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电池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0894发布日期:2023-06-29 16:5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电池箱、电池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箱、电池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然而传统电池一般作为一个独立的密封个体,悬挂于整车车身下方,这种布置形式使得电池整体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同时增加了整车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箱、电池及车辆,提高了电池的布置空间,减轻了整车重量。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包括:箱本体,内部用于收容电池单体;悬臂结构,设于箱本体上,悬臂结构用于与车辆的前桥和/或后桥连接。

3、上述的电池箱,在箱本体上设置悬臂结构,使得箱本体上集成有能供前桥或后桥连接的结构,丰富电池箱上的安装功能。当电池箱安装在车辆时,其不再是悬挂在车身下方的独立个体,该电池箱利用自身的悬臂结构参与前桥或后桥的安装。这样车辆中可无需额外增加梁结构以支撑前桥或后桥,简化车辆中梁结构设计,使得电池箱在整车上的布置空间增大。同时,将与前桥或后桥连接的悬臂结构集成在电池箱,使得结构布置更为紧凑,有利于减轻整车的重量。

4、在一些实施例中,悬臂结构设于箱本体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上,且悬臂结构沿第一方向并朝向远离箱本体一侧延伸。如此,将悬臂结构沿第一方向朝箱本体外延伸,使得电池箱安装在车辆上时悬臂结构能伸至前桥或后桥处,保证前桥或后桥得到稳定固定。

5、在一些实施例中,悬臂结构包括第一悬臂结构,第一悬臂结构用于与前桥连接。如此,通过第一悬臂结构与前桥连接,使得前桥得到稳定固定,以保证车辆运行稳定。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悬臂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悬梁,两个第一悬梁沿第二方向间隔设于箱本体上,两个第一悬梁均用于与前桥连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由此,将第一悬臂结构设计成相对间隔的两个第一悬梁,适配于前桥上的两个悬架,保证前桥上支撑平衡,提升车辆结构的稳定性。

7、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第一悬梁设有安装台,安装台上设有配接孔,配接孔用于安装前桥。如此,在第一悬梁上设置安装台,并在安装台上开设配接孔,这样悬架在第一悬梁上的安装时,可通过穿设在配接孔中,实现安装定位,使得安装操作更为便利,有利于提高整车的装配效率。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台设于所述第一悬梁靠近所述箱本体的一端,如此设计,有利于降低安装台在第一悬梁上的扭矩,保证前桥安装稳固。

9、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台上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在安装台表面上沿远离第一悬梁的方向延伸。如此,在安装台上设置加强筋,提高安装台整体结构强度,保证前桥的安装更加稳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箱本体沿第二方向的两个侧面分别定义为两个梁侧面,两个第一悬梁沿第一方向在箱本体上的投影均在两个梁侧面之间。如此,将第一悬梁在第二方向上不超出对应的梁侧面设计,使得两个第一悬梁限制在两个梁侧面之间,减少电池箱在第二方向上的横向尺寸,避免电池箱整体结构变得臃肿。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悬梁和与自身相对靠近的梁侧面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小距离为w,50毫米(mm)≤w≤500mm。如此,合理控制第一悬梁与梁侧面之间的间距w,不仅使得结构更为紧凑,而且还有利于提高第一悬臂结构的抗扭性能。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悬梁与箱本体之间连接有过渡部,过渡部从第一悬梁上圆弧延伸至梁侧面,且过渡部朝第一悬梁凹陷设置。如此,将过渡部设计成从第一悬梁上圆弧过渡至梁侧面,保证第一悬梁上的受力有效转移至箱本体的侧边缘上,避免冲击力直接作用在箱本体的中部而易导致电池结构破损变形。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箱本体包括沿第三方向设置的梁顶面,各第一悬梁在第三方向上超出梁顶面设置,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相交。如此,将第一悬梁超出梁顶面设计,有效提高第一悬梁的高度,使得前桥上的悬架更容易作用在第一悬梁上,保证结构稳定。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悬梁的顶部与梁顶面之间的间距为h,50mm≤h≤400mm。如此,合理控制第一悬梁与梁顶面之间的间距h,使得前桥能更稳定固定在第一悬梁上,提高整车的结构稳定性。

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悬梁沿第一方向依次包括第一支撑段与第一挂载段,第一支撑段用于与前桥连接,第一挂载段朝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段的方向延伸。如此,将第一悬梁设计成第一支撑段和第一挂载段,使得第一悬梁上的支撑功能和挂载功能分布在不同部位上,从而使得各个功能有序进行,结构布置更加合理。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悬臂结构还包括第一横梁,第一横梁连接于两个第一悬梁之间。如此,在两个第一悬梁之间设置第一横梁,为两个第一悬梁之间提供支撑力,有利于提高第一悬臂结构的抗侧碰撞性能。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悬臂结构还包括第二悬臂结构,第二悬臂结构用于与后桥连接。如此,通过第二悬臂结构与后桥连接,使得后桥得到稳定固定,以保证车辆运行稳定。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悬臂结构还包括第二悬臂结构,第二悬臂结构连接于箱本体背向第一悬臂结构的一端,第二悬臂结构用于与后桥连接。如此,将第一悬臂结构和第二悬臂结构分别设置在箱本体上,使得前桥和后桥的安装位置均集成在箱本体上,极大简化车辆中梁结构设计,使得电池箱在整车上的布置空间增大。

