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电极及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3611发布日期:2023-04-19 09:3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内电极及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电极及电容器。


背景技术:

1、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hip capacitors,简称mlcc),是各类电子设备与器件中使用最多的元件之一,主要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和控制电路等方面,是最基本的电能存储元件,大量应用于航空航天、各类消费电子产品及通讯等诸多领域。根据近期形势来看,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具有高电容的小型多层陶瓷电容器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多层陶瓷电容器中的内电极层数也越来越薄。

2、内电极通常包括介质层和电极层,随着介质层和电极层厚度的减小,多层陶瓷电容器堆叠层数也在增加。同时,在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内电极中,边缘部分(即电极层与介质层的非重叠区域)也会增加。这一部分在其长度方向上形成,用以防止短路,并且内电极是以相反的方向交错堆叠。在此情况下,会形成两个区域,一区域电极相互重叠,形成电容区域,另一区域是不利于电容形成的边缘部分,即沿长度方向形成的余量部分,它与电极层形成高度差,在压合内电极时,易导致各介质层和各电极层开裂,使得多层陶瓷电容器可靠性下降,从而导致产品收成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内电极及电容器,以降低介质层和电极层开裂的风险,提高产品收成率。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内电极,包括介质层、电极层以及加高层。所述介质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加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沿所述介质层至所述电极层的方向,所述电极层的厚度为h1,所述加高层的厚度为h2,满足h2≤h1。

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高层连接于所述电极层。

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第一区域至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所述介质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电极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述加高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边缘和第六边缘。所述电极层的第三边缘连接于所述加高层的第六边缘,所述电极层的第四边缘与所述介质层的第二边缘相平齐,所述加高层的第五边缘与所述介质层的第一边缘相平齐。

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高层和所述电极层各自独立的印刷成型。

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介质层面向所述电极层的端面开设有若干防滑槽,所述电极层部分延伸于所述防滑槽内。

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高层具有背离所述介质层的第一表面,所述电极层具有背离所述介质层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平齐。

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高层包括多个子加高层,所述多个子加高层共同拼接为所述加高层。

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极层包括金属固体颗粒,所述电极层的固含量为w1,满足45%≤w1≤75%;所述加高层包括绝缘固体颗粒,所述加高层的固含量为w2,满足w2≤45%。

10、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容器,包括多个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内电极,所述多个内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内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与所述第二内电极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内电极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一电极层以及第一加高层,所述第二内电极包括第二介质层、第二电极层以及第二加高层,所述第一电极层面向所述第二介质层设置。沿所述第一内电极至所述第二内电极的方向,所述第二介质层背离所述第二加高层的端面具有第一区段,所述第一加高层在所述第二内电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加高层在所述第一内电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容器还包括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沿所述第一加高层至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方向,所述电容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外电极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外电极在所述第二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层。

12、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在介质层的第一区域设置加高层,也即加高层设置于电极层与介质层形成的台阶处,并且加高层的厚度h2小于或等于电极层的厚度h1,可减少电极层与介质层之间高度差,在压合内电极时,可有效减少介质层与电极层出现开裂的情况,从而提高产品的收成率。

14、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层、电极层以及加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高层连接于所述电极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电极,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区域至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所述介质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电极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述加高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边缘和第六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高层和所述电极层各自独立的印刷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面向所述电极层的端面开设有若干防滑槽,所述电极层部分延伸于所述防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高层具有背离所述介质层的第一表面,所述电极层具有背离所述介质层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高层包括多个子加高层,所述多个子加高层共同拼接为所述加高层。

8.一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电极,所述多个内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内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内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还包括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内电极及电容器,包括介质层、电极层以及加高层。所述介质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加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沿所述介质层至所述电极层的方向,所述电极层的厚度为H1,所述加高层的厚度为H2,满足H2≤H1。通过在介质层的第一区域设置加高层,也即加高层设置于电极层与介质层形成的台阶处,并且加高层的厚度H2小于或等于电极层的厚度H1,可减少电极层与介质层之间高度差,在压合内电极时,可有效减少介质层与电极层出现开裂的情况,从而提高产品的收成率。

技术研发人员:余庆文,韩晶,刘东来,张振吉,刘高峰,李东航,郑建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信维电子科技(益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