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8974发布日期:2023-04-26 22:3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包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属于充电电池,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压力感测功能的软包电池。


背景技术:

1、目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通常采用可充电电池来提供动力,而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安全检测显得尤为重要,而其中的一种检测方式就是监测电池的膨胀力。目前通常是在电池的壳体(也称“外壳”或“防护壳”)外侧设置单点或多点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单点或多点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电池的膨胀情况。但由于电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况较为复杂,通过单点或多点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电池的膨胀情况往往会存在漏检或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现象。

2、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薄膜式压力感测片由于其轻薄且具有良好柔韧性的特点已运用于电池表面的压力检测,但由于薄膜式压力感测片与电池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将薄膜式压力感测片安装在电池内部时需要配合安装,而电池的安装空间较为紧凑,较小的空间会加大薄膜式压力感测片的安装难度;并且,由于电池内部电芯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电解液泄漏的可能造成薄膜式压力感测片被腐蚀,因此目前只能将薄膜式压力感测片帖附于电池壳体外表面。

3、并且,无论是将压力传感器还是将薄膜式压力感测片设置在电池壳体外侧,电芯的膨胀需要壳体来传递,而壳体很难完整的传递这种膨胀力的变化,这会进一步降低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包电池,通过使用具有压力感测功能的防护壳,不仅能实现薄膜式压力感测片的面检测功能,还能大大提升电芯膨胀力检测的准确度。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软包电池,主要包括电芯、正极耳、负极耳及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包覆整个电芯,正极耳与负极耳部分设置在防护壳内并与电芯连接,另一部分从防护壳内伸出;所述防护壳的内侧设有至少一处用于检测电芯表面膨胀力变化的压力感测区,所述压力感测区对应电芯的至少一个区域或表面设置。

4、可选的,所述防护壳包括第一防护层、电极层、感测材料层及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具有用以包覆整个电芯的第一主体部以及与第一主体部相连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防护层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与第二主体部相连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电极层包括相互连接的感测电极和信号传输电极;所述感测材料层对应感测电极设置形成所述压力感测区,所述压力感测区夹设在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之间;所述第二延伸部与第一延伸部重叠设置,所述信号传输电极夹设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

5、可选的,所述感测电极设置在第一主体部上,所述信号传输电极设置在第一延伸部上。

6、可选的,所述感测电极设置在第二主体部上,所述信号传输电极设置在第二延伸部上。

7、可选的,所述防护壳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防护层或第二防护层上并位于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之间的基层;所述基层包括第三主体部,所述感测电极设置在第三主体部。

8、可选的,所述基层还包括与第三主体部相连并与第一延伸部重叠设置的第三延伸部,所述信号传输电极设置在第三延伸部上。

9、可选的,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正极耳和负极耳同侧设置并位于正极耳和负极耳之间。

10、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均采用柔性防腐材料制作。

11、可选的,所述柔性防腐材料为铝塑膜。

12、可选的,所述第二防护层的外轮廓大于感测材料层的外轮廓,以完整包覆感测材料层。

13、可选的,所述基层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中的任意一种制作。

14、可选的,所述压力感测区至少覆盖电芯一个表面的五分之一区域。

15、可选的,所述压力感测区恰好覆盖于电芯的整个正面和/或背面。

16、可选的,软包电池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防护层或第二防护层上的温度感测部;所述温度感测部用于检测所述电芯的温度。

17、可选的,所述温度感测部包括帖附在第一防护层或第二防护层上的温敏感测片;或者,所述温度感测部包括形成于第一防护层或第二防护层上的温敏感测电极。

18、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包电池,通过在电池防护壳内集成压力感测功能,不仅能实现薄膜式压力感测片的面检测功能,还能避免壳体对检测准确性的影响以及电芯变形导致的检测位置变化影响,大大提升电芯膨胀力检测的准确度,真实反应电芯表面压力分布情况,并有助于析锂现象分析。

20、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软包电池上设置温度感测部(例如,温敏感测电极或温敏感测电极),通过温度感测部检测电芯表面的实时温度变化,与膨胀力监测共同作为安全检测的依据。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包电池,包括电芯、正极耳、负极耳及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包覆整个电芯,正极耳与负极耳部分设置在防护壳内并与电芯连接,另一部分从防护壳内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的内侧设有至少一处用于检测电芯表面膨胀力变化的压力感测区,所述压力感测区对应电芯的至少一个区域或表面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包括第一防护层、电极层、感测材料层及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具有用以包覆整个电芯的第一主体部以及与第一主体部相连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防护层包括第二主体部以及与第二主体部相连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电极层包括相互连接的感测电极和信号传输电极;所述感测材料层对应感测电极设置形成所述压力感测区,所述压力感测区夹设在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之间;所述第二延伸部与第一延伸部重叠设置,所述信号传输电极夹设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电极设置在第一主体部上,所述信号传输电极设置在第一延伸部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电极设置在第二主体部上,所述信号传输电极设置在第二延伸部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防护层或第二防护层上并位于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之间的基层;所述基层包括第三主体部,所述感测电极设置在第三主体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还包括与第三主体部相连并与第一延伸部重叠设置的第三延伸部,所述信号传输电极设置在第三延伸部上。

7.如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正极耳和负极耳同侧设置并位于正极耳和负极耳之间。

8.如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均采用柔性防腐材料制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腐材料为铝塑膜。

10.如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层的外轮廓大于感测材料层的外轮廓,以完整包覆感测材料层。

11.如权利要求5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中的任意一种制作。

12.如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测区至少覆盖电芯一个表面的五分之一区域。

13.如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测区恰好覆盖于电芯的整个正面和/或背面。

14.如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防护层或第二防护层上的温度感测部;所述温度感测部用于检测所述电芯的温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测部包括帖附在第一防护层或第二防护层上的温敏感测片;或者,所述温度感测部包括形成于第一防护层或第二防护层上的温敏感测电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软包电池,主要包括电芯、正极耳、负极耳及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包覆整个电芯,正极耳与负极耳部分设置在防护壳内并与电芯连接,另一部分从防护壳内伸出;所述防护壳的内侧设有至少一处用于检测电芯表面膨胀力变化的压力感测区,所述压力感测区对应电芯的至少一个区域或表面设置。本技术提供的软包电池,通过使用具有压力感测功能的防护壳,不仅能实现薄膜式压力感测片的面检测功能,还能大大提升电芯膨胀力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叶宏,杨坤,汪晓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钛深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7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