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64714发布日期:2023-05-15 00:1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低压电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1、小型断路器又称微型断路器,主要用于工业、商业、高层和民用住宅等各种场所,可以作为线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之用,也可以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操作转换之用。

2、由于小型断路器的设计较为紧凑,长期以来,现有的小型断路器的开距普遍小于7mm,且灭弧室体积小,灭弧栅片数量少,很难实现高电压的分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型断路器,通过对各机构重新布局,提高了高电压短路的分断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操作机构、脱扣机构、灭弧室、动触头和静触头;操作机构和脱扣机构分别与灭弧室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操作机构和脱扣机构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其中,第一方向为壳体的高度方向,第二方向为壳体的长度方向;静触头位于灭弧室的开口处,动触头与操作机构连接并伸向灭弧室,操作机构驱动动触头往复转动以与静触头接触合闸或分离分闸。

4、可选地,壳体内划分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分别与第一腔室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静触头和灭弧室位于第一腔室内,操作机构和动触头位于第二腔室内,脱扣机构位于第三腔室内。

5、可选地,操作机构包括驱动连接的手柄和连杆组件,操作机构具有第一转动副和第二转动副,手柄绕第一转动副转动,动触头绕第二转动副转动,动触头的动触点和静触头的静触点均位于灭弧室的开口处。

6、可选地,灭弧室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及固定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多个灭弧栅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沿第三方向依次分布,多个灭弧栅片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7、可选地,灭弧室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产气件和第二产气件,第一产气件与第一隔板、第二产气件与第二隔板分别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灭弧栅片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产气件和第二产气件内,动触头的动触点和静触头的静触点均位于第一产气件和第二产气件之间。

8、可选地,灭弧室还包括第一引弧板和第二引弧板,第一引弧板、灭弧栅片和第二引弧板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第一引弧板的一端与静触头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灭弧室的底部,第二引弧板的一端延伸至灭弧室的开口处、另一端延伸至灭弧室的底部,灭弧室的底部与灭弧室的开口相对设置。

9、可选地,小型断路器还包括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第一接线端、操作机构、脱扣机构和第二接线端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

10、可选地,脱扣机构包括线圈骨架、设置在线圈骨架内的动铁芯、静铁芯和推杆,以及缠绕在线圈骨架外壁的脱扣螺线管,推杆的一端位于线圈骨架外,另一端穿过静铁芯后与动铁芯连接,脱扣螺线管用于驱动动铁芯靠近或远离静铁芯;推杆位于线圈骨架外的端部朝向灭弧室设置,脱扣螺线管的轴线平行于第一方向,动铁芯和推杆的运动方向也平行于第一方向。

11、可选地,静触头的静触点和动触头的动触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12mm,动触头的最大旋转角度为45°~55°。

12、可选地,壳体呈凸字型,壳体沿第二方向可划分出依次连接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的顶部低于第二区域的顶部,操作机构、脱扣机构和灭弧室位于第二区域内,第一接线端位于第一区域内,第二接线端位于第三区域内。

1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1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操作机构、脱扣机构、灭弧室、动触头和静触头;操作机构和脱扣机构分别与灭弧室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操作机构和脱扣机构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其中,第一方向为壳体的高度方向,第二方向为壳体的长度方向;静触头位于灭弧室的开口处,动触头与操作机构连接并伸向灭弧室,操作机构驱动动触头往复转动以与静触头接触合闸或分离分闸。上述小型断路器,将操作机构和灭弧室沿壳体的高度方向布置,静触头设置在灭弧室的开口处,动触头在操作机构的驱动下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运动与静触头配合,增大了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开距;同时,将脱扣机构设置为与操作机构并排,位于灭弧室的侧面,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为灭弧室的设置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增大了灭弧室的体积和灭弧栅片的数量,进而提高了高电压短路分断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型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0)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10)内的操作机构(120)、脱扣机构(130)、灭弧室(140)、动触头(150)和静触头(1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0)内划分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室(111)、第二腔室(112)和第三腔室(113),所述第二腔室(112)和所述第三腔室(113)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111)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二腔室(112)与所述第三腔室(113)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分布;所述静触头(160)和所述灭弧室(140)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11)内,所述操作机构(120)和所述动触头(150)位于所述第二腔室(112)内,所述脱扣机构(130)位于所述第三腔室(113)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120)包括驱动连接的手柄(121)和连杆组件(122),所述操作机构(120)具有第一转动副(123)和第二转动副(124),所述手柄(121)绕所述第一转动副(123)转动,所述动触头(150)绕所述第二转动副(124)转动,所述动触头(150)的动触点和所述静触头(160)的静触点均位于所述灭弧室(140)的开口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14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隔板(141)和第二隔板、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隔板(141)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多个灭弧栅片(142),所述第一隔板(141)和所述第二隔板沿第三方向依次分布,多个所述灭弧栅片(142)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14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产气件(143)和第二产气件,所述第一产气件(143)与所述第一隔板(141)、所述第二产气件与所述第二隔板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灭弧栅片(142)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产气件(143)和所述第二产气件内,所述动触头(150)的动触点和所述静触头(160)的静触点均位于所述第一产气件(143)和所述第二产气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140)还包括第一引弧板(144)和第二引弧板(145),所述第一引弧板(144)、所述灭弧栅片(142)和所述第二引弧板(145)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一引弧板(144)的一端与静触头(160)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灭弧室(140)的底部,所述第二引弧板(14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灭弧室(140)的开口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灭弧室(140)的底部,所述灭弧室(140)的底部与所述灭弧室(140)的开口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断路器(100)还包括第一接线端(170)和第二接线端(180),所述第一接线端(170)、所述操作机构(120)、所述脱扣机构(13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180)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分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机构(130)包括线圈骨架(131)、设置在所述线圈骨架(131)内的动铁芯(132)、静铁芯(133)和推杆(134),以及缠绕在所述线圈骨架(131)外壁的脱扣螺线管(135),所述推杆(134)的一端位于线圈骨架(131)外,另一端穿过所述静铁芯(133)后与所述动铁芯(132)连接,所述脱扣螺线管(135)用于驱动所述动铁芯(132)靠近或远离所述静铁芯(133);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小型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160)的静触点和所述动触头(150)的动触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12mm,所述动触头(150)的最大旋转角度为45°~55°。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型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0)呈凸字型,所述壳体(110)沿所述第二方向可划分出依次连接的第一区域(114)、第二区域(115)和第三区域(116),所述第一区域(114)、所述第二区域(115)和所述第三区域(116)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区域(114)和所述第三区域(116)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二区域(115)的顶部,所述操作机构(120)、所述脱扣机构(130)和所述灭弧室(140)位于所述第二区域(115)内,所述第一接线端(170)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14)内,所述第二接线端(180)位于所述第三区域(116)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型断路器,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该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操作机构、脱扣机构、灭弧室、动触头和静触头;操作机构和脱扣机构分别与灭弧室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操作机构和脱扣机构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其中,第一方向为壳体的高度方向,第二方向为壳体的长度方向;静触头位于灭弧室的开口处,动触头与操作机构连接并伸向灭弧室,操作机构驱动动触头往复转动以与静触头接触合闸或分离分闸。上述小型断路器,通过各机构重新布局,增大了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开距,增大了灭弧室体积和灭弧栅片数量,提高了高电压短路的分断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龚祚勇,彭琼,廖茹嘉,杨后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