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接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3133发布日期:2023-09-27 11:2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接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石墨质材料生产,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接电装置。


背景技术:

1、石墨化是指碳石墨材料生产中,将不定形碳材料在高温(2500℃以上)下转变成石墨质材料的一个主要生产过程或生产工序。碳石墨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冶炼、机械、化工、电子、航空、交通、锂电池贮能、医疗等等各行业,是一种具有优良导电、耐高温、耐摩擦及自润滑等性能的贮能材料,也是现代工业、民用、国防不可缺少且不可替代的材料。碳石墨材料的高温石墨化生产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序。

2、目前石墨质材料石墨化系统,通常包含若干台石墨化炉及若干套送电系统,每套送电系统通常配置8-10台石墨化炉,每台石墨化炉都经历装炉、送电、冷却、出炉、再装炉不断循环过程,送电系统给一台石墨化炉送完电后,与这台石墨化炉的炉头连接分离,接着与下一台装好的石墨化炉连接再进行送电升温。

3、因此,现有的送电系统需要经常与石墨化炉的炉头连接和分离,这就对接电装置的稳定性要求很高,现有的接电装置主要采用插接式的接电方式,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接口松动的现象,导致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接电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石墨化系统的接电装置稳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接电装置,包括压紧机构及两个导电块;

3、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机架、上支臂、下支臂、上压块、下压块、上平衡杆、下平衡杆以及驱动组件,所述上支臂及所述下支臂的中部均铰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上压块及所述下压块分别铰接于所述上支臂的一端及所述下支臂的一端,所述上平衡杆的一端及所述下平衡杆的一端均铰接于所述机架,所述上平衡杆的另一端及所述下平衡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上压块及所述下压块铰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上支臂及所述下支臂均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上支臂及所述下支臂同步反向转动;

4、两个所述导电块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压块及所述下压块上,两个所述导电块分别用于与电源的两端电连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臂的另一端及所述下支臂的另一端铰接。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驱动件为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缸体与所述下支臂的另一端铰接,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上支臂的另一端铰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导向块、滑块、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导向块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块上开设有水平延伸的导向槽,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均与所述滑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上支臂的另一端及所述下支臂的另一端铰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块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块经由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支臂的中部转动设置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固定于所述机架。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支臂的中部转动设置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固定于所述机架。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支臂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三销轴,所述第三销轴与所述上压块固定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支臂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四销轴,所述第四销轴与所述下压块固定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初始状态时,压紧机构处于松弛状态,当石墨化炉的炉头到达两个导电块之间后,通过驱动组件带动上支臂及下支臂同步反向转动,从而使上支臂的右端与下支臂的右端远离,因此,上支臂的左端与下支臂的左端会相互靠近,带动上压块和下压块相互靠近,而由于上平衡杆和下平衡杆的存在,基于四连杆原理,上压块和下压块始终能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使两个导电块贴合于所述石墨化炉的炉头的上下两端面,实现对石墨化炉的接电。相对于现有的插接式接电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组件提供驱动力压紧两个导电块,同时,基于四连杆原理,上压块和下压块始终能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使两个导电块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有利于保证导电块与炉头的接触面积,提高接电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机构及两个导电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臂的另一端及所述下支臂的另一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件为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缸体与所述下支臂的另一端铰接,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上支臂的另一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导向块、滑块、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导向块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块上开设有水平延伸的导向槽,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均与所述滑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上支臂的另一端及所述下支臂的另一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块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经由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臂的中部转动设置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固定于所述机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臂的中部转动设置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固定于所述机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臂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三销轴,所述第三销轴与所述上压块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臂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四销轴,所述第四销轴与所述下压块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接电装置,包括压紧机构及两个导电块;压紧机构包括机架、上支臂、下支臂、上压块、下压块、上平衡杆、下平衡杆以及驱动组件,上支臂及下支臂的中部均铰接于机架上,上压块及下压块分别铰接于上支臂的一端及下支臂的一端,上平衡杆的一端及下平衡杆的一端均铰接于机架,上平衡杆的另一端及下平衡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上压块及下压块铰接。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组件提供驱动力压紧两个导电块,同时,基于四连杆原理,上压块和下压块始终能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使两个导电块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有利于保证导电块与炉头的接触面积,提高接电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云,刘晓明,尹章宏,张富国,王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顺合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