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5438发布日期:2023-05-25 01:3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的,具体是涉及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1、隔离开关作为电力设备中的一种,其设置有触片和触点等结构,通过触片和触点的分离或接触实现分闸或合闸的操作,满足电路通断的控制需求。

2、目前,市面上现有的隔离开关,虽然于其内部且位于动静触头处设置有灭弧结构,灭弧结构简单,导致在有限的空间内,灭弧仓数量较少,电弧分散不均匀,灭弧效果不好,如专利cn108074764a公开的一种旋转式隔离开关的限制电弧路径模块,于动触头组件的动触片运动轨迹上位于触头壳内腔中的动触片下方设置有限制电弧块,限制电弧块上表面设有引弧沟槽,引弧沟槽位于限制电弧块上的两侧端位置处与外界贯通,此时,虽然通过引弧沟槽达到的引弧灭弧的目的,但是,上述的结构中,一限制电弧块上的引弧沟槽仅为一条,即一灭弧空间内仅有一个灭弧仓,即使采用了将引弧沟槽多次反向弯折的方式增加了引弧沟槽的长度,但是,较少数量的引弧沟槽,不利于电弧的分散,从而导致隔离开关的灭弧性能差,使用限制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以设置呈层叠布置的若干框架,每一框架的顶面和底面上且位于接线孔处均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突棱,若干突棱构成若干灭弧仓,并且,相邻两框架上形成的灭弧仓呈错位布置,实现了灭弧仓的倍数增加,同时,每一框架上且位于灭弧仓和接线孔之间均设置有磁性件,使得接线孔处产生的电弧被磁性件引导至灭弧仓内,满足灭弧需求,同时,倍数增加的灭弧仓能使电弧更分散,消散更快,灭弧效果更好。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若干框架、上盖、下盖、转臂以及手分结构,若干框架层叠布置以形成框体,框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上盖和下盖,相邻两框架之间以及框架和下盖之间均设置有转臂,并且相邻两转臂相互连接,同时,转臂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触片,每一框架的边沿上均开设有与触片对应的接线孔,且接线孔内设置有触点,同时,框架与上盖之间设置与转臂连接的手分结构,并且,每一框架的顶面和底面以及下盖的顶面均设置有灭弧仓,灭弧仓为若干间隔布置的突棱形成,且沿转臂的轴向上,相邻两框架中,位于上层的框架的底面和位于下层的框架的顶面上的灭弧仓呈错位布置,最下层的框架的底面和下盖的顶面上的灭弧仓呈错位布置,同时,于每一框架上且位于接线孔和灭弧仓之间均设置有磁性件。

4、上述的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中,最上层的框架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卡孔,同时,最上层的框架的侧壁上且位于第一卡孔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第一卡孔和外界的进入缺口,上盖的底端的边沿上设置有伸出的第一卡脚,且在上盖和最上层的框架连接时,第一卡脚从进入缺口插入至第一卡孔处并旋转上盖,以使第一卡脚旋转卡入第一卡孔内。

5、上述的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中,框架、上盖以及下盖均呈圆柱形布置。

6、上述的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中,框架上开设有贯穿所在框架的第一连接孔,上盖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下盖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三连接孔,若干框架形成框体时,若干框架上的第一连接孔在转臂的轴向上同轴布置,并且,在上盖和下盖安装于框体上时,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均与第一连接孔同轴布置,同时,限位连接杆穿过同轴布置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后锁紧。

7、上述的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中,相邻的两框架之间以及最下层的框架和下盖之间均为卡接连接。

8、上述的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中,框架上的接线孔设置于所在框架的边沿处,每一框架的中部均开设有贯穿的转动孔,转臂转动安装于转动孔内。

9、上述的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中,每一转臂均包括转盘、插孔和插杆,转盘的一侧且位于中心处设置有一突出布置的插杆,转盘的另一侧且位于中心处开设有内凹的插孔,且插孔内设置有若干第一限位面,插杆上设置有若干与第一限位面对应的第一配合面,同时,手分结构与最上方的一转臂上的插孔连接。

10、上述的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中,上盖包括绝缘隔板和限位盖,绝缘隔板呈筒状设置,绝缘隔板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安装板,限位盖扣设于绝缘隔板的一端并与安装板连接,绝缘隔板的另一端与最上层的框架连接,同时,手分结构位于安装板和最上层的框架之间。

11、上述的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中,手分结构包括手分座、手分杆以及扭簧,手分座转动设置于最上层的框架上,且手分座的底部设置有限位面并与最上一转臂连接并周向限位,手分座的上端套设有一手分杆,且手分杆上套设有一扭簧,扭簧的端部抵靠于手分杆和手分座上。

12、上述的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中,手分座的上端的侧沿上对称设置有配合块,且每一配合块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突出的延伸臂,且每一延伸臂背离配合块的端部上均设置有向上翘起的斜坡,同时,安装板上且位于靠近框架的一面上设置有两组限位组件,每组限位组件均包括两对称布置的限位斜坡,同组的两限位斜坡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为限位斜坡的最高部位,并且两组限位组件呈中心对称布置,手分杆转动安装于手分座上,手分杆的上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突出的压边,压边的底部对称布置有两凸尖,同时,两凸尖分别对应两配合块,并在对应的配合块的两延伸臂的斜坡之间移动,并且,手分座的上端且位于两配合块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手分杆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块对应的第二限位块,同时,扭簧的一端同时抵靠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同一侧,扭簧的另一端同时抵靠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另一侧。

13、上述的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中,手分座的上端且沿手分杆的转动方向的周向上开设有一限位槽,第二限位块的一端插入至限位槽内。

