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头及包括该接头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1910发布日期:2023-05-25 02:3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接头及包括该接头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与连接器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接头及包括该接头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电缆线连接器,例如同轴连接器,包括一插头及一插座,该插头包括一中心端子,该插座包括一可与该中心端子接触连接的接触件,二者可快速连接以达到讯号传递的目的。

2、然而,现有的该插头连接该插座时,容易因操作方式、施力方向等因素导致该中心端子变形,或该中心端子与该接触件相错位而导致接触不良、传输效果不佳等问题。此外,现有的连接器结构复杂,不利于小型化及制造,且其防干扰效果不佳。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接头及包括该接头的连接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头及包括该接头的连接器,可稳定连接且不易损坏。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头,供连接一连接器的一中心端子,包括:一座体、一活动件、一弹性缓冲件及一套体。该座体包括一活动空间及一围构该活动空间且具有一概成圆形的径向截面轮廓的筒身,该筒身可绝缘且包括一连通该活动空间的开口,该开口供穿设该中心端子。该活动件可相对移动地设于该活动空间且包括一沿一轴向延伸的插槽及二径向连通该插槽的卡凹,该二卡凹与该插槽面对该开口的一端口相连通且位于该插槽的一第一径向上的相对二侧。该弹性缓冲件包括二卡接于该二卡凹的夹持部、二抵接于该筒身的内周面的缓冲部及一连接该二夹持部及该二缓冲部的连接部,该二夹持部位于该连接部于该第一径向上的相对二侧,该二缓冲部位于该连接部于一横向于该第一径向的第二径向上的相对二侧,各该夹持部包括一径向朝外延伸的第一倾斜段,各该第一倾斜段至少部分显露于该插槽的该端口,各该缓冲部于该第二径向上弯曲延伸。该套体套设于该座体的外周面且包括一可径向变形的弹抵结构。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活动件另包括二围绕该端口的斜导面,各该斜导面位于该二卡凹之间,该端口于该轴向上不突出于该开口。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各该缓冲部为一弹臂且包括一第一凹折段及一连接于该第一凹折段与该连接部之间的第二凹折段,该第一凹折段与该第二凹折段的凹口方向相反。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于该轴向上,各该第一凹折段的一凹口深度大于一该第二凹折段的一凹口深度。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于该第一径向上,该筒身的内周面包括二径向相对的第一弧面,该活动件的外周面包括二面向该二第一弧面的第二弧面;于该第二径向上,该筒身的内周面包括二径向相对的第一切平面,该活动件的外周面包括二面向该第一切平面的第二切平面。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各该第一切平面凹设一限位槽,各该限位槽包括相连通的一窄段及一宽段,各该缓冲部包括一可挠段及一连接于该可挠段的一端的抵接段,该可挠段部分容设于该窄段,该抵接段容设于宽段。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座体的外周面设有一第一卡接部,该套体的内周面设有一第二卡接部,该第一卡接部与该第二卡接部可于该轴向上相干涉卡抵。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座体的外周面另包括至少一平行于该轴向延伸的导槽,该第一卡接部位于该至少一导槽中,该第二卡接部可沿该至少一导槽滑移并与该第一卡接部相卡抵。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弹抵结构包括围绕该轴向交错排列的复数支撑片及复数剖槽,各该支撑片于该轴向上弯折且包括一径向朝外弧凸的弧抵面,各该弧抵面供径向抵接于该连接器围绕该中心端子的一环壁。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复数支撑片于该轴向上突出于该座体的一端面,各该支撑片于该弧抵面邻近于该座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穿孔。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活动件另包括二围绕该端口的斜导面,各该斜导面位于该二卡凹之间;该活动件为一一体成形的金属件;各该缓冲部为一弹臂且包括一第一凹折段及一连接于该第一凹折段与该连接部之间的第二凹折段,该第一凹折段与该第二凹折段的凹口方向相反;于该轴向上,各该第一凹折段的一凹口深度大于一该第二凹折段的一凹口深度;该活动件另包括二面向该二第一凹折段的缺槽,当该活动件相对该座体轴向偏移时,该二第一凹折段受压变形,该二第一凹折段其中一者部分地位于一该缺槽中;各该夹持部另包括一连接于该第一倾斜段与该连接部之间的第二倾斜段,各该第二倾斜段与一该第一倾斜段转折连接并形成一供接触该中心端子的接触部;各该第二倾斜段的相对二侧包括至少二朝远离该连接部的一侧延伸的抵凸,该活动件包括复数对应于该些抵凸的卡槽,各该抵凸卡设于一该卡槽;该座体的外周面设有一第一卡接部,该套体的内周面设有一第二卡接部,该第一卡接部与该第二卡接部可于该轴向上相干涉卡抵;该座体的外周面另包括至少一平行于该轴向延伸的导槽,该第一卡接部位于该至少一导槽中,该第二卡接部可沿该至少一导槽滑移并与该第一卡接部相卡抵;该弹抵结构包括围绕该轴向交错排列的复数支撑片及复数剖槽,各该支撑片于该轴向上弯折且包括一径向朝外弧凸的弧抵面,各该弧抵面供径向抵接于该连接器围绕该中心端子的一环壁;该复数剖槽朝该套体的一套口开放;该复数支撑片于该轴向上突出于该座体的一端面,各该支撑片于该弧抵面邻近于该座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穿孔;该活动件整体位于该活动空间中。

