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电池壳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02934发布日期:2023-10-12 02:3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车载电池壳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成为驱动源的电池模块搭载于车辆的电池壳构造。


背景技术:

1、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中,作为驱动源,搭载有由二次电池组成的电池模块。

2、例如,除了车辆的后方侧、前方侧以外,搭载于底盘下等的构造也被研究探讨。

3、对这样的电池模块的搭载构造而言,一方面要求对来自外部的冲击而为电池模块提供优异的保护,另一方面,特别是近年,需要在车辆废弃时等进行资源的再利用。

4、例如,如果是由于异种材料(以下,称为其他材料)的组合而难以分离的构造,则无法避免在循环利用时混入其他材料,资源价值相应地降低,所以在优异资源的再利用中存在问题。

5、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使得电池模块容易拆卸的构造,该构造具有将由二次电池组成的电池模块固定于壳内的灌封材料、托架。

6、这样的构造提高了电池模块的解体性,却未考虑到用于约束电池模块的灌封材料、托架的再利用,需要对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有效活用。

7、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表2011-5231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电池壳构造,该车载电池壳构造不仅对来自外部的冲击的保护效果优异,并且在循环利用时抑制了资源价值的降低。

3、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4、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载电池壳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用于搭载于车辆的电池壳、以及紧固于所述电池壳的内侧的多个强度部件,所述强度部件用于保持电池模块,所述强度部件可拆卸地紧固于所述电池壳,并且由不使用其他材料接合的多个构件构成。

5、此处,电池壳是用于容纳能够反复充电使用的电池的电池壳,即是用于容纳所谓的由二次电池组成的电池模块以及其控制机器等的电池壳,例如,搭载于车辆的底盘下等。

6、另外,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说明,将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的方向表述为左右方向,对搭载于车辆的方向不设限制,通过由强度部件承担输入负荷,来保护电池模块。

7、在将多个电池模块固定于电池壳内并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针对该电池模块的固定构造,可以想到各种各样的方式,但是本发明中,由可拆卸地紧固于电池壳的强度部件保持电池模块,所以构造变得紧凑。

8、此处,不使用其他材料接合是指不使用例如焊接棒等不同于基体材料的焊料的接合。

9、作为不使用其他材料接合的具体例,可列举摩擦搅拌接合、激光焊接等。

10、若像这样将各基体材料直接接合,则在该接合时不会混入其他材料,能够不在接合部处分解就进行资源的再利用。

11、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电池壳具有框体以及板体,所述框体由左框架以及右框架、前框架以及后框架形成,所述板体布置于所述框体的底部,所述强度部件具有保护构件和分别在所述保护构件的两侧不使用其他材料接合的末端构件,所述强度部件通过所述末端构件紧固于所述左框架与右框架,所述电池模块被螺栓固定于所述保护构件。

12、从循环利用性的观点来看,虽然理想情况是电池壳的框体与强度部件为相同材质,但是本发明为了使得电池壳的构造紧凑,并且使得电池模块的保护效果提高,将用于直接保持电池模块的强度部件与框体根据它们各自的目的而制作,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将强度部件紧固,从而提高了循环利用性。

13、由此,通过拆卸螺栓、螺母而能够容易地实现强度部件的回收。

14、另外,电池壳在框体的底部布置有板体,但是从防水性的观点来看,也可以用铆钉、粘合剂接合框体与板体,从优异的资源再利用的观点来看,也可以将左右的框架以及前后的框架不使用其他材料接合,从而形成框体。

15、另外,若将强度部件设为将用于保持电池模块的保护构件和在其两端侧与末端构件不使用其他材料接合的构造,则使得车载电池壳构造成为容易将来自左右框架的输入负荷传递至末端构件的构造,并且输入负荷分散至保护构件,所以电池模块的保护效果提高。

16、进一步地,该保护构件也是将多个构件不使用其他材料接合而得到的。

17、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板体具有多个托架,所述保护构件被螺栓紧固于所述托架。

18、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强度部件所承担的负荷经由壳底部的板体分散至电池壳全体。

19、另外,强度部件与板体的分解也变得容易。

20、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电池模块层叠有多个电池单体,在层叠方向的两侧的端部具有防护部件,所述防护部件固定于所述保护构件。

21、电池模块层叠有通用的电池单体,所以通过在端部设置防护部件,在将电池模块固定于保护构件时,能够以在两侧的端部的防护部件处夹持的方式保持电池模块。

22、另外,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电池壳内沿前后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模块中,前后彼此邻接的电池模块各自的防护部件左右交错地固定于同一的保护构件。

23、像这样,相对于强度部件(保护构件)左右交错地从前后方向固定防护部件,由此来减少固定所需的空间。

24、另外,若将防护部件固定为横跨邻接的前后一对的强度部件之间,则强度部件受到防护部件约束,即使来自外部的输入负荷导致框架发生变形,也能够以抑制强度部件的倾倒的方式发挥作用。

25、发明的效果

26、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池壳构造将用于直接保持电池模块的重要构件即强度部件可拆卸地紧固于电池壳的内侧,并将该强度部件以不使用其他材料接合的方式构成,所以能够在循环利用时将强度部件拆卸,并直接作为有用的资源进行再利用。

27、另外,电池模块的保护效果也很高。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电池壳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池壳构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电池壳构造,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电池壳构造,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电池壳构造,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电池壳构造,该车载电池壳构造不仅对来自外部的冲击的保护效果优异,并且在循环利用时抑制了资源价值的降低。该车载电池壳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用于搭载于车辆的电池壳、以及紧固于所述电池壳的内侧的多个强度部件,所述强度部件用于保持电池模块,所述强度部件由可拆卸地紧固于所述电池壳且不使用其他材料接合的多个构件构成。

技术研发人员:二塚滋,高波雄太,久久江岳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爱信轻金属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