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惯导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6487发布日期:2023-04-19 12:34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惯导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束相关,具体涉及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惯导线束。


背景技术:

1、线束(circuitgroup)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话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话务量、呼损和线束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线束是话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负载源是线束的服务对象,通常是指用户设备;广义地说,上一级设备就是下一级设备的负载源,在电话通信中,负载源也称为话源,线束中所含服务设备数,称为线束容量,任何一个发出呼叫的负载源,可以占用线束中的一个空闲服务设备,而惯性导航系统用于各种运动机具中,包括飞机、潜艇、航天飞机等运输工具及导弹,然而成本及复杂性限制了其可以应用的场合。

2、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具体到无人驾驶的车辆中的惯性导航系统中也具备多种线束,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现有的线束结构不稳定,在连接过程中容易拉扯断裂,而且操作者在各个端子之间配合需要花费时间,没有明确的标签进行区别,因此,本方案特提出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惯导线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线束结构不稳定,在连接过程中容易拉扯断裂的问题。

2、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惯导线束,包括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第五端子、波纹管、t型波纹管接头、单线、支线标签热缩管和双壁热缩套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支线标签热缩管,所述波纹管上位于所述支线标签热缩管的一侧通过所述单线和所述双壁热缩套管连接有所述第二端子,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t型波纹管结构连接有所述第三端子和所述第四端子,所述波纹管上靠近所述第二端子的一端通过所述单线连接有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五端子,所述波纹管上位于各个端子的一侧套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上设置有标签牌。

3、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子为连接器插头母针,且所述第一端子的外侧包裹有直头包胶,所述第一端子通过黑色护套线缆连接至所述单线上。

4、优选的,所述第五端子为连接器插座公针,且所述第五端子的外侧包裹有直头包胶,所述第五端子通过黑色护套线缆连接至所述单线上。

5、优选的,所述第二端子、所述第三端子和所述第四端子为的外侧均包裹有胶壳。

6、优选的,所述第三端子通过单线连接至所述支线标签热缩管上,所述单线的一侧设置有黑色护套线缆,且所述单线和所述黑色护套线缆均套接在所述双壁热缩套管中。

7、优选的,所述第四端子通过单线连接至所述支线标签热缩管上,所述单线的一侧设置有黑色护套线缆,且所述单线和所述黑色护套线缆均套接在所述双壁热缩套管中。

8、优选的,整个线束使用小直径波纹管,且线束分叉处及波纹管管口处均用所述双壁热缩套管固定。

9、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五端子的连接器为注塑,且第五端子的外侧配防尘盖。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第五端子、波纹管、t型波纹管接头、单线、支线标签热缩管和双壁热缩套管使得整个线束连接的稳定牢固,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断裂,衔接稳定,采用的多个端子实现对车载内部电路的稳定连接,结构稳定牢固,实用性能强,利用端子处的橡胶圈和标签牌实现对端子的区分,便于操作者安装使用,实用价值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惯导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端子(1)、第二端子(11)、第三端子(15)、第四端子(13)、第五端子(3)、波纹管(6)、t型波纹管接头(5)、单线(7)、支线标签热缩管(8)和双壁热缩套管(17),所述波纹管(6)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支线标签热缩管(8),所述波纹管(6)上位于所述支线标签热缩管(8)的一侧通过所述单线(7)和所述双壁热缩套管(17)连接有所述第二端子(11),所述波纹管(6)的另一端通过所述t型波纹管(6)结构连接有所述第三端子(15)和所述第四端子(13),所述波纹管(6)上靠近所述第二端子(11)的一端通过所述单线(7)连接有所述第一端子(1)和所述第五端子(3),所述波纹管(6)上位于各个端子的一侧套接有橡胶圈(10),所述橡胶圈(10)上设置有标签牌(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惯导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1)为连接器插头母针,且所述第一端子(1)的外侧包裹有直头包胶(2),所述第一端子(1)通过黑色护套线缆(4)连接至所述单线(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惯导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端子(3)为连接器插座公针,且所述第五端子(3)的外侧包裹有直头包胶(2),所述第五端子(3)通过黑色护套线缆(4)连接至所述单线(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惯导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11)、所述第三端子(15)和所述第四端子(13)为的外侧均包裹有胶壳(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惯导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子(15)通过单线(7)连接至所述支线标签热缩管(8)上,所述单线(7)的一侧设置有黑色护套线缆(4),且所述单线(7)和所述黑色护套线缆(4)均套接在所述双壁热缩套管(17)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惯导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端子(13)通过单线(7)连接至所述支线标签热缩管(8)上,所述单线(7)的一侧设置有黑色护套线缆(4),且所述单线(7)和所述黑色护套线缆(4)均套接在所述双壁热缩套管(17)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惯导线束,其特征在于,整个线束使用小直径波纹管(6),且线束分叉处及波纹管(6)管口处均用所述双壁热缩套管(17)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惯导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1)和所述第五端子(3)的连接器为注塑,且第五端子(3)的外侧配防尘盖(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自动驾驶惯导线束,包括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第五端子、波纹管、T型波纹管接头、单线、支线标签热缩管和双壁热缩套管,波纹管上位于支线标签热缩管的一侧通过单线和双壁热缩套管连接有第二端子,波纹管的另一端通过T型波纹管结构连接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波纹管上靠近第二端子的一端通过单线连接有第一端子和第五端子,橡胶圈上设置有标签牌。通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第五端子、波纹管、T型波纹管接头、单线、支线标签热缩管和双壁热缩套管使整个线束连接稳定牢固,采用的多个端子实现对车载内部电路的稳定连接,利用端子处的橡胶圈和标签牌实现对端子的区分。

技术研发人员:曾敏,何运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申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