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距送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0793发布日期:2023-06-21 13:3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距送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小型变压器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变距送线机构。


背景技术:

1、在生产小型变压器、电感等电子元器件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对pin脚进行穿套管,将套管留取适量长度后剪裁掉,继而达到保护针脚和起到绝缘的作用。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113488328a的一种套管穿线装置,包括送线模块及送套管模块;送线模块包括双电机送线机构,包括两对送线轮、两驱动电机及指夹气缸;指夹气缸的两指夹上分别定位一对送线轮,指夹气缸张开时,两对送线轮的轮面分离形成穿线通道;指夹气缸闭合时,两对送线轮的轮面贴合,通过转动带动导线送线;送套管模块包括套管夹治具及扩孔机构;套管夹治具包括一对压块及套管夹,两压块闭合对套管夹产生压力,进而对套管夹中的套管抱紧;扩孔机构包括扩孔顶针座,经驱动做朝向套管夹治具的直线往复运动;扩孔顶针座的一侧凸设有锥形顶针,当扩孔顶针座位移至贴紧套管夹治具时,锥形顶针伸入套管夹对套管端部进行扩孔,可实现全自动的套管穿线,稳定、效率高、可靠性高。

3、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在对骨架进行绕线时,传统工艺为人工拉线、绕线穿套管,其工序多且时间久,工作强度大等问题,导致产品的不良率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变距送线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2、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变距送线机构,解决了在实际操作中,在对骨架进行绕线时,传统工艺为人工拉线、绕线穿套管,其工序多且时间久,工作强度大等问题,导致产品的不良率增高的问题。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变距送线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底部四角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送线模块、钨钢过线导针、扩套管口机构、过套管导针,所述基座一侧固定安装有送套管模块,所述基座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管送料感应机构,所述基座一边固定安装有双线并距机构,所述双线并距机构一边固定安装有结尾套管夹机构;所述套管送料感应机构和双线并距机构安装在基座对称的两边,所述送线模块和送套管模块安装在基座对称的两边,所述钨钢过线导针设置在双线并距机构的一旁,所述扩套管口机构和过套管导针并排安装在钨钢过线导针旁边,用于扩开套管方便套管通过过套管导针输送至通关送料感应机构上,铜线穿过双线并距机构通过钨钢过线导针拉直后,经过送线模块送出。

5、优选的,所述送线模块由送线步进电机一、送线步进电机二、送线主&从动轮一、送线主&从动轮二、送线从动轮打开气缸一、送线从动轮打开气缸二、铜线固定磁环一、铜线固定磁环二、变距丝杆组成,所述送线步进电机一和送线步进电机二安装在基座的内部;所述送线步进电机一的输出端连接送线主&从动轮一,所述送线步进电机二的输出端连接送线主&从动轮二,所述送线主&从动轮二一边安装有送线从动轮打开气缸一,所述送线从动轮打开气缸一斜对面安装有送线从动轮打开气缸二,所述送线从动轮打开气缸一和送线从动轮打开气缸二的一端分别安装有铜线固定磁环一和铜线固定磁环二,所述变距丝杆连接在送套管模块的输出端,传送铜线至固定磁环处,方便工人绕线。

6、优选的,所述送套管模块由送套管步进电机、变距步进电机、送套管主&从动轮组成,所述送套管步进电机设置在基座的底部,所述送套管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送套管主&从动轮上,所述变距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基座的一侧,所述变距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变距丝杆,可以提供动力驱动变距步进电机带动变距丝杆运动。

7、优选的,所述套管送料感应机构由套管固定板、套管固定圈、套管转轮、套管固定座组成,所述套管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基座的一侧,所述套管固定板一侧上固定安装有套管固定座,所述套管转轮安装在套管固定座一侧,所述套管固定圈安装在套管固定板的两端,可以输送至套管固定圈内。

8、进一步地,所述过套管导针安装在基座顶部的零件槽内,所述过套管导针穿过送套管主&从动轮并通向套管固定圈,所述扩套管口机构安装在过套管导针一侧的零件上,用于将套管拉直并输送至套管送料感应机构处。