13、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该接头,另包括:一插头,设有该中心端子且包括一周向间隔地围绕该中心端子的环壁,当该中心端子连接于该接头时,该弹抵结构容设于该环壁内且径向抵接于该环壁。



技术特征:

1.一种接头,供连接一连接器的一中心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该活动件另包括二围绕该端口的斜导面,各该斜导面位于该二卡凹之间,该端口于该轴向上不突出于该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各该缓冲部为一弹臂且包括一第一凹折段及一连接于该第一凹折段与该连接部之间的第二凹折段,该第一凹折段与该第二凹折段的凹口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于该轴向上,各该第一凹折段的一凹口深度大于一该第二凹折段的一凹口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一径向上,该筒身的内周面包括二径向相对的第一弧面,该活动件的外周面包括二面向该二第一弧面的第二弧面;于该第二径向上,该筒身的内周面包括二径向相对的第一切平面,该活动件的外周面包括二面向该第一切平面的第二切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切平面凹设一限位槽,各该限位槽包括相连通的一窄段及一宽段,各该缓冲部包括一可挠段及一连接于该可挠段的一端的抵接段,该可挠段部分容设于该窄段,该抵接段容设于宽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外周面设有一第一卡接部,该套体的内周面设有一第二卡接部,该第一卡接部与该第二卡接部可于该轴向上相干涉卡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外周面另包括至少一平行于该轴向延伸的导槽,该第一卡接部位于该至少一导槽中,该第二卡接部可沿该至少一导槽滑移并与该第一卡接部相卡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该弹抵结构包括围绕该轴向交错排列的复数支撑片及复数剖槽,各该支撑片于该轴向上弯折且包括一径向朝外弧凸的弧抵面,各该弧抵面供径向抵接于该连接器围绕该中心端子的一环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该复数支撑片于该轴向上突出于该座体的一端面,各该支撑片于该弧抵面邻近于该座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穿孔。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该活动件另包括二围绕该端口的斜导面,各该斜导面位于该二卡凹之间;该活动件为一一体成形的金属件;各该缓冲部为一弹臂且包括一第一凹折段及一连接于该第一凹折段与该连接部之间的第二凹折段,该第一凹折段与该第二凹折段的凹口方向相反;于该轴向上,各该第一凹折段的一凹口深度大于一该第二凹折段的一凹口深度;该活动件另包括二面向该二第一凹折段的缺槽,当该活动件相对该座体轴向偏移时,该二第一凹折段受压变形,该二第一凹折段其中一者部分地位于一该缺槽中;各该夹持部另包括一连接于该第一倾斜段与该连接部之间的第二倾斜段,各该第二倾斜段与一该第一倾斜段转折连接并形成一供接触该中心端子的接触部;各该第二倾斜段的相对二侧包括至少二朝远离该连接部的一侧延伸的抵凸,该活动件包括复数对应于该些抵凸的卡槽,各该抵凸卡设于一该卡槽;该座体的外周面设有一第一卡接部,该套体的内周面设有一第二卡接部,该第一卡接部与该第二卡接部可于该轴向上相干涉卡抵;该座体的外周面另包括至少一平行于该轴向延伸的导槽,该第一卡接部位于该至少一导槽中,该第二卡接部可沿该至少一导槽滑移并与该第一卡接部相卡抵;该弹抵结构包括围绕该轴向交错排列的复数支撑片及复数剖槽,各该支撑片于该轴向上弯折且包括一径向朝外弧凸的弧抵面,各该弧抵面供径向抵接于该连接器围绕该中心端子的一环壁;该复数剖槽朝该套体的一套口开放;该复数支撑片于该轴向上突出于该座体的一端面,各该支撑片于该弧抵面邻近于该座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穿孔;该活动件整体位于该活动空间中。

12.一种连接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另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关于一种接头及包括该接头的连接器,该接头包括:一座体、一活动件、一弹性缓冲件及一套体。该座体包括一活动空间及一围构该活动空间的筒身,该筒身可绝缘且具有一概成圆形的径向截面轮廓,该筒身包括一连通该活动空间的开口。该活动件可相对移动地设于该活动空间,该活动件包括一沿一轴向延伸的插槽及二径向连通该插槽的卡凹,该二卡凹与该插槽面对该开口的一端口相连通。该弹性缓冲件包括二夹持部、二缓冲部及一连接该二夹持部及该二缓冲部的连接部。各该夹持部包括一第一倾斜段,各该第一倾斜段至少部分显露于该插槽的该端口。

技术研发人员:甘锦能,张奕鸿,杨皪衿,吕琴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庆升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