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座结构及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3474发布日期:2023-04-21 22:0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座结构及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接触器,具体涉及一种底座结构及接触器。


背景技术:

1、接触器是一种用于远距离、频繁地接通和分断交、直流主电路和大容量控制电路的电器,其主要的控制对象为电动机,也可用作控制电热设备、电照明、电焊机和电容器组等电力负载。通常情况下,现有的三层交直流宽电压接触器,其底座部分由底座、线圈、铁芯、导线、线路板、接线片、固定件等零部件组成。线路板一侧直接通过导线与线圈连接,线路板另一侧直接通过导线与接线片连接。直接采用导线进行焊接连接,需要在装配过程中依次进行导线的连接,进行导线连接时空间较小,影响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直接通过导线连接存在装配效率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底座结构及具有该底座结构的接触器。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座结构,包括:底座壳体,所述底座壳体内设有线路板、线圈和接线片;

3、所述线路板与所述线圈之间通过第一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上连接有第一电插接件,所述第一电插接件具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插接座和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一导线通过所述第一插接座和所述第一插接头的连接进行导通;

4、所述线路板与所述接线片之间通过第二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上连接有第二电插接件,所述第二电插接件具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插接座和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二导线通过所述第二插接座和所述第二插接头的连接进行导通。

5、可选的,所述线路板上固设有所述第一电插接件的所述第一插接座,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线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插接件的所述第一插接头连接。

6、可选的,所述线路板上固设有所述第二电插接件的所述第二插接座,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线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插接件的所述第二插接头连接。

7、可选的,所述底座壳体上设有用于嵌入所述接线片的卡槽。

8、可选的,所述接线片的下表面上具有凸起,所述卡槽的下方具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具有用于嵌入所述凸起的凹槽。

9、可选的,所述接线片上具有用于连接紧固件的连接孔,所述卡槽的底部具有用于避让穿过所述连接孔的紧固件的避让槽。

10、可选的,所述底座壳体设置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线圈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线路板和接线片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基座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底座结构。

12、可选的,所述基座上设有压紧所述接线片的压紧台。

13、可选的,所述线路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壳体内,所述基座上设有限位所述线路板的限位槽。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结构,线路板与线圈连接的导线上以及线路板与接线片连接的导线上,分别通过电插接件进行可拆卸的电连接,在装配过程中,将线路板安装好后,将线圈和接线片安装,然后将两个电插接件分别进行插接连接,用插接的方式替代原先的导线焊接连接,可靠性好,安装时直接插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可靠性更高,装配过程更加合理,方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路板上固设有第一插接座,第一导线的一端与线圈连接,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第一插接头连接,直接将第一插接座设于线路板上,线路板和第一插接座之间不再设置导线,安装线圈后,直接将第一插接头和第一插接座连接,连接简洁,不会有较多导线,节省空间,由于将导线与线路板进行焊接时对焊接工艺的要求较高,焊接处有脱落风险,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插接座直接提前焊接于线路板上,不再将导线与线路板在装配过程中直接焊接,避免了脱落风险。

17、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路板上固设有第二插接座,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接线片连接,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第二插接头连接,直接将第二插接座设于线路板上,线路板和第二插接座之间不再设置导线,固定接线片后,直接将第二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座连接,连接简洁,不会有较多导线,节省空间,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插接座直接提前焊接于线路板上,不再将导线与线路板在装配过程中直接焊接,避免了脱落风险。

18、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壳体上设有用于嵌入所述接线片的卡槽,无需再采用另外的固定件对接线片进行限位,结构简单,降低成本。

19、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片下表面具有凸起,卡槽下方具有支撑块,凸起与支撑块上的凹槽进行配合,对接线片进一步限位,使得接线片更加稳定。

2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片上具有连接紧固件的连接孔,卡槽底部具有用于避让紧固件的避让槽,连接孔的设置用于与外部电缆连接时通过螺栓和防松垫圈对其进行固定,避让槽的设置用于避让与外部电缆连接时的螺栓位置,结构设置简单。

2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壳体设置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线圈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线路板和接线片设于第二安装腔,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分别用于放置线圈和接线片,排布紧凑,空间合理。

2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触器,基座上的压紧台对接线片进行压紧,基座上的限位槽对线路板进行限位,不需要额外的固定件,节省模具,降低设计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壳体(1),所述底座壳体(1)内设有线路板(2)、线圈(3)和接线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2)上固设有所述第一电插接件(6)的所述第一插接座(7),所述第一导线(5)的一端与所述线圈(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线(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插接件(6)的所述第一插接头(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2)上固设有所述第二电插接件(10)的所述第二插接座(11),所述第二导线(9)的一端与所述接线片(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线(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插接件(10)的所述第二插接头(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壳体(1)上设有用于嵌入所述接线片(4)的卡槽(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片(4)的下表面上具有凸起(14),所述卡槽(13)的下方具有支撑块(15),所述支撑块(15)上具有用于嵌入所述凸起(14)的凹槽(1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片(4)上具有用于连接紧固件的连接孔(17),所述卡槽(13)的底部具有用于避让穿过所述连接孔(17)的紧固件的避让槽(18)。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壳体(1)设置有第一安装腔(19)和第二安装腔(20),所述线圈(3)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9),所述线路板(2)和接线片(4)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20)。

8.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1)及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座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上设有压紧所述接线片(4)的压紧台(22)。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2)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壳体(1)内,所述基座(21)上设有限位所述线路板(2)的限位槽(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底座结构及接触器,属于接触器技术领域,其中底座结构包括底座壳体,底座壳体内设有线路板、线圈和接线片;线路板与线圈之间通过第一导线电连接,第一导线上连接有第一电插接件,第一电插接件具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插接座和第一插接头,第一导线通过第一插接座和第一插接头的连接进行导通;线路板与接线片之间通过第二导线电连接,第二导线上连接有第二电插接件,第二电插接件具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插接座和第二插接头,第二导线通过第二插接座和第二插接头的连接进行导通。本技术提供的底座结构,用插接的方式替代原先的导线焊接连接,可靠性好,安装时直接插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方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计新华,胡国伟,肖海强,李辉,张杰,王振坤,范奇文,张红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