14、上述的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中,手分杆上设置有一限位凸起,限位盖上设置有一限位缺口,且在限位盖安装于绝缘隔板上时,限位凸起位于限位缺口内。

15、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16、上述的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通过设置包括若干呈层叠布置的框架的框体,框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盖和下盖,同时,相邻两框架之间以及最下层的框架和下盖之间均设置有转臂,同时,每一转臂上均设置有触片,每一框架上均设置有触点,并且,转臂相互连接后与手分结构连接,同时,每一框架的顶面和底面上以及下盖的顶面上均设置有由若干突棱形成的若干灭弧仓,且相邻两框架中处于上层的框架上的灭弧仓和处于下层的框架上的灭弧仓呈错位布置,同时,最下层的框架的底面上的灭弧仓和下盖的顶面上的灭弧仓呈错位布置,从而使得相同空间中灭弧仓的数量成倍增加,从而使得电弧更分散,灭弧效果更好,同时,每一框架上且位于灭弧仓和接线孔之间均设置有磁性件,使得接线孔处产生的电弧被磁性件引导至灭弧仓内,进一步提升灭弧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框架、上盖、下盖、转臂以及手分结构,若干所述框架层叠布置以形成框体,所述框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相邻两所述框架之间以及所述框架和所述下盖之间均设置有转臂,并且相邻两所述转臂相互连接,同时,所述转臂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触片,每一所述框架的边沿上均开设有与所述触片对应的接线孔,且所述接线孔内设置有触点,同时,所述框架与所述上盖之间设置与所述转臂连接的所述手分结构,并且,每一所述框架的顶面和底面以及所述下盖的顶面均设置有灭弧仓,所述灭弧仓为若干间隔布置的突棱形成,且沿所述转臂的轴向上,相邻两所述框架中,位于上层的所述框架的底面和位于下层的所述框架的顶面上的所述灭弧仓呈错位布置,最下层的所述框架的底面和所述下盖的顶面上的所述灭弧仓呈错位布置,同时,于每一所述框架上且位于所述接线孔和所述灭弧仓之间均设置有磁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最上层的所述框架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卡孔,同时,最上层的所述框架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卡孔的一侧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卡孔和外界的进入缺口,所述上盖的底端的边沿上设置有伸出的第一卡脚,且在所述上盖和所述框架连接时,所述第一卡脚从所述进入缺口插入至所述第一卡孔处并旋转所述上盖,以使所述第一卡脚旋转卡入所述第一卡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所述上盖以及所述下盖均呈圆柱形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开设有贯穿所在所述框架的第一连接孔,所述上盖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下盖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三连接孔,若干所述框架形成所述框体时,若干所述框架上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在所述转臂的轴向上同轴布置,并且,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安装于所述框体上时,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均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同轴布置,同时,限位连接杆穿过同轴布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孔后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的所述接线孔设置于所在所述框架的边沿处,每一所述框架的中部均开设有贯穿的转动孔,所述转臂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转臂均包括转盘、插孔和插杆,所述转盘的一侧且位于中心处设置有一突出布置的所述插杆,所述转盘的另一侧且位于中心处开设有内凹的所述插孔,且所述插孔内设置有若干第一限位面,所述插杆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限位面对应的第一配合面,同时,所述手分结构与最上方的一所述转臂上的所述插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绝缘隔板和限位盖,所述绝缘隔板呈筒状设置,所述绝缘隔板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安装板,所述限位盖扣设于所述绝缘隔板的一端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绝缘隔板的另一端与最上层的所述框架连接,同时,所述手分结构位于所述安装板和最上层的所述框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分结构包括手分座、手分杆以及扭簧,所述手分座转动设置于最上层的所述框架上,且所述手分座的底部设置有限位面并与最上一所述转臂连接并周向限位,所述手分座的上端套设有一所述手分杆,且所述手分杆上套设有一所述扭簧,所述扭簧的端部抵靠于所述手分杆和所述手分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分座的上端的侧沿上对称设置有配合块,且每一所述配合块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突出的延伸臂,且每一所述延伸臂背离所述配合块的端部上均设置有向上翘起的斜坡,同时,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靠近所述框架的一面上设置有两组限位组件,每组所述限位组件均包括两对称布置的限位斜坡,同组的两所述限位斜坡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为所述限位斜坡的最高部位,并且两组所述限位组件呈中心对称布置,所述手分杆转动安装于所述手分座上,所述手分杆的上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突出的压边,所述压边的底部对称布置有两凸尖,同时,两所述凸尖分别对应两所述配合块,并在对应的所述配合块的两所述延伸臂的所述斜坡之间移动,并且,所述手分座的上端且位于两所述配合块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手分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对应的第二限位块,同时,所述扭簧的一端同时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同一侧,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同时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另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分杆上设置有一限位凸起,所述限位盖上设置有一限位缺口,且在所述限位盖安装于所述绝缘隔板上时,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限位缺口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灭弧结构的隔离开关,属于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本技术于若干框架层叠形成框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上盖和下盖,且相邻两框架之间以及最下层的框架和下盖之间均设置有带触片的转臂,每一框架上均设置有触点,每一框架的顶面和底面上以及下盖的顶面上均设置有由若干间隔布置的突棱形成的灭弧仓,且各零件组装后,位于上层的框架的底面的灭弧仓和处于下层的框架的顶面的灭弧仓均呈错位布置,下盖的顶面上的灭弧仓与对应的框架的底面上的灭弧仓也呈错位布置,实现了有限空间中灭弧仓数量的成倍增加,电弧更分散,灭弧效果更好,同时,每一框架上且位于灭弧仓和触点之间均设置有磁性件,引导电弧至电弧仓,进一步提升灭弧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