层的塑胶外套可更换,赋予了按键本身外观的可变性,满足多样性的使用需求。满足多样性的使用需求。满足多样性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乐百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08
技术公布日:2023/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