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机构及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4203发布日期:2023-07-15 15:2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外壳机构及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储能,具体而言,涉及外壳机构及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1、大多数电子设备,特别是储能电源,外壳上会设有电插接头,用于使储能电源与外部的其他设备电连接。其中电插接头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电插接头会暴露在设备的外部环境中,粉尘或液体等污物容易进入电插接头内,导致电插接头容易出现损坏。

2、现有方案在电插接头上盖设保护盖以保护电插接头,但保护盖直接从电插接头上卸下并另行存放,造成保护盖容易丢失的问题;或者保护盖通过绳体与储能电源的外壳连接,导致保护盖在不使用时依然暴露于外部环境,造成保护盖容易遭受污染,当保护盖盖设在电插头上时污染电插头。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外壳机构及储能电源,便于盖体对电插接头有效遮蔽保护,并保护自身结构免于污染和丢失。

2、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壳机构,外壳机构包括主体和盖体。主体连接有电插接头。盖体包括第一盖件和第二盖件。第一盖件设于主体,第一盖件形成收容腔。第二盖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一盖件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二盖件在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容置于收容腔内,且被构造为避开电插接头的插接路径。第二盖件在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至少部分伸出于收容腔,且被构造为遮蔽电插接头。

3、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盖件盖设在主体上并连接第二盖件,第二盖件可以对电插接头进行遮蔽以保护电插接头。收容腔可以收容第二盖件,并且第二盖件可移动地与第一盖件连接,在需要使用第二盖件的时候,可以将第二盖件从收容腔内移出并遮蔽电插接头,在不需要使用第二盖件的时候可以将第二盖件移入收容腔,避免第二盖件丢失并可以保护第二盖件,第二盖件的使用和存放步骤操作简便。

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机构还包括收纳件,收纳件设于收容腔内,第二盖件与收纳件滑动连接。

5、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收容腔内设置收纳件,使得第二盖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盖件可以容置于收纳件,使第二盖件可以在收容腔内的位置相对固定,防止第二盖件自由移动对外壳机构的其他结构造成干扰;同时第二盖件与收纳件滑动连接,第二盖件通过滑动实现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的切换,通过抽拉即可实现第二盖件进出收容腔,使第二盖件的动作控制逻辑直观明确,方便操控。

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收纳件设有导向槽,第二盖件设有导向部,导向部滑动设于导向槽。

7、上述实施例中,导向部在导向槽内滑动,进而实现第二盖件相对收纳件滑动,并通过导槽对导向部的限制,既能使导向部的移动路线固定,有利于第二盖件的移动路径的重复再现,又能使导向部维持与导向槽的滑动配合关系,有利于第二盖件相对收纳件稳定滑动。

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收纳件设有弹性扣,弹性扣的至少部分凸伸至导向槽内,第二盖件向第一位置移动时,导向部越过弹性扣能够使第二盖件与收纳件相固定。

9、上述实施例中,弹性扣凸伸至导向槽内使得弹性扣在导向槽内形成障碍,因而导向部在导向槽内滑动并越过弹性扣后,弹性扣止挡导向部反向移动使第二盖件无法向第二位置滑动,从而使第二盖件维持在第一位置相对收纳件固定;并且弹性扣为具有弹性的扣件,导向部可以克服弹力使弹性扣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实现越过弹性扣在导向槽内移动。

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盖件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盖件朝向电插接头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二盖件沿第二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11、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导向槽的延伸方向限定第二盖件向第一位置移动时的移动方向,使得导向槽相对电插接头斜向设置,让第二盖件向第一位置移动时抬起移动尾部进行移动,从而让第二盖件远离电插接头,避免与电插接头产生干涉;并且导向槽斜向延伸可以让收纳件沿收容腔的对角线倾斜设于收容腔内,使收容腔更为立体,收容腔既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容置第二盖件,同时避免收容腔在某一方向延伸距离过长影响其他结构。

