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控制装置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31526发布日期:2023-12-01 02:42阅读:90来源:国知局
车载控制装置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载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汽车上搭载了从摄像头图像识别外界环境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根据识别出的外界信息决定行驶路线的自动驾驶ecu等各种ecu。近年来,将这些功能不同的多个ecu集成在一起的集成ecu的开发正在推进,随着发热量的增加,要求比到目前为止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作为电子元器件的散热结构,已知的是将散热翅片竖立在收纳电路基板的壳体上从而扩大散热面积的结构(专利文献1等)。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883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车载控制装置不仅需要散热性能,还需要轻量性,以提高燃料消耗性能和环境适应性。但是,车载控制装置的散热翅片是通过作为模具铸造法的一种的压铸形成的,由于需要对模具进行材料的压入和脱模,所以翅片的厚度和间距受到很大限制,散热性能的提高也未必容易。另外,实际情况是由于压铸所使用的素材(例如ad12材料)的性质,轻量化也很困难。关于专利文献1,针对散热翅片也只记载为铝制,没有关于制作方法的记载,但是由于散热翅片的厚度写明为2mm,所以毫无疑问是铝压铸制造的。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度兼顾轻量性和散热性能的车载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4、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载控制装置包括基座、固定到所述基座的盖部、收纳在所述基座和所述盖部的电路基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所述基座和所述盖部中的至少一方以一块钢板材料作为材料,并且设为由所述钢板材料的一部分形成的多个散热翅片和由所述钢板材料的剩余部分形成的主体(14)的一体结构物。

6、发明效果

7、根据本发明,能高度兼顾轻量性和散热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15.一种车载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该车载控制装置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车载控制装置(1)包括基座(10)、固定到所述基座的盖部(20)、收纳在所述基座和所述盖部中的电路基板(30)、以及安装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电子元器件(40),所述基座和所述盖部中的至少一方以一块钢板材料作为材料,并且设为由所述钢板材料的一部分形成的多个散热翅片(15)和由所述钢板材料的剩余部分形成的主体(14)的一体结构物。

技术研发人员:渡会庆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