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体、电池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66686发布日期:2023-05-25 09:22阅读:12268来源:国知局
电池箱体、电池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在一些情形下电池箱体的承载板设计往往刚性不足,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或晃动时,承载板缺乏必要的刚性和强度,电池箱体抗冲击性能较差,以使电池箱体内的电池单体受损,从而影响电池单体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公开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及车辆。

2、一种电池箱体包括箱本体、承载板及补强件,箱本体内部用于收容电池单体,箱本体设于承载板的一侧;补强件固定于承载板背离箱本体的一侧。上述的电池箱体,通过在承载板上设置补强件,能够在局部增强承载板的刚度,增强电池箱体的抗冲击性能。

3、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强件具有沿远离承载板的一侧方向凸出的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与承载板之间形成空腔。如此,补强件与承载板之间形成空腔,在电池箱体受到冲击时空腔能吸收冲击能量,从而对承载板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提高承载板的抗冲击性能。

4、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腔的深度大于等于承载板的厚度的1.5倍。如此,通过控制空腔的深度大小,使空腔的深度处于最优范围,既能对承载板起到缓冲作用,也不会过多地占用承载板的一侧在厚度方向上的空间。

5、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强件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凸起部,全部第一凸起部并排间隔设置。如此,能够进一步加强补强件对承载板的缓冲作用。

6、在一些实施例中,全部第一凸起部均呈条形且尺寸相等。如此,便于对补强件上的第一凸起部的批量加工,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7、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强件还包括与第一凸起部连接的补强本体,补强本体的厚度范围为0.6mm~2mm。如此,通过控制补强本体的厚度,使补强件的厚度处于最优范围,既能对承载板起到补强作用,也不会过多地占用承载板的一侧在厚度方向上的空间。

8、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强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全部补强件呈层叠状设于承载板背离箱本体的一侧。如此,能够在局部增强承载板的刚度,进一步加强对承载板的补强作用。

9、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强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承载板。如此,便于补强件的快速拆装,有利于用户操作。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板的厚度范围为0.6mm~3mm。如此,通过控制承载板的厚度,使承载板的厚度处于最优范围,既能有效抗冲击,也不会过多地占用车辆在厚度方向上的空间。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板具有沿远离承载板的一侧方向凸出的第二凸起部。如此,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承载板对地面冲击的缓冲作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箱体用于车辆,电池箱体具有与车辆的前桥连接的第一悬臂及与车辆的后桥连接的第二悬臂,承载板设于第一悬臂及所述第二悬臂之间,补强件靠近第二悬臂设置。如此,能够局部增强承载板靠近车辆的后桥处的强度,进一步增强车身的抗冲击性能。

13、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单体及上述的电池箱体,电池单体收容于电池箱体内。上述的电池,电池箱体的承载板设有补强件,在局部增强承载板的刚度,增强承载板的抗冲击性能。

14、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上述的车辆,电池的抗冲击性能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箱体(2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21),其中,所述补强件(200)具有沿远离所述承载板(100)的一侧方向凸出的第一凸起部(210),所述第一凸起部(210)与所述承载板(100)之间形成空腔(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21),其中,所述空腔(201)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承载板(100)的厚度的1.5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21),其中,所述补强件(200)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210),全部所述第一凸起部(210)并排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体(21),其中,全部所述第一凸起部(210)均呈条形且尺寸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体(21),其中,所述补强件(20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10)连接的补强本体(220),所述补强本体(220)的厚度范围为0.6mm~2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21),其中,所述补强件(20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全部所述补强件(200)呈层叠状设于所述承载板(100)背离所述箱本体(300)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21),其中,所述补强件(20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承载板(100)。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21),其中,所述承载板(100)的厚度范围为0.6mm~3mm。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21),其中,所述承载板(100)具有沿远离所述承载板(100)的一侧方向凸出的第二凸起部(110)。

11.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21),其中,所述电池箱体(21)用于车辆(10),所述电池箱体(21)具有与所述车辆(10)的前桥连接的第一悬臂(13)及与所述车辆(10)的后桥连接的第二悬臂(14),所述承载板(100)设于所述第一悬臂(13)及所述第二悬臂(14)之间,所述补强件(200)靠近所述第二悬臂(14)设置。

12.一种电池(20),包括电池单体(22)及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21),所述电池单体(22)收容于所述电池箱体(21)内。

13.一种车辆(10),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20)。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箱体(21)、电池(20)及车辆(10),一种电池箱体(21)包括箱本体(300)、承载板(100)及补强件(200),箱本体(300)内部用于收容电池单体(22),箱本体(300)设于承载板(100)的一侧,补强件(200)固定于承载板(100)背离箱本体(300)的一侧。一种电池(20)包括电池单体(22)及上述的电池箱体(21),电池单体(22)收容于电池箱体(21)内。一种车辆(10)包括上述的电池(20)。上述的电池箱体(21)、电池(20)及车辆(10),通过在承载板(100)上设置补强件(200),能够在局部增强承载板(100)的刚度,增强电池箱体(21)的抗冲击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何润泳,陈兴地,王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