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盘及动车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4074发布日期:2023-04-20 06:01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擦盘及动车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接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摩擦盘及动车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电驱动的地铁、动车和高铁车辆等电动机车从悬链线上获得牵引和移动车辆的有效电流。在这个电回路中,有效电流经过车轴和车轮到轨道上,再从轨道传入大地。从车辆的固定部件到转动轴,电流通过被称“接地点”的特殊电桥方式发生转移。将车轴滚柱轴承安放在活动的或者附加的电流回路上。当电流通过时,接地装置必须形成一低电阻电流的电桥保护滚柱轴承和获得一个有效的接地保护,故接地装置能够正常可靠的工作对列车的安全运用尤为重要。

2、在现有技术中,接地装置通常安装在电动机车的转向架的轴端,在电机机车运行中轴端会高速旋转,且需通过较大的电流,故接地装置涉及了机械、电学、材料、摩擦等多个学科。现有的接地装置通常包括本体和摩擦盘,本体内部安装有碳刷,碳刷通过弹簧驱动伸出本体外部并保持压力恒定地与摩擦盘接触,车辆运行时,摩擦盘跟随车轴旋转,碳刷与摩擦盘为相对摩擦式接触,其中,碳刷和摩擦盘均为易耗件,碳刷为碳铜合金材质,为了适配碳刷使用寿命、以及兼具良好的导电性,降低电腐蚀现象,摩擦盘材质通常为铜合金材质,工作状态下,摩擦盘和碳刷相对运动,碳刷会在摩擦盘上形成圆形轨迹。现有接地装置的摩擦盘是将摩擦盘通过锁固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摩擦盘支架上,如公告号为cn217720207u、公布号为cn109301520a的专利中所揭示的摩擦盘的安装方式,现有的这种装配方式会让摩擦盘与摩擦盘支架之间存在装配间隙,在接地装置运行中,碳刷与摩擦盘相摩擦产生的石墨粉会从这些装配间隙泄漏出来,这些石墨粉可能会被吸入至轴承内,导致轴承存在温度过高、磨损异常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擦盘,该摩擦盘的摩擦盘本体与摩擦盘支架之间没有装配间隙,进而避免石墨粉从装配间隙之间泄漏出来。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摩擦盘,包括:

4、摩擦盘支架,所述摩擦盘支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侧翼部,所述侧翼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周向的外沿;

5、摩擦盘本体,所述摩擦盘本体包括一个第二主体部和多个固定嵌件,所述第二主体部为盘状结构,所述第二主体部具有表面以及与表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固定嵌件包括了沿所述第二主体部轴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和沿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径向往远离第二主体部方向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周向的外沿,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

6、其中,所述固定嵌件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径向延伸至所述第一主体部内,且所述第一主体部将所述固定嵌件包覆并将所述摩擦盘本体固定至所述摩擦盘支架。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在所述第一主体部轴向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轴向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第一主体部轴向方向上的厚度之和。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嵌件的第二连接部包括径向尺寸较大的第一部分和径向尺寸较小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更远离所述第二主体部,并在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处形成台阶结构。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自由端端面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底面相齐平设置。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底面设置有往远离表面方向凸出设置的环状凸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设置有与所述环状凸部相匹配设置的环状凹部,所述环状凸部位于所述环状凹部内。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凹部为燕尾槽,所述环状凸部是与燕尾槽相匹配设置的楔形凸块。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在对应每个所述固定嵌件的位置上都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二主体部轴向贯穿所述第二主体部和贯穿所述固定嵌件。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擦盘本体由锡青铜合金材料制成,所述摩擦盘支架由团聚模塑料制成。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车接地装置,包括:

15、接地装置本体,所述接地装置本体包括端盖、安装于端盖内的电刷和接线端子,所述端盖具有一个空腔,所述电刷和所述接线端子固定安装在端盖的空腔内,所述接线端子与相对应的所述电刷电气且机械连接固定;

16、摩擦盘,所述摩擦盘为上任一所述的摩擦盘,所述摩擦盘的摩擦盘支架与所述端盖接触并将所述空腔密封,所述电刷与所述摩擦盘的摩擦盘本体导电接触。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翼部包括环形的连接段和环形的伸入段,所述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径向外周沿,且沿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径向延伸,所述伸入段连接于所述连接段,且沿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朝向端盖一侧的轴向方向延伸,且所述伸入段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外周沿形成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伸入段正对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伸入段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18、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擦盘的摩擦盘支架直接将摩擦盘本体的固定嵌件包覆固定住,可以避免因加工误差等因素导致的装配间隙,让摩擦盘本体和摩擦盘支架之间的结合处更严密,进而避免石墨粉从两者的结合处泄漏出。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擦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在所述第一主体部轴向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轴向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第一主体部轴向方向上的厚度之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嵌件的第二连接部包括径向尺寸较大的第一部分和径向尺寸较小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更远离所述第二主体部,并在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处形成台阶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自由端端面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底面相齐平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底面设置有往远离表面方向凸出设置的环状凸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设置有与所述环状凸部相匹配设置的环状凹部,所述环状凸部位于所述环状凹部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凹部为燕尾槽,所述环状凸部是与燕尾槽相匹配设置的楔形凸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在对应每个所述固定嵌件的位置上都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二主体部轴向贯穿所述第二主体部和贯穿所述固定嵌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盘本体由锡青铜合金材料制成,所述摩擦盘支架由团聚模塑料制成。

9.一种动车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车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部包括环形的连接段和环形的伸入段,所述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径向外周沿,且沿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径向延伸,所述伸入段连接于所述连接段,且沿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朝向端盖一侧的轴向方向延伸,且所述伸入段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外周沿形成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伸入段正对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伸入段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擦盘及动车接地装置,其中摩擦盘包括摩擦盘支架和摩擦盘本体,所述摩擦盘支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侧翼部,所述摩擦盘本体包括一个第二主体部和多个固定嵌件,所述固定嵌件包括了沿所述第二主体部轴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和沿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径向往远离第二主体部方向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固定嵌件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径向延伸至所述所述第一主体部内,且所述第一主体部将所述固定嵌件包覆并将所述摩擦盘本体固定至所述摩擦盘支架,以避免碳粉从摩擦盘本体和摩擦盘支架的装配间隙中泄漏出来。

技术研发人员:赵京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新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