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壳漏电断路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67937发布日期:2023-05-15 01:4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壳漏电断路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具体涉及一种塑壳漏电断路器壳体。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塑壳漏电断路器的电路板都是直接安装于断路器壳体内。在出现故障的时候,线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会因为故障而将电弧喷到漏电断路器主回路的相与相之间,引起电网局部短路,从而引起安全事故,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和设计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壳漏电断路器壳体。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壳漏电断路器壳体,包括底壳和盖合在底壳上的中盖,所述中盖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源线路板的第一凹腔和用于安装控制线路板的第二凹腔。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腔与第二凹腔的端部通过凹槽连通。

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腔位于凹槽的一端设有穿线孔。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腔与第二凹腔垂直设置。

6、进一步的,所述底壳和中盖的两端上设有若干接线槽,所述接线槽与接线槽之间的台阶上设有通孔。

7、进一步的,所述中盖两侧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底部设有固定孔。

8、进一步的,所述中盖的两侧设有定位槽。

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的两侧为等腰梯形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中盖上设有螺孔。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盖外壁上设置用于安装电源线路板的第一凹腔和用于安装控制线路板的第二凹腔,从而可以将电路板安装于壳体外,避免了线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因故障引起的电弧喷到漏电断路器的主回路上而引起故障。

12、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13、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塑壳漏电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和盖合在底壳上的中盖,所述中盖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源线路板的第一凹腔和用于安装控制线路板的第二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漏电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腔与第二凹腔的端部通过凹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漏电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腔位于凹槽的一端设有穿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漏电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腔与第二凹腔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漏电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和中盖的两端上设有若干接线槽,所述接线槽与接线槽之间的台阶上设有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漏电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盖两侧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底部设有固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漏电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盖的两侧设有定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壳漏电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两侧为等腰梯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漏电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盖上设有螺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壳漏电断路器壳体,本技术通过在中盖外壁上设置用于安装电源线路板的第一凹腔和用于安装控制线路板的第二凹腔,从而可以将电路板安装于壳体外,避免了线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因故障引起的电弧喷到漏电断路器的主回路上而引起故障。包括底壳和盖合在底壳上的中盖,所述中盖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源线路板的第一凹腔和用于安装控制线路板的第二凹腔。

技术研发人员:石继良,郑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清市诺玛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