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8286发布日期:2023-05-28 01:3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电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大力发展绿色、高效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绿色环保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器、电动工具、大型贮能、电动交通动力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但是,目前电池装置中的烟雾报警器容易出现无法报警的问题。

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相关技术的烟雾报警器容易出现无法报警的不足,提供一种烟雾报警器能够及时报警的电池装置。

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装置,包括:

3、电池箱,包括底板;

4、支撑梁,固定于所述电池箱内;

5、烟雾报警器,设于所述电池箱内,且固定于所述支撑梁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6、bms组件,设于所述电池箱内,且与所述烟雾报警器固定于同一所述支撑梁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烟雾报警器电连接于所述bms组件。

7、本公开的电池装置,烟雾报警器和bms组件固定于同一支撑梁背离底板的一侧,烟雾报警器电连接于bms组件,在电池装置安装到车辆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池装置会受到频繁的振动,振动会通过底板传递至支撑梁,然后通过支撑梁传递至烟雾报警器和bms组件,因此,烟雾报警器和bms组件受到的振动是同步的,烟雾报警器与bms组件之间不会发生相对位移,不会由于振动而使烟雾报警器与bms组件之间连接失效,保证烟雾报警器与bms组件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从而保证烟雾报警器和bms组件之间信号传递的可靠性。

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梁背离所述底板的一面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支撑梁背离所述底板的一面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ms组件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子梁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bms组件的另一端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梁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背离所述底板的一面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支撑梁背离所述底板的一面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于所述电池箱的侧边梁靠近烟雾报警器的一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ms组件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bms组件的另一端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梁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设置为两个,一个所述转接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烟雾报警器,另一个所述转接结构用于支撑所述bms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上设置有防爆结构,所述烟雾报警器位于所述bms组件靠近所述防爆结构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装置;该电池装置包括电池箱、支撑梁、烟雾报警器以及BMS组件;电池箱包括底板;支撑梁固定于电池箱内;烟雾报警器设于电池箱内,且固定于支撑梁背离底板的一侧;BMS组件设于电池箱内,且与烟雾报警器固定于同一支撑梁背离底板的一侧,烟雾报警器电连接于BMS组件。该电池装置保证烟雾报警器与BMS组件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从而保证烟雾报警器和BMS组件之间信号传递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