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连接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49901发布日期:2023-07-22 13:5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连接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线束连接,具体涉及一种线束连接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1、传统的音频线束通过套管将线束进行集中保护,通过线束插头来实现线束之间的对接,在进行多次插拔使用的过程中,线束与插头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损耗,使得整个线束和插头使用寿命降低。

2、现有技术中cn212485662u公开了一种遥测监护仪连接线束保护结构,包括线束插头,所述线束插头的底部设有线体,所述线束插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通过将线束插头搭入第一插头护套的内部,使限位块插在限位纽之间,使限位纽通过触垫套与限位块搭接紧密,不易晃动,使线体搭接在线体凹槽的内部,使线束保护衬棉对线体进行包裹,再闭合第二插头护套,使第一插头护套和第二插头护套通过磁吸板片吸附而闭合,从而使整个护套结构包裹在插头的表面,使线束和插头连接处得到保护,从而通过拿持护套结构进行进行插连,达到了便于线束和插头处进行保护的效果,实现了保障线束使用寿命的目标,提高了安全性,使用起来更加经济。

3、但现有的接头在使用时,容易使得接头受到碰撞或掉落,从而使得接头通过掉落或受到磕碰而造成接头内的连接线路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线束连接保护结构,现有的接头在使用时,容易使得接头受到碰撞或掉落,从而使得接头通过掉落或受到磕碰而造成接头内的连接线路受损。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套管和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套管的一侧,

3、还包括缓冲组件,

4、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一缓冲板、第二弹簧、第二缓冲板、固定构件和连接构件,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接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接头的一侧,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接头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接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接头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所述第二缓冲板与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接头的一侧,所述固定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上,并与所述接头和所述第一缓冲板连接,所述连接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弹簧上,并与所述接头和所述第二缓冲板连接。

5、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接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弹簧靠近所述接头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座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一缓冲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弹簧靠近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一侧。

6、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第三固定座和第四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分别与所述第二弹簧和所述接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弹簧靠近所述接头的一侧;所述第四固定座分别与所述第二弹簧和所述第二缓冲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弹簧靠近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一侧。

7、其中,所述缓冲组件好包括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套设在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缓冲板靠近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一侧。

8、其中,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限位构件,所述限位构件包括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接头和所述第一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位于所述接头靠近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接头和所述第二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位于所述接头靠近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一侧。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束连接保护结构,当所述接头掉落或受到磕碰的冲击力时,冲击力通过接触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传递到所述第一弹簧或第二弹簧上,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的形变能力,能够对所述接头碰撞或掉落所受到的冲击力进行吸收,从而避免使用接头造成掉落或受到磕碰时对所述接头的保护,进而避免所述接头内的连接线路受损。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束连接保护结构,包括套管和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套管的一侧,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线束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连接保护结构,包括套管和接头,还包括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一缓冲板、第二弹簧、第二缓冲板、固定构件和连接构件,第一弹簧与接头固定连接,第一缓冲板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第二弹簧与接头固定连接,第二缓冲板与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固定构件设置在第一弹簧上,并与接头和第一缓冲板连接,连接构件设置在第二弹簧上,并与接头和第二缓冲板连接,通过多个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形变能力,能够对接头碰撞或掉落所受到的冲击力进行吸收,从而避免使用接头造成掉落或受到磕碰时对接头的保护,进而避免接头内的连接线路受损。

技术研发人员:戴根洪,戴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科林线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