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排组件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7056发布日期:2023-04-19 10:2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汇流排组件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汇流排组件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1、电池模组集成有多个电芯,各个电芯的电极通过汇流排组件进行汇总连接。

2、目前,在进行电极汇总时,需要各电极的极耳与汇流排支架插接,然后利用焊接等方式使各极耳与汇流排支架上的导电件连接。但现有技术中,极耳与汇流排支架插接后,极耳常常难以充分与导电件接触,导致焊接效果差,极耳与导电件之间的电连接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及电池模组,以提高极耳与导电件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汇流排组件,包括:

4、汇流排支架;具有背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5、导电件,设置于所述汇流排支架上;

6、极耳引出狭缝,由第一侧向第二侧延伸穿过所述汇流排支架,所述极耳引出狭缝具有相对的两个引出壁,至少其中一个引出壁形成于所述导电件上。

7、可选的,所述极耳引出狭缝的两引出壁分别为第一引出壁和第二引出壁,所述第一引出壁形成于所述导电件上,所述第二引出壁形成于所述汇流排支架上。

8、可选的,所述汇流排支架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导电件穿过所述开槽设置,并贴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引出壁形成于所述导电件面向第二侧壁或第一侧壁的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引出壁形成与开槽的第二侧壁或第一侧壁。

9、可选的,所述汇流排支架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开槽,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一导电件,至少一个开槽内设置有第一导电件,且第一导电件仅贯穿其中一所述开槽。

10、可选的,设置有第一导电件的所述开槽为汇流排支架上最外侧的开槽。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主体部和第一弯折部,所述主体部穿过所述开槽设置,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且设置于所述汇流排支架的第一侧,并相对所述主体部向偏离所述开槽的方向弯折。

12、可选的,所述汇流排支架上至少并排设置有两所述开槽,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二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分别伸入相邻的两开槽内,第二导电件与所述汇流排支架之间形成两个极耳引出狭缝。

13、可选的,相邻的两所述开槽之间具有定位部,所述第二导电件具有固定在所述定位部上的安装部,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安装部沿所述第一侧至第二侧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导电件具有设置于所述汇流排支架的第一侧且相对所述安装部弯折的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贯穿于一所述开槽,所述第三弯折部贯穿于相邻的另一所述开槽,各弯折部分别与所述安装部形成小于90°的夹角。

14、可选的,所述第二引出壁连接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位于汇流排支架的第一侧,所述导向部与相应的弯折部之间形成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宽沿沿第一侧向第二侧的方向逐渐减小。

15、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件还具有连接于相应弯折部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由第一侧向第二侧翻折,且所述翻边部与相应的弯折部之间圆弧过渡。

16、可选的,所述导电件为铜巴、铝巴或铝铜复合巴。

17、相应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18、汇流排组件,具有如上任一种所述的汇流排组件;以及

19、电芯,具有插入所述极耳引出狭缝的极耳,每个所述极耳引出狭缝中至少插入一个所述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导电件连接。

20、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极耳引出狭缝的至少一引出壁形成于导电件上,使极耳插入相应的极耳引出狭缝时,极耳能够充分接触导电件,两者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都得以增加。



技术特征:

1.一种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引出狭缝的两引出壁分别为第一引出壁和第二引出壁,所述第一引出壁形成于所述导电件上,所述第二引出壁形成于所述汇流排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支架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导电件穿过所述开槽设置,并贴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引出壁形成于所述导电件面向第二侧壁或第一侧壁的表面,所述第二引出壁形成于开槽的第二侧壁或第一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支架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开槽,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一导电件,至少一个开槽内设置有第一导电件,且第一导电件仅贯穿其中一所述开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一导电件的所述开槽为汇流排支架上最外侧的开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主体部和第一弯折部,所述主体部穿过所述开槽设置,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且设置于所述汇流排支架的第一侧,并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向偏离所述开槽的方向弯折。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支架上至少并排设置有两所述开槽,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二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分别伸入相邻的两开槽内,单件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汇流排支架之间形成两个极耳引出狭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开槽之间具有定位部,所述第二导电件具有固定在所述定位部上的安装部,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安装部沿所述第一侧至第二侧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导电件具有设置于所述汇流排支架的第一侧且相对所述安装部弯折的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贯穿于一所述开槽,所述第三弯折部贯穿于相邻的另一所述开槽,各弯折部分别与所述安装部形成小于90°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出壁连接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汇流排支架的第一侧,所述导向部与相应的弯折部之间形成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宽沿第一侧向第二侧的方向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还包括连接于相应弯折部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由第一侧向第二侧翻折,且所述翻边部与相应的弯折部之间圆弧过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铜巴、铝巴或铝铜复合巴。

12.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及电池模组,该汇流排组件包括汇流排支架、导电件及极耳引出狭缝,所述汇流排支架具有背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导电件设置于所述汇流排支架上,所述极耳引出狭缝由第一侧向第二侧延伸穿过所述汇流排支架,所述极耳引出狭缝具有相对的两个引出壁,至少其中一个引出壁形成于所述导电件上。本技术中,由于极耳引出狭缝的至少一引出壁形成于导电件上,使极耳插入相应的极耳引出狭缝时,极耳能够轻易接触引出壁,也就使得极耳能够充分接触导电件,两者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得以增加。

技术研发人员:白玉龙,何亚飞,宋之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