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的连接端口用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8521发布日期:2023-06-18 00:0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的连接端口用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身控制模块,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的连接端口用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1、车身控制模块是车辆的电气核心,可用于监视和控制与车身(灯光、雨刮、车窗等)相关的功能,并像can和lin网络的网关那样工作。

2、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车身控制模块在使用时,其连接端口处缺少防护结构,外界杂质容易进入,发现不及时,则会影响连接插头与插座的连接处的稳定性,导致连接处接触不良。而且,连接插头与插座连接时,不便于进行定位连接,连接速度缓慢,影响连接效率,现在急需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的连接端口用防护结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的连接端口用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防护效果好,连接便捷,连接速度快。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的连接端口用防护结构,包括:

3、控制模块主体,控制模块主体侧壁设置有连接端口,连接端口上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部设置有连接插头;

4、连接端口侧壁对称设置有一对置于连接槽下方的固定柱,一对固定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柱,固定柱和连接柱端部均开设有插孔,插孔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柱和连接柱的转动柱,固定柱侧壁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顶部设置有用于对连接槽进行密封的密封堵板。

5、进一步地,连接柱通过转动柱与固定柱转动连接。

6、进一步地,连接端口侧壁设置有置于连接板下方的支撑板,连接板处于水平状态时连接板下端面与支撑板上端面相贴合。

7、进一步地,连接端口侧壁对称设置有置于连接槽两侧的第一磁铁,连接板顶部对称设置有与第一磁铁相匹配的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通过磁性相吸相连接。

8、进一步地,密封堵板与连接槽相匹配,连接板上端面的面积大于密封堵板下端面的面积。

9、进一步地,密封堵板处于竖直状态与连接槽贴合连接时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贴合。

10、进一步地,连接板靠近连接柱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槽。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的连接端口用防护结构,

12、通过对连接板施力,使连接板带动密封堵板向上移动,密封堵板移动的同时带动连接板上的连接柱围绕转动柱与固定柱转动连接,从而使密封堵板进行翻转操作与连接槽紧密贴合,从而避免杂质进入连接槽内部,从而在连接插头与插座连接时不会出现杂质导致两者连接处接触不良的现象,进而提高连接处的稳定性;

13、通过使用支撑板对水平状态的连接板进行支撑操作,从而在连接插头与插座连接时,支撑板对连接板进行支撑使密封堵板对插座进行水平导向至连接插头处,起到便于对连接插头与插座连接时进行定位的作用,提高连接速度,提高连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的连接端口用防护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的连接端口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9)通过转动柱(10)与固定柱(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的连接端口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口(2)侧壁设置有置于所述连接板(6)下方的支撑板(8),所述连接板(6)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连接板(6)下端面与所述支撑板(8)上端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的连接端口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口(2)侧壁对称设置有置于所述连接槽(21)两侧的第一磁铁(3),所述连接板(6)顶部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3)相匹配的第二磁铁(7),所述第一磁铁(3)和第二磁铁(7)通过磁性相吸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的连接端口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堵板(5)与所述连接槽(21)相匹配,所述连接板(6)上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密封堵板(5)下端面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的连接端口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堵板(5)处于竖直状态与所述连接槽(21)贴合连接时所述第一磁铁(3)与所述第二磁铁(7)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的连接端口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靠近所述连接柱(9)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身控制模块的连接端口用防护结构,包括:控制模块主体,控制模块主体侧壁设置有连接端口,连接端口上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部设置有连接插头;连接端口侧壁对称设置有一对置于连接槽下方的固定柱,一对固定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柱,固定柱和连接柱端部均开设有插孔,插孔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柱和连接柱的转动柱,固定柱侧壁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顶部设置有用于对连接槽进行密封的密封堵板,本技术结构合理,防护效果好,连接便捷,连接速度快。

技术研发人员:颜丙磊,刘乐,刘奎,刘浩,王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成智能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