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70787发布日期:2023-04-18 21:17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导热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电池组。


背景技术:

1、cn201920353786.3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导热的电池包,包括用于容置多个圆柱形的电池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外侧的散热单元,还包括基于硅胶和相变材料的复合结构;所述的复合结构包括绝缘导热硅胶体、第一导热体、第二导热体,所述的第一导热体和第二导热体通过绝缘导热硅胶体进行绝缘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热体和第二导热体内均填充有相变导热材料;所述的第一导热体与电池接触;所述的第二导热体和散热单元接触;所述的绝缘导热硅胶体的一部分位于壳体内且另外一部分位于壳体外;所述的绝缘导热硅胶体和壳体密封连接。

2、该方案采用第一导热体和电池接触,在说明书里面进一步描述了其为热管结构,具有微通道。该方案如果要完全包裹一个或多个电池,需要多个导热体才能实现。

3、所以,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出一种区别于以上导热结构但是同样基于热管原理的电池导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该容纳结构的结构简单、可构成单独的容纳空间。

2、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池组。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包括内管、外管,所述内管相对内管的一面和/或所述外管相对内管的一面具有沿内管轴向和/或径向方向延伸的沟槽;所述内管的端部、外观的端部设有封端,所述封端、内管、外管构成密封的腔体,所述腔体内部分空间填充有可相变工作介质;所述内管、外管均为热的良导体。

4、在上述的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中,所述沟槽的宽度为0.01-1mm。

5、在上述的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中,所述沟槽的宽度为0.1-0.8mm。

6、在上述的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中,所述沟槽的宽度为0.1-0.3mm。

7、在上述的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中,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有夹层;所述夹层为热的良导体。

8、在上述的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中,所述夹层的两面均为光滑面,或,所述夹层的两面中至少有一面具有沿内管轴向和/或径向延伸的沟槽。

9、在上述的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中,所述内管和外管为圆柱形或多棱柱形。

10、在上述的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中,所述封端为通过焊接形成的封端。

11、在上述的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中,所述内管和外管的管壁为0.1-3mm。

12、在上述的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中,所述沟槽沿沟槽的长度方向的剖面为矩形、半圆形或v字形。

13、同样,本实用新型专利还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上任一所述的容纳结构,所述容纳结构内设有一个或多个电池。

14、在上述的电池组中,所述电池为锂离子电池或钠离子电池。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的容纳结构具有微热管特性,外壳纵向、横向、垂直方向和平面方向等都能达到微热管热管效率,并具有反重力热管效果,导热系数最高可达到100000w/m.k,真正实现超高速传热,从而使电芯或电池的热量迅速扩散和传递。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外管,所述内管相对内管的一面和/或所述外管相对内管的一面具有沿内管轴向或径向方向延伸的沟槽;所述内管的端部、外观的端部设有封端,所述封端、内管、外管构成密封的腔体,所述腔体内部分空间填充有可相变工作介质;所述内管、外管均为热的良导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宽度为0.01-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有夹层;所述夹层为热的良导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的两面均为光滑面,或,所述夹层的两面中至少有一面具有沿内管轴向和/或径向延伸的沟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外管为圆柱形或多棱柱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端为通过焊接形成的封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外管的管壁为0.1-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沿沟槽的长度方向的剖面为矩形、半圆形或v字形。

9.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容纳结构,所述容纳结构内设有一个或多个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锂离子电池或钠离子电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导热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管的容纳结构,包括内管、外管,所述内管相对内管的一面和/或所述外管相对内管的一面具有沿内管轴向和/或径向方向延伸的沟槽;所述内管的端部、外观的端部设有封端,所述封端、内管、外管构成密封的腔体,所述腔体内部分空间填充有可相变工作介质;所述内管、外管均为热的良导体。该容纳结构的结构简单、可构成单独的容纳空间。同时,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池组。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沁凌汽车技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