1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悬臂结构包括两个第二悬梁,两个第二悬梁间隔设于箱本体上,两个第二悬梁均用于与后桥连接。如此,将第二悬臂结构设计成相对间隔的两个第二悬梁,适配于后桥上的两个悬架,保证后桥上支撑平衡,提升车辆结构的稳定性。

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悬臂结构还包括第二横梁,第二横梁连接于两个第二悬梁之间。如此,在两个第二悬梁之间设置第二横梁,为两个第二悬梁之间提供支撑力,有利于提高第二悬臂结构的抗侧碰撞性能。

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悬臂结构沿第一方向依次包括第二支撑段与第二挂载段,第二支撑段用于与前桥连接,第二挂载段朝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段的方向延伸。如此,将第二悬梁设计成第二支撑段和第二挂载段,使得第二悬梁上的支撑功能和挂载功能分布在不同部位上,从而使得各个功能有序进行,结构布置更加合理。

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单体及以上任一项的电池箱,电池单体收容于箱本体内。

23、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以上的电池。

24、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箱(1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所述悬臂结构(12)设于所述箱本体(11)沿第一方向(x)的至少一端上,且所述悬臂结构(12)沿所述第一方向(x)并朝向远离所述箱本体(11)一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所述悬臂结构(12)包括第一悬臂结构(13),所述第一悬臂结构(13)用于与所述前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所述第一悬臂结构(13)包括两个第一悬梁(131),两个所述第一悬梁(131)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于所述箱本体(11)上,两个所述第一悬梁(131)均用于与所述前桥连接,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各个所述第一悬梁(131)设有安装台(133),所述安装台(133)上设有配接孔(133a),所述配接孔(133a)用于安装所述前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所述安装台(133)设于所述第一悬梁(131)靠近所述箱本体(11)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所述安装台(133)上设有加强筋(133b),所述加强筋(133b)在所述安装台(133)表面上沿远离所述第一悬梁(131)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所述箱本体(11)沿所述第二方向(y)的两个侧面分别定义为两个梁侧面(113),两个所述第一悬梁(131)沿所述第一方向(x)在所述箱本体(11)上的投影均在两个所述梁侧面(11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所述第一悬梁(131)和与自身相对靠近的所述梁侧面(113)之间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距离为w,50mm≤w≤5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所述第一悬梁(131)与所述箱本体(11)之间连接有过渡部(134),所述过渡部(134)从所述第一悬梁(131)上圆弧延伸至所述梁侧面(113),且所述过渡部(134)朝所述第一悬梁(131)凹陷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所述箱本体(11)包括沿第三方向(z)设置的梁顶面(114),各所述第一悬梁(131)在所述第三方向(z)上超出所述梁顶面(114)设置,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二方向(y)和所述第三方向(z)两两相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所述第一悬梁(131)的顶部与所述梁顶面(114)之间的间距为h,50mm≤h≤400mm。

13.根据权利要求4至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所述第一悬梁(131)沿所述第一方向(x)依次包括第一支撑段(131a)与第一挂载段(131b),所述第一支撑段(131a)用于与所述前桥连接,所述第一挂载段(131b)朝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段(131a)的方向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4至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所述第一悬臂结构(13)还包括第一横梁(132),所述第一横梁(132)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悬梁(131)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所述悬臂结构(12)还包括第二悬臂结构(14),所述第二悬臂结构(14)用于与所述后桥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3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所述悬臂结构(12)还包括第二悬臂结构(14),所述第二悬臂结构(14)连接于所述箱本体(11)背向所述第一悬臂结构(13)的一端,所述第二悬臂结构(14)用于与所述后桥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所述第二悬臂结构(14)包括两个第二悬梁(141),两个所述第二悬梁(141)间隔设于所述箱本体(11)上,两个所述第二悬梁(141)均用于与所述后桥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所述第二悬臂结构(14)还包括第二横梁(142),所述第二横梁(142)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悬梁(141)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箱(10),其中,所述第二悬臂结构(14)沿第一方向(x)依次包括第二支撑段(141a)与第二挂载段(141b),所述第二支撑段(141a)用于与所述前桥连接,所述第二挂载段(141b)朝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段(141a)的方向延伸。

20.一种电池(100),包括电池单体(20)及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10),所述电池单体(20)收容于所述箱本体(11)内。

21.一种车辆(1000),包括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10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箱、电池及车辆,在箱本体上设置悬臂结构,使得箱本体上集成有能供前桥或后桥连接的结构,丰富电池箱上的安装功能。当电池箱安装在车辆时,其不再是悬挂在车身下方的独立个体,该电池箱利用自身的悬臂结构参与前桥或后桥的安装。这样车辆中可无需额外增加梁结构以支撑前桥或后桥,简化车辆中梁结构设计,使得电池箱在整车上的布置空间增大。同时,将与前桥或后桥连接的悬臂结构集成在电池箱,使得结构布置更为紧凑,有利于减轻整车的重量。

技术研发人员:何润泳,陈兴地,王鹏,龙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