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板、转接框、电池包和车体的连接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7317发布日期:2023-04-20 06:4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接板、转接框、电池包和车体的连接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转接板、转接框、电池包和车体的连接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动力电池系统中,由于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而升温发热会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因此,需要对电池进行冷却散热。现有的电池包普遍在上部设置水冷板,且水冷板直接作为电池包的上盖,热量通过电池或者模组与水冷板接触的方式传递,水冷板上设置有凸起的流道,用于引导冷却液的流动路径,从而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带走。

2、电池包在与车体装配连接时,由于水冷板直接作为电池的上盖,且水冷板上有凸起的流道,从而导致电池包上表面与车体底部周边密封困难,导致冷却液泄漏,影响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以水冷板直接作为上盖的电池包因水冷板表面设有凸起的流道而导致电池包上表面和车体底部连接时出现的密封困难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转接板、转接框、电池包和车体的连接结构及车辆。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接板,包括长条状的转接板本体,转接板本体设有密封面,转接板本体设有沿转接板本体的任一长侧边设置的连接部,连接部具有凸出密封面的连接面。

3、可选的,连接面和密封面异面平行。

4、可选的,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为长条状,第一连接板的长侧边和转接板本体的长侧边连接,第一连接板沿第一连接板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若干连接孔。

5、可选的,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沿转接板本体的长侧边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

6、可选的,连接孔上设有螺母,螺母设于背离连接面的一侧。

7、可选的,转接板本体的两端还设有由密封面朝向背离连接部的方向凹陷的封边。

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转接框,包括至少两个以上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转接板,连接部朝向转接框的内侧设置。

9、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和车体的连接结构,包括车体底板、电池包以及以上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转接框。其中,电池包的上盖为水冷板,水冷板包括水冷板本体以及凸出设于水冷板本体上的若干流道;转接框的连接面和车体底板的下表面对接,并通过连接部连接;转接板本体的下表面与水冷板的流道的上表面对接;转接板本体与车体底板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连接;转接板本体与水冷板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连接。

10、可选的,转接框的转接板本体的两端设有封边,封边与水冷板本体的上表面对接。

11、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以上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和车体的连接结构。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1.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接板,能够为以水冷板作为上盖的电池包提供连接点,方便电池包与车体底板的连接,且通过转接板的转接,便于电池包的水冷板的周边与车体底板之间密封连接。转接板在使用时,将转接板的密封面朝向车体底板,一方面,通过将连接部的连接面和车体底板的下表面连接,由于连接面凸出于密封面,使得密封面和车体底板之间存在间隙,可通过填充密封件密封连接,从而消除密封面和车体底板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通过转接板本体压在电池包水冷板的上表面,并可通过填充密封胶密封连接,从而可以消除转接板本体和水冷板表面之间的间隙。由于转接板本体提供了面向车体底板的密封面,便于在车体底板和密封面之间通过填充密封件实现良好的密封,相比于水冷板因设置流道产生的凹凸不平的面与车体底板的直接密封连接,通过转接板转接后,电池包本体和车体底板之间更有利于密封,且能提高密封效果。

14、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转接板能够快速地将电池包安装在车体底板上,且连接部与车体底板之间易于安装或拆卸,从而便于对电池包进行维修。

15、2.转接板的连接孔上设置螺母,进一步提高转接板的连接部和车体底板之间的拆装效率。

16、3.转接板本体的两端设置封边,使得转接板本体压在水冷板的凸起的流道上时,封边能够压在水冷板本体上,便于水冷板的四周密封严实,提高密封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转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状的转接板本体(11),所述转接板本体(11)设有密封面(111),所述转接板本体(11)设有沿所述转接板本体(11)的任一长侧边设置的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具有凸出所述密封面(111)的连接面(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120)和所述密封面(111)异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包括第一连接板(121),所述第一连接板(121)为长条状,所述第一连接板(121)的长侧边和所述转接板本体(11)的长侧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21)沿所述第一连接板(121)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若干连接孔(1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包括第二连接板(122),所述第二连接板(122)沿所述转接板本体(11)的长侧边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板(122)上设有连接孔(123)。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23)上设有螺母(124),所述螺母(124)设于背离所述连接面(120)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本体(11)的两端还设有由所述密封面(111)朝向背离所述连接部(12)的方向凹陷的封边(13)。

7.一种转接框,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接板,所述连接部(12)朝向所述转接框(2)的内侧设置。

8.一种电池包和车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和车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框(2)的转接板本体(11)的两端设有封边(13),所述封边(13)与所述水冷板本体(411)的上表面对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池包和车体的连接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接板、转接框、电池包和车体的连接结构及车辆,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转接板包括长条状的转接板本体,转接板本体设有密封面,转接板本体设有沿转接板本体的任一长侧边设置的连接部,连接部具有凸出密封面的连接面。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以水冷板直接作为上盖的电池包因水冷板表面设有凸起的流道而导致电池包上表面和车体底部连接时出现密封困难的问题,具有便于电池包和车体底板之间拆装及密封连接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曲凡多,赵明,钱佳博,杨卫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