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板及圆柱电池CTC成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9827发布日期:2023-05-10 13:00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冷板及圆柱电池CTC成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水冷板及圆柱电池ctc成组结构。


背景技术:

1、ctc电池结构是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指的是将动力电池、汽车底盘及下车身进行一体化的综合设计,有利于提高车体空间的利用率,从而提升车体的轻量化,有助于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在进行ctc电池成组中,需要设置水冷板,以对电池进行散热。

2、目前电池成组结构中,多采用圆柱电池。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596015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波浪型电动汽车电池水冷板,包括水冷板、电池、连接板节、波浪节、端板节、布水腔、连接头、封堵头;所述水冷板由铝合金型材挤压折弯而成的波浪形一体式竖向板,所述铝合金型材内设置有多个矩形的冷却水孔和内筋,所述水冷板上设置有多组波浪节,相邻两组波浪节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节,所述水冷板的两端设有端板节,所述端板节的端部设有布水腔、连接头、封堵头;所述波浪节中的波峰段、波谷段与电池相互吻合连接。

3、如上述技术方案中,其采用了波浪型水冷板对电池进行散热,由于水冷板仅具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会导致冷却水流道过长,影响散热能力。即,冷却水需要从水冷板进水口一直流至出水口输出,在冷却水的流动过程中,会不断吸热,冷却水流至水冷板的中后段时,吸热能力会显著下降,导致水冷板进水口处的电池散热快、温度低,而水冷板出水口处的电池散热慢、温度高,使得圆柱电池ctc成组结构的整体均温性较差,会影响到电池的功率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散热效率高、能够保证电池模组均温性的水冷板及圆柱电池ctc成组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冷板,包括水冷板本体,水冷板本体沿圆柱电池的排布方向呈周期性波浪形弯折设置,用以使水冷板本体贴合其两侧的圆柱电池外壁;

4、单个圆柱电池外侧对应波长的水冷板本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却流道,至少一个冷却流道具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

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水冷板本体的同一侧。

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每段冷却流道至少往复弯折三次。

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冷却流道的直径为2~4mm。

8、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柱电池ctc成组结构,其包括上述的水冷板。

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底板,底板内设置有进水通道、出水通道、第一汇流通道和第二汇流通道,其中,

10、进水口与进水通道相贯通,进水通道与第一汇流通道相贯通;

11、出水口与出水通道相贯通,出水通道与第二汇流通道相贯通。

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水冷板本体和底板之间设置有进水管,以将进水口与进水通道相贯通;

13、水冷板本体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出水管,以将出水口与出水通道相贯通。

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水冷板本体的表面涂覆有弹性结构胶,弹性结构胶位于水冷板本体与圆柱电池之间。

1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水冷板本体并列设置有多个,多个水冷板本体之间布设有多个圆柱电池,且所水冷板本体与圆柱电池之间的孔隙填充有导热灌封胶。

16、本实用新型的水冷板及圆柱电池ctc成组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通过在水冷板本体内设置呈波浪形状的冷却流道,且冷却流道对应圆柱电池设置,每段冷却流道上均具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由此一来,在保证波浪形板状的水冷板本体能够充分抵持圆柱电池的情况下,降低了冷却水在水冷板本体内的流动距离,从而提高了水冷板的散热性能,使得圆柱电池ctc成组结构的均温性较好,有利于保证电池的正常运行。

18、(2)通过在水冷板本体的表面上涂覆有弹性结构胶,其能够起到弹性填充的作用,能够减小圆柱电池ctc成组结构在寿命中后期受电池膨胀等因素造成的变形影响。

19、(3)在圆柱电池ctc成组结构中,水冷板并列设置有多个,圆柱电池是布设在水冷板与水冷板之间,且水冷板及圆柱电池直接与底板进行集成设置,如此一来,其具有轻量化的优点,有利于提高能量密度。

20、(4)通过在水冷板与圆柱电池之间的孔隙填充有导热灌封胶,其有利于提高热传导效率,能够辅助圆柱电池进行更快的散热。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冷板,包括水冷板本体(1),所述水冷板本体(1)沿圆柱电池的排布方向呈周期性波浪形弯折设置,用以使水冷板本体(1)贴合其两侧的圆柱电池外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02)和所述出水口(103)位于所述水冷板本体(1)的同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每段所述冷却流道(101)至少往复弯折三次。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101)的直径为2~4mm。

5.一种圆柱电池ctc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冷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柱电池ctc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内设置有进水通道(201)、出水通道(202)、第一汇流通道(203)和第二汇流通道(204),其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柱电池ctc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本体(1)和所述底板(2)之间设置有进水管(3),以将所述进水口(102)与所述进水通道(201)相贯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柱电池ctc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本体(1)的表面涂覆有弹性结构胶,所述弹性结构胶位于所述水冷板本体(1)与所述圆柱电池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柱电池ctc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本体(1)并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水冷板本体(1)之间布设有多个所述圆柱电池,且所述水冷板本体(1)与所述圆柱电池之间的孔隙填充有导热灌封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水冷板及圆柱电池CTC成组结构,包括水冷板本体,所述水冷板本体沿圆柱电池的排布方向呈周期性波浪形弯折设置,用以使水冷板本体贴合其两侧的圆柱电池外壁;单个所述圆柱电池外侧对应波长的所述水冷板本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却流道,所述至少一个冷却流道具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如上述结构,通过将水冷板本体贴合圆柱电池设置,且在水冷板本体内设置呈波浪形状的冷却流道,冷却流道具有单独的进水口和出口,如此能够有效的降低冷却水的流程,不但能够提高散热效率,且有利于保证圆柱电池CTC成组结构的均温性,使得电池保持良好的功率输出。

技术研发人员:罗懿,程胜兵,王韬,李博一,徐超强,吴伟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