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的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7426发布日期:2023-06-28 13:2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包的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热管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池包的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动力电池包流行ctp(cell to pack)技术。采用ctp技术的电池包是一种无模组电池包,由若干电池收容于电池箱直接组成电池包。

2、目前,有一类电池包具有中部的主风道和两侧的支风道,支风道分布在相邻电池单体之间,上述主风道-支风道的结构是一种相当高效的方案。

3、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1480235u,名称为电池包,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风扇,均设置在箱体内的电芯、风道隔板和主风道;其中,箱体设置有风口和导风腔,导风腔与主风道连通,风扇设置在导风腔中;每排电芯中,风道隔板位于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形成次风道;风道隔板和与其相邻的两个电芯形成次风道,次风道连通主风道和风口。

4、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电池包的散热功率,以应对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包的散热负荷,在维持现有的散热架构的基础上,需要加快内部的空气流速。常见的方案包括有在电池包的主风道的两端设置导风风扇和加快风扇转速的方案,其中两端增设风扇又包括导风风扇同向设置和背向设置两种。加快风扇转速方案有其极限,超出一定转速增加的振动和噪音带来的风力不具有性价比;同向风扇方案会有相当量的气流只是通过了主风道而没有参与到对支风道的散热;背向风扇方案会造成电池包内部的气流紊乱,风扇的数量增加也无法与提升的散热功率正比增加。

5、综上所述,本申请旨在实现能够应对两端均有风扇的电池包的箱体结构,提高气流的利用率,更好的降低电池包内部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在的电池包增设风扇带来的散热效率提升不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箱体结构,它能提高气流的利用率,更好的降低电池包内部温度。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池包的箱体结构,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外缘位置的若干围板,底板和围板围合成顶部开放的容纳腔,容纳腔中设有风道框体,风道框体将容纳腔分隔成两个用于定位电池组的定位腔,两定位腔对称设置,其中,风道框体与左右两端的电池组之间围合成主风道,沿着电池包的长度方向,主风道与电池包外部连通,电池包在主风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导风风扇,主风道中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主风道的左右两端分隔在两不相通的散热腔中,两导风风扇分别对两散热腔散热。

4、本申请通过在主风道-支风道的方案下增设一分隔板,将主风道分隔为两散热腔,两散热腔不相通且分别与一导风风扇相接。对应的导风风扇产生的气流在散热腔中流动,可以从主风道进,支风道出,或者可以从主风道出,从支风道进。两风扇之间的主风道分隔为了两个散热腔,分隔板将主风道的左右两端分隔。于是,一导风风扇产生的气流无法到达另一端。或者说,位于电池包一端的导风风扇产生的气压方面的影响无法干扰到另一端。上述方案分隔了两风扇,避免两风扇之间产生干扰,也避免无效气流的产生,使得两风扇在切实增大气流的基础上,有效的通过支风道,从而增加了气流在电池单体周围通过的时间,充分应用了双风扇产生的更多气流,从而增强了散热效果。

5、作为优选,风道框体固定连接有卡槽对,卡槽对包括至少两个定位分隔板的卡槽,卡槽呈“c”字形,分隔板的两端插入到卡槽的开口中。卡槽用于定位分隔板,具体的,通过将分隔板的外缘插入到呈“c”字形的卡槽的开口,以此来限制分隔板的运动。由于分隔板将主风道分隔为不相通的散热腔,因此,在高度方向上,分隔板的两端与风道框体的上下两端相抵。又由于上述特征产生的隐含特征,导致了该形状的卡槽可以限制分隔板的运动。采用该方式,可以实现分隔板的活动连接,有利于对现有的箱体结构进行改造。

6、作为优选,分隔板将主风道分隔为两个等大的散热腔。等大的散热腔意味着相同的散热负担,更利于配平散热负荷。

7、作为优选,卡槽设置在电池包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如此设置的卡槽使得分隔板沿着电池包的长度方向的中轴线方向设置。

8、作为优选,一卡槽设置在主风道的一端,另一卡槽设置在主风道的另一端。该结构将主风道沿棱边分成两个三棱柱形状的腔体空间。

9、作为优选,主风道为呈长方体状的风道腔,风道腔具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导风面,分隔板与导风面的一边平行。长方体具有六个面,其中导风面为相对的两面。

10、作为优选,导风面具有沿高度方向设置的竖边,分隔板与竖边平行。

11、作为优选,导风面具有沿宽度方向设置的平边,分隔板与平边平行。

12、作为优选,风道框体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卡槽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上盖板或下盖板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通过将主风道布置分隔板,将主风道的左右两端分隔,从而简化了主风道的风道结构,为主风道两端设置散热风扇的方案减少了无效气流,从而在风量增加的情况下切实提高了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的箱体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外缘位置的若干围板,底板和围板围合成顶部开放的容纳腔,容纳腔中设有风道框体,风道框体将容纳腔分隔成两个用于定位电池组的定位腔,两定位腔对称设置,其中,风道框体与左右两端的电池组之间围合成主风道,沿着电池包的长度方向,主风道与电池包外部连通,电池包在主风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导风风扇,主风道中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主风道的左右两端分隔在两不相通的散热腔中,两导风风扇分别对两散热腔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的箱体结构,其特征是,风道框体固定连接有卡槽对,卡槽对包括至少两个定位分隔板的卡槽,卡槽呈“c”字形,分隔板的两端插入到卡槽的开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的箱体结构,其特征是,分隔板将主风道分隔为两个等大的散热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的箱体结构,其特征是,卡槽设置在电池包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的箱体结构,其特征是,一卡槽设置在主风道的一端,另一卡槽设置在主风道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的箱体结构,其特征是,主风道为呈长方体状的风道腔,风道腔具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导风面,分隔板与导风面的一边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的箱体结构,其特征是,导风面具有沿高度方向设置的竖边,分隔板与竖边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的箱体结构,其特征是,导风面具有沿宽度方向设置的平边,分隔板与平边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包的箱体结构,其特征是,风道框体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卡槽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上盖板或下盖板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的箱体结构,旨在解决现在的电池包增设风扇带来的散热效率提升不高的不足。该技术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外缘位置的若干围板,底板和围板围合成容纳腔,容纳腔中设有风道框体,风道框体将容纳腔分隔成两个定位腔,两定位腔对称设置风道框体与左右电池组之间围合成主风道,电池包在主风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导风风扇,主风道中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主风道的左右两端分隔在两不相通的散热腔中,两导风风扇分别对两散热腔散热。通过将主风道布置分隔板,将主风道的左右两端分隔,从而简化了主风道的风道结构,为主风道两端设置散热风扇的方案减少了无效气流,从而在风量增加的情况下切实提高了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万梓,朱吕,董晓利,黄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南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