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装置、电池包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6822发布日期:2023-06-17 23:4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电化学装置、电池包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电池包和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电池续航里程以及安全性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现有技术中,采用石墨材料作为负极,石墨材料克容量较低,限制了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因此引入高克容量的si负极(si/sic/sio),能大幅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但引入si元素后,电芯的充放电循环膨胀性能变恶劣,电芯膨胀或者电芯极片变形严重,导致电芯厚度变厚,电池容量衰减迅速,循环寿命缩短。

2、同时在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电芯内部产热导致温度升高,而电芯体积较大,导热散热性能不均匀,可能导致电芯局部温升过高,影响使用安全性。而且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当汽车发生碰撞、挤压等工况时,由于外力作用可能导致电池包变形而引起热失控、爆炸等安全事故。

3、因此,如何能够有效抑制电芯膨胀变形速度、延缓电芯容量衰减,改善电芯内部导热散热性能,并提升电芯使用安全性,同时又不会大幅增加电芯的制造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电池包和车辆,以解决电化学装置膨胀变形、容量衰减以及电化学装置内部导热散热性能差等问题。

2、为了解决或者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壳体、电极组件和连接杆;

3、其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有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堆叠而成;

4、所述壳体构成容置空间,所述电极组件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5、所述正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和所述隔膜的相对位置设置有开孔,以在所述电极组件上形成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通孔并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

6、所述正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和所述隔膜的开孔的孔径不同。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极片的开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负极极片的开孔的孔径,所述负极极片的开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隔膜的开孔的孔径。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最大侧面,所述壳体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二最大侧面;

9、两个所述第一最大侧面分别接触两个所述所述第二最大侧面,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最大侧面。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最大侧面的面积成正比,所述电极组件上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连接杆的数量对应。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一最大侧面进行划分,以形成多个划分区域,每一个所述划分区域的中心处设置有所述通孔。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与所述壳体的结构强度成反比,所述电极组件上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连接杆的数量对应。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外侧设置有绝缘层。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喷涂有不导电绝缘涂层,以形成所述绝缘层。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电化学装置。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电化学装置、电池包和车辆可以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8、(一)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部设置连接杆连接于壳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有效地提升了壳体的机械强度,能够抑制电芯膨胀变形,延缓电芯性能的衰减速度,并且在车辆发生事故时,能够有效地防止外力对电芯的挤压,保证人员及车辆的安全。

19、(二)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会穿过电极组件,进而将电芯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连接杆传递至壳体上,改善了电芯内部的散热性能。

20、(三)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组件的通孔中,正极极片的开孔的孔径大于负极极片的开孔的孔径,负极极片的开孔的孔径大于隔膜的开孔的孔径,以防止通孔处的正负极极片发生短路。

21、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极组件和连接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的开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负极极片的开孔的孔径,所述负极极片的开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隔膜的开孔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最大侧面,所述壳体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二最大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最大侧面的面积成正比,所述电极组件上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连接杆的数量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最大侧面进行划分,以形成多个划分区域,每一个所述划分区域的中心处设置有所述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与所述壳体的结构强度成反比,所述电极组件上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连接杆的数量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外侧设置有绝缘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喷涂有不导电绝缘涂层,以形成所述绝缘层。

9.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装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电池包和车辆,其中该电化学装置包括:壳体、电极组件和连接杆;其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有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堆叠而成;所述壳体构成容置空间,所述电极组件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正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和所述隔膜的相对位置设置有开孔,以在所述电极组件上形成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通孔并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正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和所述隔膜的开孔的孔径不同。本技术解决了电化学装置膨胀变形、容量衰减以及电化学装置内部导热散热性能差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罗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