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7050发布日期:2023-06-15 13:54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顶盖,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行业的日益发展,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行业的关键部件,其研发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动力电池具有质轻、高容、长寿命、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优点,特别是动力电池在电动自行车、电动五金工具等设备上被广泛运用,动力电池在这些设备中的应用具备优势。

2、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包括盖板片和下塑胶板,盖板片和下塑胶板通常通过热熔胶粘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电池在一些高温的工作环境内,热熔胶会受热熔化,导致盖板片和下塑胶板部分脱离,造成电解液泄漏,影响电池的正常功用。

3、鉴于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顶盖结构加以改进,以解决高温环境,其结构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包括:贴合设置的顶盖片和下塑胶板;

4、所述下塑胶板的预设位置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顶盖片的一端面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安装于所述定位孔内,且所述定位柱的一端外露于所述定位孔并连接有卡接部。

5、可选的,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卡接部为一体式冲压成型。

6、可选的,所述卡接部的一端面开设有成型孔,所述成型孔为锥形孔。

7、可选的,所述定位柱的一端设有螺纹段,所述卡接部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段。

8、可选的,所述顶盖结构还包括极柱组件,所述顶盖片上开设有极柱孔,所述极柱组件安装于所述极柱孔内。

9、可选的,所述顶盖片上分别设有环绕于所述极柱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所述极柱组件卡接于所述限位空间。

10、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环状,所述下塑胶板和所述极柱组件之间设有间隙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入于所述间隙部内。

11、可选的,所述定位孔的周缘设有凸台部,所述凸台部凸出于所述下塑胶板向上延伸地设置;

12、所述凸台部的一端部伸入于所述间隙部内并与所述极柱组件相抵接。

13、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的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呈预设夹角设置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形成有所述限位空间。

14、可选的,所述极柱组件包括塑胶环,所述塑胶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匹配的空腔体,所述第二连接部收纳于所述空腔体内。

15、可选的,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折弯部为一体式成型。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安装时,顶盖片和下塑胶板贴合设置,将定位柱对准于定位孔,定位柱插入于定位孔内,使定位柱的一端外露于定位孔,并在该端部连接设置卡接部,卡接部与下塑胶板相抵接,从而使下塑胶板卡接于卡接部和顶盖片之间,实现顶盖片和下塑胶板的定位安装;本方案通过定位柱的作用进行物理限位,不受高温环境影响,保证电池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贴合设置的顶盖片(1)和下塑胶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3)和所述卡接部(4)为一体式冲压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4)的一端面开设有成型孔(41),所述成型孔(41)为锥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极柱组件(5),所述顶盖片(1)上开设有极柱孔,所述极柱组件(5)安装于所述极柱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1)上分别设有环绕于所述极柱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所述极柱组件(5)卡接于所述限位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为环状,所述下塑胶板(2)和所述极柱组件(5)之间设有间隙部,所述第一连接部(11)伸入于所述间隙部(13)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21)的周缘设有凸台部(22),所述凸台部(22)凸出于所述下塑胶板(2)向上延伸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2)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设置的主体部(121),以及与所述主体部(121)呈预设夹角设置的折弯部(122),所述折弯部(122)和所述第一连接部(11)之间形成有所述限位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5)包括塑胶环(51),所述塑胶环(51)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相匹配的空腔体,所述第二连接部(12)收纳于所述空腔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21)和所述折弯部(122)为一体式成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顶盖结构,包括:贴合设置的顶盖片和下塑胶板;下塑胶板的预设位置开设有定位孔,顶盖片的一端面上设有定位柱,定位柱安装于定位孔内,且定位柱的一端外露于定位孔并连接有卡接部。安装时,顶盖片和下塑胶板贴合设置,将定位柱对准于定位孔,定位柱插入于定位孔内,使定位柱的一端外露于定位孔,并在该端部连接设置卡接部,卡接部与下塑胶板相抵接,从而使下塑胶板卡接于卡接部和顶盖片之间,实现顶盖片和下塑胶板的定位安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顶盖结构,本方案通过定位柱的作用进行物理限位,不受高温环境影响,保证电池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陈圣,赵伟,陈洪亮,周斌,钱利飞,方松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池州市骏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