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线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8299发布日期:2023-05-17 18:52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冷线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缆,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冷线缆。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大量进入家庭和商业领域,使用者对电池容量、续驶里程、充电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功率充电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大功率充电桩的电压高、电流大,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且功率越大,线缆越容易发热,发热后的线缆存在引发火灾的风险。

2、目前液冷线缆的导体都是采用柔性导体,但是在将柔性导体安装到车体以及固定位置时,液冷线缆中液冷通道容易因弯折而堵塞,影响冷却液的流通。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避免液冷通道因弯折而堵塞,致使冷却液不能及时带走正极导体以及负极导体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的液冷线缆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冷线缆的新技术方案。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冷线缆,设置在绝缘护套层内,包括,

3、第一刚性导体层,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沿线缆轴向方向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中设置至少一根信号线;

4、第二刚性导体层,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包覆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5、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中至少所述第二空腔中流通冷却液。

6、可选地,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几何轴线与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几何轴线重合设置。

7、可选地,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横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横截面面积相差不超过20%。

8、可选地,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内侧截面轮廓与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外侧截面轮廓相同;和/或

9、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内侧截面轮廓与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外侧截面轮廓相同。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内侧截面轮廓与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外侧截面轮廓不同;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内侧截面轮廓与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外侧截面轮廓不同。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内侧截面轮廓与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外侧截面轮廓两者中的一者为曲线形,另一者为折线形;和/或

12、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内侧截面轮廓与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外侧截面轮廓两者中的一者为曲线形,另一者为折线形。

13、可选地,所述第二空腔中设置多根液冷管,所述液冷管沿所述第二空腔周向方向均匀排布,所述液冷管中流通冷却液。

14、可选地,所述第二空腔中设置至少一个绝缘支撑架,所述绝缘支撑架沿线缆径向方向分离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

15、可选地,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内壁、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外壁、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内壁以及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外壁中的至少一者具有沿所述线缆轴向方向延伸的波纹区段。

16、可选地,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绝缘管,所述绝缘管中设置所述信号线。

17、根据本公开的一种液冷线缆,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8、1、将第一刚性导体层以及第二刚性导体层分别作为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使用,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采用环形结构套设,其电场分布在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之间,强电场并不会对第一空腔内的信号线产生影响,起到了电磁屏蔽的作用,省去屏蔽层的使用,降低液冷线缆的生产成本。

19、2、刚性导体不易发生变形,在将第一刚性导体层和第二刚性导体层的两端与连接器或者端子固定后,第一刚性导体层和第二刚性导体层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可在第一空腔以及第二空腔中直接流通冷却液,冷却液可以直接接触第一刚性导体层以及第二刚性导体层,提高冷却液的冷却速度,同时提高液冷线缆的载流能力。

20、3、通过将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几何轴线与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几何轴线重合设置,可使得液冷线缆结构规整,容易加工。

21、4、通过将第一刚性导体层的横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横截面面积相等,可保证第一刚性导体层和第二刚性导体层作为正极导体以及负极导体时,能够导通的最大电流相等,避免其中一者导通最大电流小于另一者导通的最大电流,避免发生因其中一者导通电流时产生大量的热量,避免因线缆过热引起火灾。

22、5、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内侧轮廓线与外侧轮廓线相同,以及,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内侧轮廓线与外侧轮廓线相同,可使得第一刚性导体层以及第二刚性导体层结构规整,便于加工,也可更根据液冷线缆两端连接的连接器或者端子形状以及位置,任意选择第一刚性导电层以及第二刚性导电层的形状。

23、6、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内侧轮廓线与外侧轮廓线不同,以及,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内侧轮廓线与外侧轮廓线不同,可更根据液冷线缆两端连接的连接器或者端子形状以及位置,任意选择第一刚性导电层以及第二刚性导电层的形状。

24、7、通过在第二空腔中设置液冷管以及绝缘支撑架,可进一步分离第一刚性导体层以及第二刚性导体层,避免因液冷线缆过长,或者,因第一刚性导体层以及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刚性不足,导致第一刚性导体层以及第二刚性导体层相互接触。

25、8、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及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具有沿所述线缆轴向方向延伸的波纹区段,可增加第一刚性导体层以及第二刚性导体层的表面积,增加第一刚性导体层以及第二刚性导体层的散热面积,提交冷却液的降温速度,提高液冷线缆的载流能力。

26、9、通过第一空腔中设置绝缘管,绝缘管中设置信号线,可防止信号线与第一刚性导体层发生电连接,影响液冷线缆中信号线的正常使用,避免损坏信号线连接的控制系统等设备。

2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冷线缆,设置在绝缘护套层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几何轴线与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几何轴线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横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横截面面积相差不超过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内侧截面轮廓与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外侧截面轮廓相同;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内侧截面轮廓与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外侧截面轮廓不同;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内侧截面轮廓与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外侧截面轮廓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内侧截面轮廓与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外侧截面轮廓两者中的一者为曲线形,另一者为折线形;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中设置多根液冷管,所述液冷管沿所述第二空腔周向方向均匀排布,所述液冷管中流通冷却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中设置至少一个绝缘支撑架,所述绝缘支撑架沿线缆径向方向分离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内壁、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外壁、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内壁以及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的外壁中的至少一者具有沿所述线缆轴向方向延伸的波纹区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绝缘管,所述绝缘管中设置所述信号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冷线缆,设置在绝缘护套层内,包括,第一刚性导体层,第一刚性导体层沿线缆轴向方向形成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中设置至少一根信号线;第二刚性导体层,第二刚性导体层包覆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一刚性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刚性导体层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中至少所述第二空腔中流通冷却液。根据本公开的一种液冷线缆,将第一刚性导体层以及第二刚性导体层分别作为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使用,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采用环形结构套设,其电场分布在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之间,强电场并不会对第一空腔内的信号线产生影响,起到了电磁屏蔽的作用,省去屏蔽层的使用,降低液冷线缆的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