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57462发布日期:2023-09-08 00:3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1、使用石墨粒子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得到广泛利用。当为了电池的高容量化而提高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时,石墨粒子间的空隙变小,非水电解质向负极合剂层的渗透性变差,有电池容量随着充放电的反复进行而降低的问题。例如,专利文献1中,从提高电极表面的润湿性的观点出发,公开了在合剂层的表面形成了含有活性物质和氧化铝、氧化钛等绝缘性氧化物的共混层的电极。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8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但是,若只是改善电极表面的润湿性,则不会使非水电解质深入地渗透至负极合剂层的内部,无法充分地抑制由充放电的反复进行所致的电池容量的降低。

3、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了由充放电的反复进行所致的电池容量的降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负极包含负极集电体和形成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的负极合剂层,负极合剂层包含与负极集电体相面对的第1负极合剂层和层叠于第1负极合剂层的表面的第2负极合剂层,负极合剂层包含石墨粒子及介电常数高于石墨粒子的高介电材料,第2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高于第1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第1负极合剂层中的高介电材料的含有率高于第2负极合剂层中的高介电材料的含有率。

6、发明效果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提高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循环使用特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了由充放电的反复进行所致的电池容量的降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负极包含负极集电体和形成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的负极合剂层,负极合剂层包含与负极集电体相面对的第1负极合剂层和层叠于第1负极合剂层的表面的第2负极合剂层,负极合剂层包含石墨粒子及介电常数高于石墨粒子的高介电材料,第2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高于第1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第1负极合剂层中的高介电材料的含有率高于第2负极合剂层中的高介电材料的含有率。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木晶大,田下敬光,水越文一,浦田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下新能源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