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转接装置、电池模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9089发布日期:2023-08-10 06:1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转接装置、电池模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转接,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转接装置、电池模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车上的应用,动力电池系统发展极为迅速,动力电池系统的发展方向朝着轻量化、高能量密度、更安全、更可靠、低成本的路线,这就要求在电芯技术的发展之外,对电池系统的内部结构以工艺都需要进行结构更可靠的优化设计,以此满足客户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要求。在具体电池系统项目设计实施过程中,传统模组与整包电连接的转接通过绝缘柱或螺栓将转接装置固定于电池模组的端板上,不论绝缘柱还是螺栓固定方式,安装过程繁琐,增加了制造成本及时间。

2、公开号为cn217239695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转接装置和电池,包括转接结构、极柱结构和压紧结构。所述极柱结构的极柱通孔结构以凹凸配合的方式适配所述转接结构的凸起结构以实现所述转接结构和所述极柱结构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压紧结构以凹凸配合的方式适配贯穿所述凸起结构的转接通孔结构以加强所述转接结构和所述极柱结构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该实用新型虽然避免采用焊接的方式实现对电芯极耳和极柱的转接装配,有利于加强所述转接结构和所述极柱结构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但上述电池转接装置仍然需要借助工具实现转接装置的安装,安装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转接装置、电池模组及车辆,无需借助工具就能安装转接装置,且能防止转接装置的旋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转接装置,包括转接本体,转接本体上设有转接结构;

3、转接本体背离转接结构的一面设有凸出部,用于与电池模组上的限位孔匹配连接;

4、凸出部设置有至少两个防脱部,用于防止凸出部从电池模组中脱出。

5、可选的,所述防脱部包括围设在凸出部的第一卡扣部,第一卡扣部一端与凸出部弹性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卡扣部与凸出部夹角为锐角。

6、可选的,所述凸出部为内部镂空结构。

7、可选的,所述电池模组转接装置还包括保护盖,保护盖扣合在转接本体上。

8、可选的,所述保护盖通过卡扣结构扣合在转接本体上,卡扣结构包括匹配扣合连接的第二卡扣部和卡槽部。

9、可选的,所述第二卡扣部设置在转接本体上,卡槽部对应设置在保护盖上。

10、可选的,所述转接结构上设置有固定部,用于固定电池模组的转接元件。

11、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为螺母,螺母嵌装于凸出部内。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上述电池模组转接装置。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电池模组。

14、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凸出部,能够避免转接装置在安装过程中转动。凸出部侧面上设有防脱部,可将转接装置卡入电池模组端板上设置的限位孔中,无需借助工具就能轻松安装所述转接装置,且可以防止转接装置从电池模组上脱出,安装过程简单,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及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转接装置,用于实现电池模组的转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本体,转接本体上设有转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包括围设在所述凸出部的第一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一端与所述凸出部弹性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凸出部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为内部镂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转接装置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扣合在所述转接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通过卡扣结构扣合在所述转接本体上,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匹配扣合连接的第二卡扣部和卡槽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部设置在所述转接本体上,所述卡槽部对应设置在所述保护盖上。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上还设置有固定部,用于固定电池模组的转接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螺母,所述螺母嵌装于所述凸出部内。

9.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转接装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转接装置、电池模组及车辆,其中,一种电池模组转接装置包括转接本体,转接本体上设有转接结构;转接本体背离转接结构的一面设有凸出部,用于与电池模组上的限位孔匹配连接;凸出部设置有至少两个防脱部,用于防止凸出部从电池模组中脱出。本技术无需借助工具就能安装转接装置,且能防止安装过程中电池模组转接装置转接结构的旋转,安装过程简单,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和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肖俊,王平,杨舟,欧志平,罗程,周亮,周博,易康,曾武,李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