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侧多联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8384发布日期:2023-06-03 14:2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侧多联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热,特别涉及一种水侧多联机组。


背景技术:

1、国家对石油消耗及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石油消耗大户的汽车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电动汽车由于更加节能环保而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发展,无论是私家车还是运营车辆,电动汽车的占比都在逐步提高。

2、目前电动车主要还是采用充电的方式来补充电能,采用快充的方式也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这对城市运营车辆,比如出租车等,充车过程会造成时间的极大浪费。对于这一问题,现在提出了一种换电的方式,可能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将电池更换完成,从而实现快速的电能补充,延长运营时间。由于换电站的电池包数量大,使用频次高,充电时的散热量大,从而对于换电站电池包在充电时的冷却方式通常采用水冷的方式。

3、常规的冷水机在各个行业里都有很普遍的应用,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常规的冷水机通常有两个系统组成,制冷剂系统和载冷剂系统。制冷剂系统主要包含了冷凝器2、压缩机1、蒸发器6和节流机构4。载冷剂系统主要包含了蒸发器6、水泵8、水加热单元12、末端用水设备10(比如电池包)和储水箱9。冷水机在运行过程中,在蒸发器6中将制冷剂中的冷量传给载冷剂,然后由水泵8将载冷剂传输到电池包内给电池包冷却。

4、常规的冷水机主要是给电池在充放电时进行冷却,并不能给换电站环境的温度进行调节,所以一般换电站还需要额外安装空调来进行换电站环境的控制,这样不仅增加了设备的数据,同时也不便于换热站的整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冷水机不能调节换电站环境温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侧多联机组,满足电池充放电时对水温的要求以及换电站对环境温度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水侧多联机组,包括制温剂系统和载温剂系统,制温剂系统的管路内流动有制温剂,载温剂系统的管路中流动有载温剂,所述的制温剂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用于实现制温剂与载温剂换热的第一换热单元,所述的载温剂系统包括末端换热设备、泵、载温剂存储箱和所述的第一换热单元,所述的载温剂系统还包括用于实现载温剂与空气换热的第二换热单元,所述的第二换热单元与末端换热设备串联或并联。

4、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换热单元与末端换热设备并联,所述的载温剂系统还包括阀件,所述的阀件用于控制第二换热单元和末端换热设备内水流的通段。

5、进一步的,所述的阀件包括开度调节阀。

6、进一步的,所述的制温剂系统还包括使得制温剂反向流动的换向机构

7、进一步的,所述的换向机构包括四通换向阀,所述的压缩机的两端分别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口和第二口连接,所述的四通换向阀的第三口与冷凝器连接,所述的四通换向阀的第四口与第一换热单元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的制温剂系统还包括节流机构,所述的节流机构用于控制第一换热单元的制温剂的通段。

9、进一步的,所述的载温剂存储箱与第一换热单元一体化设置。

10、进一步的,载温剂系统还包括载温剂加热单元。

11、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只在原有的冷水机的载冷剂系统中增加了多联系统,增加的第二换热单元实现空气换热,可以实现电池及换电站制冷及制热需求;

13、(2)四通换向阀使得原有的冷水机具备制冷和制热两种功能,可以在夏季时提供制冷,在冬季时提供制热,满足各种需求;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电子控制阀件,可以实现机组的多种运行模型。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侧多联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温剂系统和载温剂系统,制温剂系统的管路内流动有制温剂,载温剂系统的管路中流动有载温剂,所述的制温剂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3)和用于实现制温剂与载温剂换热的第一换热单元(7),所述的载温剂系统包括末端换热设备(10)、泵(8)、载温剂存储箱(9)和所述的第一换热单元(7),所述的载温剂系统还包括用于实现载温剂与空气换热的第二换热单元(11),所述的第二换热单元(11)与末端换热设备(10)串联或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侧多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换热单元(11)与末端换热设备(10)并联,所述的载温剂系统还包括阀件,所述的阀件用于控制第二换热单元(11)和末端换热设备(10)内水流的通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侧多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件包括开度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侧多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温剂系统还包括使得制温剂反向流动的换向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侧多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机构包括四通换向阀(2),所述的压缩机(1)的两端分别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口和第二口连接,所述的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口与冷凝器(3)连接,所述的四通换向阀(2)的第四口与第一换热单元(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侧多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温剂系统还包括节流机构(4),所述的节流机构(4)用于控制第一换热单元(7)的制温剂的通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侧多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温剂存储箱(9)与第一换热单元(7)一体化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侧多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温剂系统还包括载温剂加热单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换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侧多联机组,包括制温剂系统和载温剂系统,制温剂系统的管路内流动有制温剂,载温剂系统的管路中流动有载温剂,制温剂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用于实现制温剂与载温剂换热的第一换热单元,载温剂系统包括末端换热设备、泵、载温剂存储箱和第一换热单元,载温剂系统还包括用于实现载温剂与空气换热的第二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与末端换热设备串联或并联,本技术结构简单,只在制冷系统中增加了载温剂多联系统,通过增加制温剂多联系统,可以实现电池及换电站制冷及制热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范广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谷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