1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件背离收容腔的一侧设有容置槽;第一盖件还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连通收容腔和容置槽,电插接头位于收容腔,第一通孔允许电插接头通过并使电插接头凸伸至容置槽内;第一盖件还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连通收容腔和容置槽,第二盖件通过第二通孔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13、上述实施例中,容置槽能够提供给电插接头与外部结构电性连接的空间,第一盖件将收容腔与容置槽隔开,第二盖件需要通过第二通孔在收容腔与容置槽之间移动,一方面有利于避免第二盖件容置于收容腔内时影响到容置槽内电插接头的使用,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收容腔受到容置槽内的污染。

1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件还设有止挡部,止挡部凸伸至第二通孔,第二盖件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受止挡部止挡而位于收容腔内。

15、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盖件需要通过第二通孔进出收容腔,止挡部在第二通孔处止挡第一限位部,可以避免第二盖件完全脱离收容腔,一方面使得第二盖件进入收容腔时无需刻意对准第二通孔,直接推动第二盖件即可移动至第一位置,提升操作便捷性,另一方面能够保持第二盖件与第一盖件的连接关系,避免第二盖件脱离第一盖件出现丢失的问题。

1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盖件还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受止挡部止挡而位于收容腔外。

17、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盖件需要通过第二通孔进出收容腔,止挡部在第二通孔处止挡第二限位部,可以避免第二盖件完全进入收容腔,可以直接在第二通孔的容置腔一侧直接拉动第二盖件向第二位置移动,无需通过第二通孔进入收容腔内寻找第二盖件,提升操作便捷性。

1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盖件还设有遮蔽部,遮蔽部凸出于第二盖件表面设置,遮蔽部通过第二通孔进出收容腔,遮蔽部能够与电插接头或第一通孔嵌合。

19、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盖件在第二位置通过遮蔽部对电插接头进行遮蔽,并且遮蔽部凸出于第二盖件便于与电插接头或第一通孔嵌合,嵌合后遮蔽部可以相对电插接头固定,从而能够稳定遮蔽电插接头,提升对电插接头的保护能力。

20、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源。储能电源包括电源本体、电插接头和如上所述的外壳机构,电源本体设于收容腔内,电源本体与电插接头连接。

21、上述实施例中,电源本体在收容腔内受到外壳机构的保护,电源本体通过电插接头与外部结构实现电性连接,电源本体需要与外部结构电性连接时,第二盖件可以移动至第一位置而收容在收纳腔内避免第二盖件丢失;电源本体不需要与外部结构电性连接时,第二盖件可以移动至第二位置而遮蔽电插接头。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壳机构,包括主体和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连接有电插接头,所述盖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机构还包括收纳件,所述收纳件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二盖件与所述收纳件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件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二盖件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件设有弹性扣,所述弹性扣的至少部分凸伸至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第二盖件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时,所述导向部越过所述弹性扣能够使所述第二盖件与所述收纳件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盖件朝向所述电插接头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盖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外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件背离所述收容腔的一侧设有容置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件还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凸伸至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盖件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受所述止挡部止挡而位于所述收容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件还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受所述止挡部止挡而位于所述收容腔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件还设有遮蔽部,所述遮蔽部凸出于所述第二盖件表面设置,所述遮蔽部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进出所述收容腔,所述遮蔽部能够与所述电插接头或所述第一通孔嵌合。

10.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本体、所述电插接头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外壳机构,所述电源本体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电源本体与所述电插接头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外壳机构和储能电源,外壳机构应用于储能电源。外壳机构包括主体和盖体。主体连接有电插接头。盖体包括第一盖件和第二盖件。第一盖件设于主体,第一盖件形成收容腔。第二盖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一盖件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二盖件在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容置于收容腔内,且被构造为避开电插接头的插接路径。第二盖件在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至少部分伸出于收容腔,且被构造为遮蔽电插接头。本申请便于盖体对电插接头有效遮蔽保护,并保护自身结构免于污染和丢失。

技术研发人员:普成龙,刘元财,张泫舜,曾庆科,马国臻,彭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