9、优选的,所述双线并距机构安装在基座的一侧,所述双线并距机构上固定安装有结尾套管夹机构,所述钨钢过线导针卡接在基座上的零件槽内,所述双线并距机构上的铜线可以通过钨钢过线导针依次经过送线主&从动轮一、送线主&从动轮二、送线从动轮打开气缸一送至铜线固定磁环一和铜线固定磁环二处,可以将铜线从两个位置拉出并输送至送线模块的固定磁环处。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本实用新型,从双线并距机构中拉出两根铜线,经过钨钢过线导针固定后,在分别通过送线模块的送线主&从动轮一和送线主&从动轮二,经过启动送线步进电机一、二后,带动送线从动打开气缸一、二将铜线分别送至铜线固定磁环一、二上,双线传送铜线,方便工人快速找到铜线进行绕线。

12、2、本实用新型,将套管一头通过基座顶部的扩套管口机构,穿过过套管导针送至送套管模块的送套管主&从动轮内,在通过开启送套管步进电机带动送套管主&从动轮转动,将套管送至套管送料感应机构的套管固定圈内,方便工人快速拿取套管并对针脚穿套管。



技术特征:

1.一种变距送线机构,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底部四角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2),所述基座(1)顶部设置有送线模块(3)、钨钢过线导针(8)、扩套管口机构(9)、过套管导针(10),所述基座(1)一侧固定安装有送套管模块(4),所述基座(1)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管送料感应机构(5),所述基座(1)一边固定安装有双线并距机构(7),所述双线并距机构(7)一边固定安装有结尾套管夹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距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模块(3)由送线步进电机一(31)、送线步进电机二(32)、送线主&从动轮一(33)、送线主&从动轮二(34)、送线从动轮打开气缸一(35)、送线从动轮打开气缸二(36)、铜线固定磁环一(37)、铜线固定磁环二(38)、变距丝杆(39)组成,所述送线步进电机一(31)和送线步进电机二(32)安装在基座(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距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套管模块(4)由送套管步进电机(41)、变距步进电机(42)、送套管主&从动轮(43)组成,所述送套管步进电机(41)设置在基座(1)的底部,所述送套管步进电机(41)的输出端连接在送套管主&从动轮(43)上,所述变距步进电机(42)固定安装在基座(1)的一侧,所述变距步进电机(42)的输出端连接有变距丝杆(3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距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送料感应机构(5)由套管固定板(51)、套管固定圈(52)、套管转轮(53)、套管固定座(54)组成,所述套管固定板(51)固定安装在基座(1)的一侧,所述套管固定板(51)一侧上固定安装有套管固定座(54),所述套管转轮(53)安装在套管固定座(54)一侧,所述套管固定圈(52)安装在套管固定板(51)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距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套管导针(10)安装在基座(1)顶部的零件槽内,所述过套管导针(10)穿过送套管主&从动轮(43)并通向套管固定圈(52),所述扩套管口机构(9)安装在过套管导针(10)一侧的零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距送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线并距机构(7)安装在基座(1)的一侧,所述双线并距机构(7)上固定安装有结尾套管夹机构(6),所述钨钢过线导针(8)卡接在基座(1)上的零件槽内,所述双线并距机构(7)上的铜线可以通过钨钢过线导针(8)依次经过送线主&从动轮一(33)、送线主&从动轮二(34)、送线从动轮打开气缸一(35)送至铜线固定磁环一(37)和铜线固定磁环二(38)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距送线机构,涉及小型变压器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底部四角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送线模块、钨钢过线导针、扩套管口机构、过套管导针,所述基座一侧固定安装有送套管模块,所述基座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管送料感应机构,所述基座一边固定安装有双线并距机构,所述双线并距机构一边固定安装有结尾套管夹机构。本技术从双线并距机构中拉出两根铜线,经过钨钢过线导针固定后,在分别通过送线模块的送线主&从动轮一和送线主&从动轮二,经过启动送线步进电机一、二后,带动送线从动打开气缸一、二将铜线分别送至铜线固定磁环一、二上,双线传送铜线,方便工人快速找到铜线进行绕线。

技术研发人员:曾博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井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