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杆组件及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9868发布日期:2023-04-20 05:0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飞杆组件及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飞杆组件及滤波器。


背景技术:

1、滤波器是一种典型的频率选择装置,它能够有效的抑制无用信号,使其不能通过滤波器,只有有用信号顺利通过滤波器,因此,滤波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通信系统的质量,是现代微波、毫米波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器件。

2、飞杆及飞杆安装座是滤波器重要零件,分为感性飞杆和容性飞杆两种形式,其作用是提高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感性飞杆一般以耦合窗口的形式实现(双端短路),容性飞杆以飞杆片或者杆的形式实现(双端开路),但现有的飞杆组件通常包括飞杆座以及设置在飞杆座上的飞杆片,飞杆组件的两侧设置有卡槽,与滤波器组装时将隔筋插入对应的卡槽中;这种飞杆组件在安装于滤波器腔体内的时候,飞杆组件x方向由隔筋进行约束,上端由滤波器盖板压紧,y/z方向的约束依靠隔筋卡口,不仅使得飞杆组件的固定需要依赖隔筋,而且飞杆组件卡接于隔筋上,使得飞杆组件的固定不够牢固,同时使得飞杆组件与隔筋之间没有间隙,导致滤波器在电镀的时候无法覆盖整个隔筋,因此,急需一种飞杆组件及滤波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飞杆组件及滤波器。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飞杆组件,包括飞杆座以及设置在飞杆座上的飞杆片,飞杆座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柱,飞杆座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定位柱,第一定位柱可插设于滤波器盖板上的第一定位孔内,第二定位柱可插设于滤波器腔体上的第二定位孔内。

3、进一步地,飞杆座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端设置有可与滤波器盖板或滤波器腔体连接的限位结构。

4、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飞杆座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端上的限位柱以及设置在滤波器盖板或滤波器腔体上的限位孔,限位柱插设于限位孔内,以限制飞杆座与滤波器盖板或滤波器腔体之间的相对转动。

5、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柱包括第一连接柱以及第一热熔柱,第一连接柱连接于飞杆座与第一热熔柱之间,第一热熔柱伸入至第一定位孔内,第一热熔柱可热熔于滤波器盖板上,第一连接柱的直径大于第一热熔柱的直径,以使第一连接柱的端面与滤波器盖板的内壁抵接。

6、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柱设置为第二热熔柱。

7、进一步地,第二定位柱包括第二连接柱以及第三热熔柱,第二连接柱连接于飞杆座与第三热熔柱之间,第三热熔柱伸入至第二定位孔内,第三热熔柱可热熔于滤波器腔体上,第二连接柱的直径大于第三热熔柱的直径,以使第二连接柱的端面与滤波器腔体的内壁抵接。

8、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柱设置为第四热熔柱。

9、进一步地,飞杆座与飞杆片一体注塑成型。

10、滤波器,包括所述的飞杆组件。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飞杆组件及滤波器,飞杆组件包括飞杆座以及设置在飞杆座上的飞杆片,飞杆座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柱,飞杆座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定位柱,第一定位柱可插设于滤波器盖板上的第一定位孔内,第二定位柱可插设于滤波器腔体上的第二定位孔内;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得飞杆组件固定不依托于隔筋,而是靠滤波器盖板和滤波器腔体,令飞杆组件与滤波器隔筋之间具有间隙,使得滤波器隔筋在电镀的时候能够完全电镀上。



技术特征:

1.飞杆组件,包括飞杆座(10)以及设置在所述飞杆座(10)上的飞杆片(20),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杆座(10)的第一端(11)设置有第一定位柱(31),所述飞杆座(10)的第二端(12)设置有第二定位柱(32),所述第一定位柱(31)可插设于滤波器盖板(40)上的第一定位孔(61)内,所述第二定位柱(32)可插设于滤波器腔体(50)上的第二定位孔(6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杆座(10)的第一端(11)和/或第二端(12)设置有可与滤波器盖板(40)或滤波器腔体(50)连接的限位结构(7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70)包括设置在所述飞杆座(10)的第一端(11)或第二端(12)上的限位柱(71)以及设置在滤波器盖板(40)或滤波器腔体(50)上的限位孔(72),所述限位柱(71)插设于所述限位孔(72)内,以限制所述飞杆座(10)与滤波器盖板(40)或滤波器腔体(50)之间的相对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31)包括第一连接柱(311)以及第一热熔柱(312),所述第一连接柱(311)连接于所述飞杆座(10)与所述第一热熔柱(312)之间,所述第一热熔柱(312)伸入至所述第一定位孔(61)内,所述第一热熔柱(312)可热熔于滤波器盖板(40)上,所述第一连接柱(311)的直径大于第一热熔柱(312)的直径,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柱(311)的端面与滤波器盖板(40)的内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311)设置为第二热熔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柱(32)包括第二连接柱(321)以及第三热熔柱(322),所述第二连接柱(321)连接于所述飞杆座(10)与所述第三热熔柱(322)之间,所述第三热熔柱(322)伸入至所述第二定位孔(62)内,所述第三热熔柱(322)可热熔于滤波器腔体(50)上,所述第二连接柱(321)的直径大于第三热熔柱(322)的直径,以使所述第二连接柱(321)的端面与滤波器腔体(50)的内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柱(321)设置为第四热熔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杆座(10)与所述飞杆片(20)一体注塑成型。

9.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飞杆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杆组件及滤波器,飞杆组件包括飞杆座以及设置在飞杆座上的飞杆片,飞杆座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柱,飞杆座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定位柱,第一定位柱可插设于滤波器盖板上的第一定位孔内,第二定位柱可插设于滤波器腔体上的第二定位孔内;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得飞杆组件固定不依托于隔筋,而是靠滤波器盖板和滤波器腔体,令飞杆组件与滤波器隔筋之间具有间隙,使得滤波器隔筋在电镀的时候能够完全电镀上。

技术研发人员:成钢,陈发剑,梁钦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宇(中山)无线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