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组件与单体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6128发布日期:2023-04-05 13:4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顶盖组件与单体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顶盖组件与单体电池。


背景技术:

1、随着技术的发展,动力电池作为能源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典型的动力电池包括用于封闭外壳开口的顶盖组件,顶盖组件包括极柱、顶盖片与连接于顶盖片的下塑胶,顶盖片与下塑胶上都设置有极柱第一安装孔,极柱穿设于极柱第一安装孔内,用于电芯与外部用电器件的电连接。为了实现极柱与顶盖片之间的密封,极柱与顶盖片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相关技术中,密封件经压缩后会产生较大的反弹力,导致下塑胶发生变形而造成极柱漏气或松脱,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顶盖组件,能够提高极柱和顶盖片之间的密封性,确保极柱不漏气或松动,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2、本申请还公开了应用上述顶盖组件的单体电池。

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顶盖组件,包括:

4、顶盖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5、极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

6、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极柱和所述顶盖片之间,所述密封件包括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设置的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抵接于所述顶盖片,所述第二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抵接于所述极柱,其中,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部分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连接为一体结构,部分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抵接。

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顶盖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顶盖组件封盖在电池壳体上,起到密封作用的同时,还需要极柱和电芯的极片进行连接,向外界输出电能,密封件填充于极柱和顶盖片之间,起到密封的作用,保证电解液不会泄露,并且密封件被压缩之后对顶盖片和极柱的弹性力较小,不会使极柱发生漏气松动,从而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

9、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极柱包括主体部与凸缘部,所述主体部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连接于所述顶盖片,所述凸缘部环绕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径向外侧,并与所述顶盖片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抵接于所述凸缘部。

10、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抵接于所述主体部,和/或,所述第二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抵接于所述主体部。

11、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片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凹槽,所述第一密封部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抵接于所述凹槽的侧壁,所述第一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抵接于所述凹槽的底壁。

12、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顶盖片一侧的下塑胶,所述下塑胶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极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环绕于所述凹槽的外侧,所述第二密封部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抵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

13、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段贯通至所述下塑胶朝向所述顶盖片的侧面,所述第二孔段贯通至所述下塑胶背向所述顶盖片的侧面,沿所述下塑胶至所述顶盖片的方向,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逐渐缩小,所述第二密封部的部分抵接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壁。

14、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圈与内圈,所述外圈位于所述内圈的径向外侧,所述外圈与所述第二密封部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外圈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抵接于所述凹槽的侧壁,所述内圈与所述第二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抵接。

15、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圈、中部与内圈,所述外圈位于所述内圈的径向外侧,所述中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均与所述第二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抵接。

16、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密封部,多个所述第一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依次设置,相邻所述第一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相互抵接。

17、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单体电池,包括:

18、电池壳体;

19、所述的顶盖组件,盖封于所述电池壳体;

20、电芯,位于所述电池壳体内。

21、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主体部与凸缘部,所述主体部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连接于所述顶盖片,所述凸缘部环绕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径向外侧,并与所述顶盖片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抵接于所述凸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抵接于所述主体部,和/或,所述第二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抵接于所述主体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凹槽,所述第一密封部的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抵接于所述凹槽的侧壁,所述第一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抵接于所述凹槽的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顶盖片一侧的下塑胶,所述下塑胶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极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环绕于所述凹槽的外侧,所述第二密封部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抵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与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贯通至所述下塑胶朝向所述顶盖片的侧面,所述第二孔段贯通至所述下塑胶背向所述顶盖片的侧面,沿所述下塑胶至所述顶盖片的方向,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逐渐缩小,所述第二密封部的部分抵接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壁。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圈与内圈,所述外圈位于所述内圈的径向外侧,所述外圈与所述第二密封部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外圈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抵接于所述凹槽的侧壁,所述内圈与所述第二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圈、中部与内圈,所述外圈位于所述内圈的径向外侧,所述中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均与所述第二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密封部,多个所述第一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依次设置,相邻所述第一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相互抵接。

10.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顶盖组件和单体电池,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极柱,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密封件,设置于极柱和顶盖片之间,密封件包括沿第一安装孔的轴向设置的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沿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抵接于顶盖片,第二密封部沿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抵接于极柱,其中,沿第一安装孔的径向,部分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连接为一体结构,部分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抵接。本申请能够提高实现极柱与顶盖片之间的密封性,确保极柱不会发生漏气或松动,保证单体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