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抗压高频光电复合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4198发布日期:2023-04-20 00:3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温抗压高频光电复合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主要涉及光电复合缆的,具体为一种耐高温抗压高频光电复合缆。


背景技术:

1、随着通信事业蓬勃兴起,通信网络业务中电话业务呈平稳的增长趋势,而数据业务呈指数增长态势,语音、数据和图像等的多媒体均需传输,所以需要更大的网络容量和更宽的带宽。高频光电复合缆适用于宽带接入网系统中作传输线,是一种新型的接入方式,它集光纤、输电铜线于一体,可以解决宽带接入、设备用电、信号传输等诸多问题。

2、现有的高频光电复合缆一般都是将线束进行相互绝缘、屏蔽地封装在护套内,电缆整体结构比较软,强度不高,在一些应用场合遇到压力时,缆芯会因相互挤压而产生相互摩擦,并对缆芯自身造成影响,若是压力过大还会导致电缆内部变形甚至损坏,影响电缆的输送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主要提供了一种耐高温抗压高频光电复合缆,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高频光电复合缆抗压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耐高温抗压高频光电复合缆,依次包括有中心骨架、若干缆芯和防护叠层,所述中心骨架包括最内层的中心软杆和最外层的抗压外层,所述中心软杆和所述抗压外层之间设为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部设有多组分压结构,每组所述分压结构皆包括中心软杆外侧上设有的若干个安置槽,每个所述安置槽内部两侧分别设有滑动安装的移动滑块,两个所述移动滑块之间设有若干弹性小球,每个所述移动滑块上皆连接有连杆,两个相连的所述连杆之间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远离中心软杆一侧安装有橡胶球,所述橡胶球和抗压外层内壁接触;若干所述缆芯皆位于抗压外层外部,每个所述缆芯外设有散热铜套,若干所述缆芯外共同设有防水层和导热层。

4、优选的,所述安置槽围绕中心软杆中心呈圆周分布,且两两所述安置槽之间间距相等。

5、优选的,所述连杆和支撑台以及连杆和移动滑块之间的连接方式皆为转动连接。

6、优选的,两个位于不同所述安置槽内且相临近的两个移动滑块,所连接的连杆连接在同一个支撑台上。

7、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撑台朝向中心软杆一侧皆连接有两个定位杆,所述中心软杆上设有和定位杆对应的定位槽。

8、优选的,所述缆芯和散热铜套之间设有绝缘层。

9、优选的,所述缆芯位于防护叠层内部,所述防护叠层包括加强护套,所述加强护套外套设有绞合方向相反的内层铠装钢丝和外层铠装钢丝。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1)当缆芯受到压力来袭时,抗压外层对压力进行初步缓冲,然后压力传到橡胶球上,橡胶球进一步缓冲压力,在压力的影响下,支撑台朝向缆芯中心方向移动,使得连杆移动,连杆推动移动滑块在安置槽内部滑动,通过弹性小球缓解压力,将径向压力方向改变为垂直于径向,从而降低对缆芯的压力,并且垂直于径向会通过弹性小球进行缓解,而剩余的径向压力将通过中心软杆进行进一步的缓解,通过对压力的多重缓冲,从而实现缆线的高抗压性;

12、(2)用内层铠装钢丝和外层铠装钢丝的绞合方向相反,使该复合缆的扭矩平衡,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旋转打扭,并提高抗拉和承载性能;

13、(3)采中心骨架,增加电缆的结构强度,采用导热层和散热铜套相互配合,增加了缆芯的散热效率,避免高温造成光电复合缆的损坏,采用防水层,可以防止外界液体直接和缆芯进行接触,实现了防水效果,增加了实用性。

14、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15、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置槽截面示意图。



技术特征:

1.一种耐高温抗压高频光电复合缆,依次包括有中心骨架(2)、若干缆芯(1)和防护叠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骨架(2)包括最内层的中心软杆(21)和最外层的抗压外层(22),所述中心软杆(21)和所述抗压外层(22)之间设为安装腔(23),所述安装腔(23)内部设有多组分压结构(4),每组所述分压结构(4)皆包括中心软杆(21)外侧上设有的若干个安置槽(41),每个所述安置槽(41)内部两侧分别设有滑动安装的移动滑块(43),两个所述移动滑块(43)之间设有若干弹性小球(44),每个所述移动滑块(43)上皆连接有连杆(45),两个相连的所述连杆(45)之间连接有支撑台(46),所述支撑台(46)远离中心软杆(21)一侧安装有橡胶球(47),所述橡胶球(47)和抗压外层(22)内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压高频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槽(41)围绕中心软杆(21)中心呈圆周分布,且两两所述安置槽(41)之间间距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压高频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5)和支撑台(46)以及连杆(45)和移动滑块(43)之间的连接方式皆为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压高频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两个位于不同所述安置槽(41)内且相临近的两个移动滑块(43),所连接的连杆(45)连接在同一个支撑台(4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压高频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台(46)朝向中心软杆(21)一侧皆连接有两个定位杆(48),所述中心软杆(21)上设有和定位杆(48)对应的定位槽(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压高频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1)和散热铜套(11)之间设有绝缘层(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抗压高频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1)位于防护叠层(3)内部,所述防护叠层(3)包括加强护套(31),所述加强护套(31)外套设有绞合方向相反的内层铠装钢丝(32)和外层铠装钢丝(3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抗压高频光电复合缆,依次包括有中心骨架、若干缆芯和防护叠层,所述中心骨架包括最内层的中心软杆和最外层的抗压外层,所述中心软杆和所述抗压外层之间设为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部设有多组分压结构;若干所述缆芯皆位于抗压外层外部,每个所述缆芯外设有散热铜套,若干所述缆芯外共同设有防水层和导热层。本技术通过将外界压力的径向压力方向改变为垂直于径向,从而降低对缆芯的压力,并且分压结构对压力进行缓解,实现缆线的高抗压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松,朱峰林,何俊峰,丁运生,王学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凌宇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