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型触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89181发布日期:2023-05-17 14:40阅读:64来源:国知局
桥型触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尤其涉及桥型触头。


背景技术:

1、在日常用的电气系统中,各种大功率设备的配电系统和其它设备时连接时一般采用厚铜排,然后通桥型触头,来导通或分流,实现设备无缝连接,保障设备安全。随着设备功率不断的提高和低压电器的不断发展,对连接器的小型华智能化越来越高,其中的核心要求是通流能力强,阻抗小,体积小,可浮动空间大,接触稳定,结构简单成本低;

2、现有技术中的对接铜排长度方向尺寸都很大,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形,此时很多桥型触头或其它电连接器难以满足连接的需求,会因为铜排的变形增加阻抗和插拔力,从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桥型触头,当两端铜排错位插拔时,接触件在导引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异形弹片会同时发形变产生浮动,能有效保证接触件在浮动的同时与铜排接触,并可根据铜排通流大小,增加或减少接触组件,而且单片接触组件均自带导向,每个接触组件都是独立的存在,在浮动的基础上还可根据铜排形状活动,不会因为铜排变形而减少连桥型触头与铜排的接触,从而影响接触阻抗,并且该结构插拔力稳定,阻抗抵,不易降服,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且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较低。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桥型触头,包括插头以及插座,所述插座包括:

3、固定支架,呈环形,其中部形成有沿着第一方向z延伸的第一开口,所述固定支架上开设有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方向z与所述第二方向y至少近似垂直;

4、接触组件,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接触组件上设有沿着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以及

5、定位支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y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定位槽,以将所述接触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

6、其中,所述接触组件包括接触件和弹片,所述接触件的第一侧开设所述定位槽,所述接触件的第二侧安装所述弹片,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互背对设置;所述接触组件以所述定位支架作为旋转轴相对所述固定支架浮动设置。

7、优选的,所述接触组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接触组件相向设置,所述定位支架位于两组所述接触组件上的定位槽所围成的安装区域内。

8、优选的,所述安装区域的横截面大于所述定位支架的中间部位的横截面;所述安装区域的横截面以及所述定位支架的中间部位的横截面均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

9、优选的,每一组所述接触组件均由多个接触件依次排列组成,每相邻两个所述接触件之间均电性连接。

10、优选的,每一个所述接触件均以所述定位支架作为旋转轴相对所述固定支架浮动设置;

11、和/或,每一组所述接触组件中的每相邻两个接触件之间均相对活动设置。

12、优选的,每一个所述接触组件均包括所述接触件和所述弹片,所述接触件的第二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相连通的固定凹槽以及限位凹槽,所述弹片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凹槽以及所述限位凹槽内。

13、优选的,所述弹片的两端均包含非直线部分,所非直线部分包括a部分、b部分和c部分,所述b部分连接所述a部分与所述c部分,所述a部分与所述c部分在第三方向x上具有第一间隔;

14、和/或,所述第一方向z、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三方向x中的任意两个方向相互垂直;

15、和/或,所述弹片的两端对称设置;

16、和/或,所述弹片的两端均为s形或n形。

17、优选的,所述接触件的第二侧朝向所述接触件的第一侧凹陷设置。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异形弹片采用s或n型设计,异形弹片s型或n型的尾部为l型或c型或者直接用来与接触件固定凹槽固定组成组件,异形弹片s型或n型的尾部用来与固定凹槽、以及定位槽固定组成组件,或者将异形弹片采用c型设计,两端用来固定,直接与接触件的固定凹槽固定组成组件,定位槽设置在接触件的一侧,且呈v型槽设置,给异形弹片提供弹性空间;

20、2、当两端铜排错位插拔时,接触件在导引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异形弹片会同时发形变产生浮动,异形弹片浮动设置,不容易变形,能有效保证接触件在浮动的同时与铜排接触,并可根据铜排通流大小,增加或减少接触组件,而且单片接触组件均自带导向,每个接触组件都是独立的存在,在浮动的基础上还可根据铜排形状活动,不会因为铜排变形而减少连桥型触头与铜排的接触,从而影响接触阻抗,并且该结构插拔力稳定,阻抗抵,不易降服,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且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较低。



技术特征:

1.桥型触头,包括插头(1)以及插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型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组件(22)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接触组件(22)相向设置,所述定位支架(23)位于两组所述接触组件(22)上的定位槽(20)所围成的安装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型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域的横截面大于所述定位支架(23)的中间部位的横截面;所述安装区域的横截面以及所述定位支架(23)的中间部位的横截面均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型触头,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接触组件(22)均由多个接触件(222)依次排列组成,每相邻两个所述接触件(222)之间均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型触头,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接触件(222)均以所述定位支架(23)作为旋转轴相对所述固定支架(21)浮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型触头,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接触组件(22)均包括所述接触件(222)和所述弹片(221),所述接触件(222)的第二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相连通的固定凹槽(2221)以及限位凹槽(2222),所述弹片(22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凹槽(2221)以及所述限位凹槽(222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桥型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21)的两端均包含非直线部分,所非直线部分包括a部分、b部分和c部分,所述b部分连接所述a部分与所述c部分,所述a部分与所述c部分在第三方向(x)上具有第一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桥型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222)的第二侧朝向所述接触件(222)的第一侧凹陷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桥型触头,包括插头、以及插座,所述插座包括固定支架、接触组件、以及定位支架,所述接触件组件穿过固定支架被定位支架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本技术当两端铜排错位插拔时,接触件在导引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异形弹片会同时发形变产生浮动,能有效保证接触件在浮动的同时与铜排接触,并可根据铜排通流大小,增加或减少接触组件,而且单片接触组件均自带导向,每个接触组件都是独立的存在,在浮动的基础上还可根据铜排形状活动,不会因为铜排变形而减少连桥型触头与铜排的接触,从而影响接触阻抗,并且该结构插拔力稳定,阻抗抵,不易降服,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且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伟,李彤,施星怡,陈灿斌,万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