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4874发布日期:2023-08-24 16:59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生产,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双玻光伏组件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工艺要求,需要在玻璃的四周周边采用胶带将其包覆起来,以便进行后续的工艺加工,该过程为封边过程,实现该过程自动化操作的设备称之为封边机。

2、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为cn210973289u公开了一种贴胶带机构,其用于封边机中对双玻组件的周边进行胶带包边,其包括实现胶带自动放卷的胶带固定座、胶带导向张紧组件、裁切组件、压边行走组件以及胶带压紧组件,其中胶带导向张紧组件用于将胶带的头部粘贴到双玻组件的侧方表面上压持住,之后贴胶带机构整体沿着双玻组件的边缘移动,通过压边行走组件和胶带压紧组件将胶带包覆粘贴在双玻组件的侧边上,但该机构中,胶带导向张紧组件中用于压紧胶带的压轮与聚氨酯衬层滚轮设置在一个旋转板上,旋转板转动设置在一个旋转固定座上,然后通过一对连接弹簧顶持着旋转板,使得压轮与聚氨酯衬层滚轮实现先由单边压紧胶带的方式旋转变化成双边压紧胶带于组件侧边上,该方式在实际包边过程中,由于旋转板的转动浮动,对胶带容易形成一个轴向的拉扯,导致胶带窜动,容易将之前已经贴好的胶带头部从组件侧边上掀起而脱胶,导致包边过程不稳定。

3、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为cn211907453u公开了一种双玻封边机及封边头,进一步的公开了一种贴头机构,将胶带头部压在双玻玻璃的侧边上,其采用直线气缸直接驱动一对压头将胶带贴合在玻璃侧边上,虽然能够避免胶带窜动,但其采用的是硬接触,对玻璃侧边的瞬间挤压力过大,损坏玻璃板的风险较大。

4、因此,需要额外设计一款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采用稳定的弹性滚轮结构将胶带头可靠的压紧在组件侧边表面上,降低了玻璃板撞坏风险且有效解决了胶带窜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其包括第一支撑板、沿包边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供胶组件、贴胶组件、裁切组件以及包胶组件,所述贴胶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二气缸、受所述第二气缸进行前后运动的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前后弹性浮动连接的第三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的贴胶模组。

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一对滑轨上,所述第三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侧,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二支撑板且另一端抵持所述第三支撑板。

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中,其中一个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而另一个与所述连杆前后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连杆上。

5、进一步的,所述贴胶模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的安装支座、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座上的一对贴胶滚轮、以及位于所述贴胶滚轮前侧表面且与所述贴胶滚轮配合实现压紧胶带或松开的一对压板,所述胶带从所述压板与所述贴胶滚轮之间穿过且胶面朝外。

6、进一步的,所述压板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压板包括上压板与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之间形成有贴胶区域,所述贴胶区域大于双玻组件厚度。

7、进一步的,所述供胶组件整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随着所述贴胶模组一起进行前后移动。

8、进一步的,所述供胶组件包括主动放卷模组以及将所述主动放卷模组上的胶带导向至贴胶组件中的导向滚轮组。

9、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滚轮组包括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胶带包覆式经过所述第一滚轮后再绕设经过所述第二滚轮,之后进入到所述贴胶组件中,所述第一滚轮一旁设置有监测所述第一滚轮是否旋转的传感器。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位于所述供胶组件的上游还设置有张口夹持组件、位于所述包胶组件的下游还设置有压胶组件。

11、进一步的,所述张口夹持组件包括第一气缸以及受所述第一气缸驱动进行张开或夹持动作的滚轮组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对贴胶组件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通过设置两个活动的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采用水平弹性浮动的方式将两个支撑板连接在一起,其中第二支撑板与水平气缸活塞端连接,第三支撑板用于安装贴胶模组,在将胶带头粘贴到双玻组件的玻璃板侧边表面上时,利用水平气缸推动第二支撑板同时将第三支撑板向前推动,贴胶模组在与玻璃板侧表面接触时为柔性接触,能够有效的避免撞坏组件,且贴胶模组仅在水平前后方向上存在弹性浮动,不会存在对胶带存在包边方向上的拉扯,也不会出现转动式的单点挤压与双点挤压的高频跳动,因此,胶带在粘贴好后不会被拉扯,有效的保障了贴胶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其包括第一支撑板、沿包边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供胶组件、贴胶组件、裁切组件以及包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二气缸、受所述第二气缸进行前后运动的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前后弹性浮动连接的第三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的贴胶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一对滑轨上,所述第三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侧,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二支撑板且另一端抵持所述第三支撑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中,其中一个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而另一个与所述连杆前后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连杆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模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的安装支座、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座上的一对贴胶滚轮、以及位于所述贴胶滚轮前侧表面且与所述贴胶滚轮配合实现压紧胶带或松开的一对压板,所述胶带从所述压板与所述贴胶滚轮之间穿过且胶面朝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压板包括上压板与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之间形成有贴胶区域,所述贴胶区域大于双玻组件厚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胶组件整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随着所述贴胶模组一起进行前后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胶组件包括主动放卷模组以及将所述主动放卷模组上的胶带导向至贴胶组件中的导向滚轮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滚轮组包括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胶带包覆式经过所述第一滚轮后再绕设经过所述第二滚轮,之后进入到所述贴胶组件中,所述第一滚轮一旁设置有监测所述第一滚轮是否旋转的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位于所述供胶组件的上游还设置有张口夹持组件、位于所述包胶组件的下游还设置有压胶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口夹持组件包括第一气缸以及受所述第一气缸驱动进行张开或夹持动作的滚轮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双玻组件封边压胶机构,其包括第一支撑板、沿包边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供胶组件、贴胶组件、裁切组件以及包胶组件,所述贴胶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二气缸、受所述第二气缸进行前后运动的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前后弹性浮动连接的第三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的贴胶模组。本技术采用稳定的弹性滚轮结构将胶带头可靠的压紧在组件侧边表面上,降低了玻璃板撞坏风险且有效解决了胶带窜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学进,彭海军,闫锦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晟成光伏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