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电池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7477发布日期:2023-06-08 15:3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电池、电池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及其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对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动力锂电池包作为一种可充电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当前,市面上动力锂电池主要以方壳电池、圆柱电池和软包电池为主,其中在乘用车与商用车市场,方壳电池的占比最大、方壳电池结构强度大,成组效率高,并且随着“ctp”以及“ctc”等新技术的发展,方壳电池作为电力以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结构件极具优势。

2、软包电池包括壳体和内部的极片堆叠体,极片堆叠体两端电连接多层极耳,多层极耳与转接片连接,并通过转接片对外输出电流。加工时,多层极耳的底面或顶面与转接片连接,电池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池膨胀,与转接片相背离的极耳受到拉扯力的较大,容易出现断裂情况,导致电池可使用的能量降低。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可以保证多层极耳与转接片良好接触的装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和电子设备,该电池的极耳结构稳定,可以保证电气安全并延伸电池的使用寿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封闭的容纳空间;

4、极片堆叠体,所述极片堆叠体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包括多层依次交替叠置的正极片、负极片和位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的隔膜;

5、极耳堆叠体,所述极耳堆叠体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分别包括多层叠置的极耳,多层所述极耳分别从多层所述正极片或负极片的一端延伸;

6、转接片,所述转接片包括:

7、第一片,所述第一片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极耳堆叠体的底面,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以及

8、第二片,所述第二片的至少一部分叠置于所述极耳堆叠体的顶面,所述第二片与所述第一片电连接。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片的一侧叠置于所述极耳堆叠体的顶面,另一侧连接至所述第一片。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片与所述极片堆叠体焊接。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片沿所述第一方向可伸缩。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片的中间部位设有弯折区。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片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片沿所述第二方向两侧连接,所述第二片的中间部位叠置并连接至所述极耳堆叠体的顶面,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片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叠置于所述极耳堆叠体的顶面,另一侧连接至所述第一片。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片与所述第二片一体成型。

16、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17、外壳;以及

18、多个上述所述的电池,多个所述电池叠置于所述外壳内。

19、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20、本实用新型的极耳堆叠体和转接片连接稳定,即使最外侧的极耳断裂后也可以保持与转接片的电连接,可以保证极耳堆叠体和转接片之间的过流能力,还能够延伸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片的一侧叠置于所述极耳堆叠体的顶面,另一侧连接至所述第一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与所述极片堆叠体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沿所述第一方向可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的中间部位设有弯折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片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片沿所述第二方向两侧连接,所述第二片的中间部位叠置并连接至所述极耳堆叠体的顶面,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叠置于所述极耳堆叠体的顶面,另一侧连接至所述第一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与所述第二片一体成型。

9.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和电子设备,电池包括壳体、极片堆叠体、两个极耳堆叠体和两个转接片,壳体具有封闭的容纳空间;极片堆叠体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包括多层依次交替叠置的正极片、负极片和位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极耳堆叠体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分别包括多层叠置的极耳,多层所述极耳分别从多层所述正极片或负极片的一端延伸;转接片包括第一片和第二片,所述第一片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极耳堆叠体的底面,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第二片的至少一部分叠置于所述极耳堆叠体的顶面,所述第二片与所述第一片电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游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