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6605发布日期:2023-07-06 10:1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冠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冠簧。


背景技术:

1、目前冠簧被广泛应用充电连接器、高压连接器中,通过设置冠簧可以有效降低公端子和母端子的加工精度要求,避免公端子与母端子通过公差配合连接而出现配合过松或配合过紧而导致的电连接器连接不牢或插拔困难的现象。

2、冠簧装配在母端子的外壳里与外壳的内壁贴合接触从而组合成为母端子,公端子插入母端子中并与冠簧接触,形成一个导通的电路来实现电流输送。公母端子的对配是靠公端子插针与冠簧接触传导,再由冠簧与母端子外壳内壁接触传导。

3、现有的冠簧,其两端为环形的基体,基体之间设置多根簧片。插入公端子后由于簧片弹性力,公端子被压紧从而二者有效保持连接性,因此具有较好接触可靠性。冠簧与公端子的接触面都是采用点接触,在每根簧片的筋上单点或者多点接触,接触的面积较小,从而易于过载。且多次使用后由于环形的基体被磨损,结构强度变低,冠簧在插拔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基体发生轴向位移和周向位移导致部分错位从而整个冠簧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冠簧,所述冠簧包括两个环状结构和连接环状结构的多个簧片,通过在环状结构上增设加强筋,从而在不影响冠簧使用的前提下提升冠簧整体结构强度,使其不易在插拔过程中错位损坏。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冠簧,冠簧包括:

3、两个环状结构,分别位于冠簧两端,至少一个环状结构具有加强筋;

4、多个簧片,连接两个环状结构,多个簧片在两个环状结构之间固定间隔排列并形成筒状结构。

5、进一步地,簧片包括分别与两个环状结构连接的两个连接段和连接两个连接段的接触段,连接段靠近接触段一侧向冠簧的中心线方向弯曲,接触段平行于中心线。

6、进一步地,接触段靠近中心线一侧的棱边具有倒角。

7、进一步地,连接段靠近接触段的区域的棱边具有与接触段倒角形状相匹配的倒角。

8、进一步地,接触段长度为1mm。

9、进一步地,加强筋为向中心线方向凹设的凹槽。

10、进一步地,两个环状结构分别设置有加强筋。

11、进一步地,冠簧为平面结构卷绕形成的具有缺口的筒形结构,两个环状结构对应位置具有缝隙,缝隙处不设置簧片。

12、进一步地,加强筋设置在环状结构中部,加强筋与簧片的距离等于加强筋到冠簧的外边缘的距离。

13、进一步地,冠簧还包括:

14、外壳,包围冠簧外侧面,外壳具有阻碍冠簧沿中心线方向移动的限位部。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冠簧,该冠簧包括两个环状结构和连接两个环状结构的多个簧片。至少一个环状结构上设置加强筋,加强筋分散环状结构上的受力并依靠自身结构抵消一定外力,在环状结构和簧片具有较简单的结构的情况下使得整体冠簧具有较大强度,确保在公端子的插入和拔出时为整体冠簧提供结构强度从而防止冠簧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冠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冠簧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2)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环状结构(1)连接的两个连接段(21)和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段(21)的接触段(22),所述连接段(21)靠近所述接触段(22)一侧向所述冠簧的中心线方向弯曲,所述接触段(22)平行于所述中心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段(22)靠近所述中心线一侧的棱边具有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21)靠近所述接触段(22)的区域的棱边具有与所述接触段(22)倒角形状相匹配的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段(22)长度为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1)为向所述冠簧的中心线方向凹设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环状结构(1)分别设置有加强筋(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冠簧为平面结构卷绕形成的具有缺口的筒形结构,两个所述环状结构(1)对应位置具有缝隙,所述缝隙处不设置所述簧片(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1)设置在所述环状结构(1)中部,所述加强筋(11)与所述簧片(2)的距离等于所述加强筋(11)到所述冠簧的外边缘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冠簧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冠簧。该冠簧由两个环状结构和连接两个环状结构的多个簧片组合形成筒状结构。至少一个环状结构上设置加强筋。当公端子插拔时,加强筋将外力分散至环状结构每一部分,并依靠自身结构抵消一定外力。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在环状结构和簧片具有较简单的结构的情况下使得整体冠簧具有较大强度,增加冠簧的插拔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甘海强,何桂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立讯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