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液冷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2882发布日期:2023-08-20 14:07阅读:85来源:国知局
储能系统液冷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液冷电池包,尤其涉及储能系统液冷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1、电池储能系统是新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电池储能系统是由大量的单体电池进行串并联组合形成电池模组,之后将电池模组放置在壳体内形成电池包,由多个电池包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电池储能系统。

2、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为了避免电池产生热失控,电池模组通常设有液冷组件来对电池包进行降温,而在现有的液冷组件中,需要安装固定的流动通道来对电池包冷却,在冷却液流动的过程中逐一对电池芯进行冷却,无法保证电池芯表面温度的一致性,使用固定单一的流动通道对电池包冷却,使得冷却液的流量较小,液阻较大,无法对电池包进行统一的降温冷却,从而降低了散热效果,影响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储能系统液冷电池模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储能系统液冷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包壳体与顶盖,所述顶盖通过沉头螺钉连接在所述电池包壳体的顶端,所述电池包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模组托盘,所述模组托盘上设有两组小模组1p28s,所述小模组1p28s由若干个等间距竖直分布的电池芯组成,每两列电池芯构成一组小模组1p28s,其中,每两个竖直方向的电池芯上连接有连接铝排,所述连接铝排上固定连接有pcb采集板;

4、所述电池包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固定连接有水冷板,所述电池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硅胶片,所述水冷板与导热硅胶片之间设有水冷铜管,所述水冷铜管呈双u型设置在所述导热硅胶片上,所述水冷铜管的端部贯穿延伸至导热硅胶片的外部且连接有epdm管路,所述epdm管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宝塔接头。

5、优选的,所述电池包壳体的侧壁对称设有两个模组端板,所述模组端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绝缘柱,两组小模组1p28s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正极铝排、负极铝排,位于底部的正极铝排、负极铝排的外壁连接有桥接铜排,所述桥接铜排通过绝缘柱连接在所述模组端板的外壁上。

6、优选的,位于左侧小模组1p28s顶部的正极铝排与位于右侧小模组1p28s顶部的负极铝排之间通过连接铜排连接固定,位于左侧小模组1p28s顶部的负极铝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总负铜排,位于右侧小模组1p28s顶部的正极铝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总正铜排。

7、优选的,所述电池包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bmu电池模组管理面板,所述bmu电池模组管理面板上分别连接有连接器插头一、连接器插头二与插头插座,所述电池包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连接器插头一、连接器插头二的端部均贯穿所述通孔并延伸至电池包壳体的内部并分别与总负铜排、总正铜排连接。

8、优选的,所述电池包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圆形孔内设置有消防进水管,所述消防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模组托盘的侧边,所述消防进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圆形孔并延伸至电池包壳体的外部且连接有穿板宝塔。

9、优选的,所述电池芯为磷酸铁锂材质。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低温冷却液经epdm管路流至电池系统的内部,使得低温冷却液均匀的在电池芯的底部流动,并通过导热硅胶片将低温冷却液的温度传递给电池芯,与电池芯发生热交换,低温冷却液在流动的过程从而有益于将电池芯产生的热量排出电池包壳体的外部,有益于将电池芯表面的温度快速冷却下来;

11、由于水冷铜管呈双u型通道并并联分布在导热硅胶片上,从而当低温冷却液从水冷铜管流动中时降低了水冷铜管中的液阻,增大了流量,进而均匀的对每个电池芯进行统一的冷却,提高了电池芯温度的一致性,增强了散热效果;

12、该液冷电池模组引入了引入消防水的浸没式消防方案,当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时,将穿板宝塔连接至水源处,水源从消防进水管流至电池包壳体的内部,从而达到了对电池包壳体内部的电池芯进行降温灭火的效果,使得电池包更加安全可靠,进一步提高了该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储能系统液冷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包壳体(1)与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通过沉头螺钉连接在所述电池包壳体(1)的顶端,所述电池包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模组托盘(3),所述模组托盘(3)上设有两组小模组1p28s(401),所述小模组1p28s(401)由若干个等间距竖直分布的电池芯(4)组成,每两列电池芯(4)构成一组小模组1p28s(401),其中,每两个竖直方向的电池芯(4)上连接有连接铝排(6),所述连接铝排(6)上固定连接有pcb采集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液冷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壳体(1)的侧壁对称设有两个模组端板(14),所述模组端板(14)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绝缘柱(15),两组小模组1p28s(4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正极铝排(161)、负极铝排(162),位于底部的正极铝排(161)、负极铝排(162)的外壁连接有桥接铜排(16),所述桥接铜排(16)通过绝缘柱(15)连接在所述模组端板(14)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液冷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小模组1p28s(401)顶部的正极铝排(161)与位于右侧小模组1p28s(401)顶部的负极铝排(162)之间通过连接铜排(165)连接固定,位于左侧小模组1p28s(401)顶部的负极铝排(16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总负铜排(163),位于右侧小模组1p28s(401)顶部的正极铝排(16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总正铜排(16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系统液冷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壳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bmu电池模组管理面板(17),所述bmu电池模组管理面板(17)上分别连接有连接器插头一(171)、连接器插头二(172)与插头插座(173),所述电池包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连接器插头一(171)、连接器插头二(172)的端部均贯穿所述通孔并延伸至电池包壳体(1)的内部并分别与总负铜排(163)、总正铜排(16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液冷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圆形孔内设置有消防进水管(13),所述消防进水管(13)的一端延伸至模组托盘(3)的侧边,所述消防进水管(13)的另一端贯穿圆形孔并延伸至电池包壳体(1)的外部且连接有穿板宝塔(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液冷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芯(4)为磷酸铁锂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液冷电池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储能系统液冷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包壳体与顶盖,所述顶盖通过沉头螺钉连接在所述电池包壳体的顶端,所述电池包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模组托盘,所述模组托盘上设有两组小模组1p28s,所述小模组1p28s由若干个等间距竖直分布的电池芯组成,每两列电池芯构成一组小模组1p28s。将低温冷却液经EPDM管路流至电池系统的内部,使得低温冷却液均匀的在电池芯的底部流动,并通过导热硅胶片将低温冷却液的温度传递给电池芯,与电池芯发生热交换,低温冷却液在流动的过程从而有益于将电池芯产生的热量排出电池包壳体的外部,有益于将电池芯表面的温度快速冷却下来。

技术研发人员:成杰,王雯斐,成月,徐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德春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